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怎样预防眼病_预防眼病的方法


新生儿怎样预防眼病_预防眼病的方法

文章插图
导读:新生儿也能患眼?。砍讼忍煨匝奂残律?由于感染引发眼病的婴儿也不在少数 , 新生儿怎样预防眼病 , 父母一定要了解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新生儿怎样预防眼病 。
为人父母,谁不希望后代有一双美丽、明亮的眼睛?但是小宝宝眼睛有毛病也不可能诉说,然而婴儿的眼病最常见的是先天性眼?。?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带来终生遗憾 。除了需要医生及时诊断、治疗以外,更需要家长配合,把好这一关 。
专家绍道,婴儿的眼病最常见的是先天性眼病 。虽然有些先天性眼病,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无能为力 。但有相当多的先天性眼病 , 只要给予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挽救部分视力 , 甚至恢复到和常人一样 。以下是几种常见婴儿眼病的判断与处理方法,供家长们作简易判断,对怀疑有先天性眼病者,要及时到眼科检查 。
先天性白内障
有白内障遗传家族史者,更应注意新生儿的早期症状 。轻度的白内障对视力影响不大 , 也不容易察觉 。待晶体完全混浊则严重影响视力,可透过瞳孔看到晶体乳白色 , 患儿往往表情呆滞,眼睛不能注视或不能追踪光线 。
预后:早期发现,争取早期手术治疗,有利于帮助患儿恢复并提高视力 。
先天性青光眼
如果新生儿有严重的怕光、流泪等症状;如果眼球比别的同月龄孩子的眼球大 , 黑眼珠颜色不清澈透亮 , 瞳孔散大,触摸眼球感到较硬,要高度警惕是先天性青光眼 。
预后:一经确诊,须立即手术治疗,否则极可能导致视神经萎缩而失明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有吸氧或缺氧历史,当视力低下,瞳孔区发白(晶体后机化膜),须想到此病 。尤其是出生后半年内要特别关注 。早产儿出生四至六星期之后一定要定期接受眼科医师检查 , 必要时须散瞳做眼底检查 。
预后:临床上,尚没有能够安全有效控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进程的药物,可在病变进行期,视病变的不同情况选择各种手术 。
恶性视网膜母细胞瘤
在黑暗环境用手电筒照婴儿的瞳孔,如果宝宝的瞳孔如猫眼一样有黄色反光,这可能患有凶险的视网膜母细胞瘤 。如该病发展到眼外期 , 肿瘤会沿着视神经转移到颅内,将危及生命 。
预后:如确诊为此病,须在该病的眼内期摘掉患儿的眼球,以保全其性命 。如肿瘤小且局限,或可采用放射、化疗等 。
新生儿泪囊炎
一般刚出生的婴儿即使哭也几乎没有眼泪的 , 如果出生后10多天的眼睛有泪、有眼屎,就要考虑新生儿泪囊炎的可能 。
预后:可先尝试在内眦部局部按摩和滴眼药水,但是要注意和产道感染的眼病作鉴别 。新生儿100天后还是有泪溢的话,则要做泪道冲洗或探通 。
先天性上睑下垂
眼睑裂大小不一,显得眼睛大小不一,如果双眼上睑都下垂,即俗称“蒙珠眼” 。
预后:如果下垂程度不遮盖瞳孔,不影响眼球发育,或可先不忙手术 , 继续观察 。
支招简易眼部检查法
家长身担发现婴儿视力异常的重任,如何帮孩子做眼部的检查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黄仲委教授有以下建议 。
第一招:观察眼睛外形
眼球明显有缺陷的患儿 , 如无眼球、小眼球的诊断并不困难 。还需注意的是:宝宝睑裂大小是否一致?有没有眼球大小不一或上睑下垂?两眼位置是否对称?眼珠转动要灵活、两瞳孔大小要相同,眼球黑白要分明且明亮,并注意有没有眼红、眼屎,以警惕源于产道的感染性眼病 。
第二招:测试眼睛对光的敏感度
新生儿的视觉异常较难早期发现,但家长可从眼睛对光的敏感度和对光的追踪能力,做个初步判断 。你可用手电光照射宝宝,如果宝宝的瞳孔能迅速缩?。?说明对光的敏感度是好的;如果宝宝眼珠能随着移动的手电灯光而转动,说明宝宝的眼睛拥有良好的追踪能力 。要注意,检查的灯光千万不能太强,照射时间不要太久 。
斜视即两眼视物不协调 。新生儿早期因眼肌调节功能不良,常有一时性斜视过程(生理性斜视),但如不及时纠正 , 长期后有可能发展成为斜视症 。
下列方法可以防治斜视:
1、注意小儿头的位置,不要使其长期偏向一侧 。
2、小儿对红色反应较敏感,所以可在小床正中上方挂上一个红色带有响声的玩具,定期摇动,使听、视觉结合起来,有利于新生儿双侧眼肌动作的协调训练,从而起到防治斜视的作用 。
新生儿通过产道时,眼睛可能被产道的病原体感染 。为了防止发生眼炎,出生后即滴上眼药水 。以后每日洗脸时用棉球或软毛巾醮温开水或2%硼酸水,从内眦向外侧擦洗眼睛周围,以后点眼药水2~3天 。常用的眼药有0.1%利福平、0.25%氯霉素等 。如果分泌物多,应请医生治疗 。
