婴儿的生理性贫血

【婴儿的生理性贫血】

婴儿的生理性贫血

文章插图
婴儿生理性贫血是指出生后的婴儿由于体内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减低引起的一种贫血表现 , 这是每个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 所以称为婴儿生理性贫血 。
为什么出生后的婴儿体内会发生红细胞破坏呢?
婴儿出生前叫胎儿,在母体内的胎儿没有肺的呼吸运动 , 也就是不可能通过肺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 那么胎儿机体细胞所需的氧从哪获取呢?首先母亲通过肺呼吸运动吸入氧气、母亲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将氧带到胎盘并传递给胎儿红细胞 , 但胎儿红细胞血红蛋白的运氧能力只有母亲红细胞血红蛋白运氧能力的一半 , 这样胎儿的造血器官就必须产生更多的细胞和血红蛋白来携带氧气,才能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胎儿出生时的血红蛋白可高达190g/L以上 。
出生后,婴儿肺呼吸运动开始 , 红细胞带氧能力明显增强,不再需要胎儿时期那么多的红细胞了,机体便“指示”骨髓减少红细胞的生成;而此时胎儿时期生产的红细胞也开始破坏;再加上出生后的3个月是婴儿生长最快的时期,血液液体容量的增加大于红细胞生成量的增加,原有的红细胞浓度被稀释 。
上述因素的综合结果便是:出生后1周内血红蛋白逐渐下降,一般要到8周后方才停止,出生后2-3月血红蛋白可降至90-110g/L 。这种正常生理变化引起的短暂贫血状态称为生理性贫血 。在血红蛋白下降过程中,机体又“指示”骨髓逐渐增强造血能力,一般在半岁左右血红蛋白回升至正常水平 , 达到120~160g/L 。

婴儿的生理性贫血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