如果出生后几天的婴儿出现眼睛红肿或者流脓,他的眼睛可能受到了感染,需要立刻治疗,无论他是不是在出生后涂抹了眼膏 。孩子的母亲以及她的性伴侣也同样需要接受治疗 。
孩子感染的症状:
眼睛红肿 。
眼睛流脓 。
眼皮被眼屎粘住睁不开,尤其是醒着的时候 。
新生儿常见眼疾系列
化学药品性结膜炎
原因:如果妈妈本身有淋病并且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医生通常会先给刚出生的宝宝两眼点上硝酸银,以防宝宝出生后可能感染淋病性结膜炎 。但这种做法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可能让宝宝的眼睛因为受到硝酸银的刺激,产生因化学药品刺激而引起的结膜炎 。
症状:化学药品性结膜炎会有结膜浮肿且充血的现象,眼敛可能会有发红、水肿、眼睛周围的皮肤有脱皮的现象,症状与过敏性结膜炎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情形严重的话,眼睛会出现角膜混浊和水肿的现象 。宝宝通常在点用药水后不久,或出生后2天内会出现上述的不适症状,如果合并有细菌感染的并发症 , 则会有更加明显且日趋严重的结膜炎,若没有出现并发症 , 则宝宝的不适症状会在3~4天内自行痊愈 。
治疗:化学性药品结膜炎的处理方式是,可先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宝宝的眼睛,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目前预防新生儿感染化学药品性结膜炎的药水,已经用四环霉素取代具有刺激结膜表面等负作用的硝酸银,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新生儿因化学药品引起结膜炎的现象 。
淋病性结膜炎
原因:若妈妈本身就有淋?。?并且在孕前及产前都没有接受治疗,宝宝出生时在经过妈妈产道的时候,便极有可能感染到淋病双球菌 , 或是因为双眼接触到附有淋病双球菌的纱布及棉花,使宝宝感染淋病性结膜炎 。淋病双球菌本身的穿透性极强 , 除了会对宝宝角膜的上皮造成破坏之外,还有可能造成宝宝角膜溃疡 。因此妈妈若知道自己有淋?。?应尽快治疗,避免让宝宝一出生便感染淋病性结膜炎,假使宝宝不幸感染,也应尽快治疗,避免宝宝角膜受伤甚至失明 。
症状:淋病性结膜炎属于一种急性化脓性的结膜炎 , 会出现的症状有眼敛水肿、结膜充血且浮肿、急性化脓性发炎甚至是有含血丝的浆液渗出物等 。如不及时处理、治疗,宝宝也可能会面临失明的危险 。
治疗:一般而言 , 淋病性双球菌感染会同时合并其他器官发炎,因此除了用生理盐水冲洗宝宝的眼睛之外 , 还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维持1~2周的时间后,再次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以控制宝宝的淋病性结膜发炎状况,同时避免情形严重化 。
披衣菌结膜炎
原因:若父母的生殖器遭到披衣菌感染且并未及时接受治疗 , 或者没有治愈 , 则宝宝在出生经过产道的时候,虹膜可能会受到披衣菌的感染,从而形成披衣菌结膜炎 。因此父母应该在产前就先行检查生殖器是否感染了披衣菌,若被感染,要尽快接受治疗 。披衣菌结膜炎的症状会在宝宝出生后5~14天出现 。
症状:披衣菌会使宝宝的眼睛出现黄色化脓性分泌物,如未接受完善的治疗可能会导致结膜疤痕、角膜血管翳等并发症 。情形严重得时候,甚至可能造成宝宝失明 , 新生儿则可能出现肺炎或是其他的呼吸道疾病 。
治疗:建议先取眼睛周围分泌物的样本做细菌培养,以便确认是否属于披衣菌结膜炎(根据结果确认治疗方式) 。治疗披衣菌结膜炎会用抗生素、口服红霉素以及局部使用四环霉素眼药膏持续治疗 , 治疗时间也需长达7~14天 。
急性结膜炎
原因:引起急性结膜炎的主要原因为病毒(如腺病毒、疱疹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等),或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流行性感冒杆菌等)感染 。但也可能因为眼眦赘皮(尤其是亚洲人) , 婴幼儿的眼皮较为肥厚,容易把睫毛倒推进眼内而反复摩擦、碰触到角膜,这样婴幼儿就会因为不舒服而常常揉眼睛,因此造成急性结膜炎 。
症状:因病毒或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结膜炎会有眼睛刺痛、发红、异物感及大量的分泌物(病毒性结膜炎的分泌物为水状,细菌性结膜炎则是粘稠的化脓分泌物) 。大量的分泌物容易造成上、下睫毛粘到一起,或是分泌物附着在眼球表面而使得视线模糊,也有可能导致结膜下呈现点状或者片状的出血的情形 。
治疗:一般皆以症状治疗为主,初期的急性结膜炎可使用抗菌剂或药膏涂抹 , 并进行持续性观察 , 需不间断维持约2周的疗程 。若症状发作且感到不适的时候,可冷敷病眼5分钟左右,每日2~3次,有助于不适症状的减轻 。在分泌物不多的时候,即可多加留意并以干净的湿棉签清洁眼睛及睫毛上的分泌物 。由于急性结膜炎的的传染力相当强,因此建议对患者应隔离2周以上并保持环境卫生,以免宝宝的症状严重化或者传染给他人 。平时帮宝宝养成勤洗手且不揉眼睛的习惯,避免用沾染到细菌的手碰触眼睛或是接触其他物品,导致大规模的传染扩散 。
过敏性结膜炎
原因:多半是由于季节更替而引起过敏性结膜炎(有时会合并有过敏性鼻炎现象) , 或是有气喘、异位性皮肤炎、皮肤易过敏等病史,也有可能是因为眼科用药导致的接触性过敏现象 。因此若已经得知宝宝会对何种食物或物品过敏 , 则应主动远离该过敏原 , 并通过饮食及日常生活习惯来改善宝宝的过敏体质,同时应保持眼睛周围及脸部的清洁,从根源上防止过敏性结膜炎 。
症状:因过敏引起的结膜炎会让宝宝感到奇痒无比,同时还会出现水水的分泌物,让宝宝不由自主地想揉眼睛,但却可能因为揉眼睛这个动作而导致眼睛结膜充血、流泪、有灼热感,还会因为缺水而感到眼睛干涩 。同时宝宝的上敛结膜会有乳突现象 。由于眼睛出现分泌物及水分变少的关系,容易使得眼睛干涩,且有异物感 , 眼睛周围的皮肤也会变得干燥,缺水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有皮屑脱落的现象 。
治疗:即使感到眼睛瘙痒无比,也应尽量避免用手揉眼睛,并随时保持双手干净 。宝宝非常喜欢到处爬、到处抓 , 很容易碰到不洁的物品或接触到细菌 。当眼睛瘙痒难耐时,可以冷敷宝宝的双眼,减缓瘙痒的症状 。若眼中残留有花粉或灰尘等过敏原,也可以用人工泪液或生理食盐水冲洗眼睛,将过敏原冲洗掉 。药物方面可给予口服或眼用的抗组织胺,但需要视宝宝的情况而定 。同时建议妈妈们,可以带宝宝去做过敏原的测试,及早找出过敏原 , 避免过敏性结膜炎的反复发生 。
遗传性眼疾
遗传性眼疾可分为体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家族性角膜变性、先天性无虹膜正症、先天性敛裂缩小等)、体染色体隐性遗传(如先天性全色盲、球状水晶体、皮肤性白化症、视网膜胚母细胞瘤等),同时也有专家学者这样给遗传性眼疾分类:
1 单一眼部病变;
2 影响多器官或系统症候群;
3 严重异常:多出或缺少整条染色体 。
单一眼部病变还可分为
1 眼皮:如小眼症症候群、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
2 角膜:如角膜混浊、角膜失养症;
3 水晶体:如马凡氏症候群、先天性白内障;
4 视网膜:如红绿色盲、色弱、夜盲症(色素性视网膜病变);5 视神经:如立柏氏视神经萎缩 。
目前部分遗传性眼疾可通过怀孕前的超声波检查或抽血检验发现,但视力低下、生长迟缓与白内障却无法从孕前或孕期的各项检查中早期发现或预防 , 由于牵涉到遗传基因的问题,通常一些眼疾早就由无可避免的基因因素决定了 。
白色瞳孔
病因:白色瞳孔,顾名思义就是黑眼球中间出现有于猫眼球般的白色瞳孔 。可能造成白色瞳孔的原因很多,包括早产儿视网膜症、先天性白内障、脉络膜发育不全、视网膜母细胞瘤、玻璃体出血、渗出性视网膜病变等,其中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最常见的出生在婴幼儿眼底的恶性肿瘤,也是所有可能病因中最严重的一种 , 属于非常严重的眼睛病变 。若妈妈们发现自己的宝宝瞳孔呈白色 , 一定要立即带宝宝到医院查找病因,尽早让宝宝接受治疗 。因为如果情况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到宝宝的生命,家长们可不能大意 。
症状:白色瞳孔多半在婴幼儿时期便能被发现 , 在与宝宝相处的时候,妈妈们可以仔细观察宝宝瞳孔的颜色,或是有无斜视、眼球震颤的现象,有时也可能会合并有续发性的青光眼及虹膜新生血管 。由于白色瞳孔对宝宝视力及眼睛功能的影响非常大,一定要及早治疗,才能有效保护宝宝的视力和生命安全 。
【新生儿怎样预防眼病_预防眼病的方法】治疗:由于造成白色瞳孔的原因有很多种,必须先判定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 做出适当的处置 。视网膜母细胞瘤有40%的遗传可能 , 而且若没及时治疗后果可能很严重,肿瘤可能会转移到全身 。
平时家长要多留意宝宝瞳孔的颜色 , 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宝宝的异常现象,争取治疗的最佳时机 。

新生儿怎样预防眼病_预防眼病的方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