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细节决定成败

常有患者请教医生:“××药我应该饭前还是饭后吃?”有些药物在服用过程中,由于时间或身体状态的不同,可能出现吸收、起效、副作用等方面的差异 。1.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 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达到降血糖的目的,分为长效类和短效类 。短效类包括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喹酮(糖适平)等,需要在一日三餐前半小时服药 。长效类包括: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格列美脲(亚莫利)等,一般每日服药1次,通常建议在早餐前半小时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缓释或控释片剂是不可以掰开或者嚼碎服用,否则就起不到“缓释”、“控释”的效果了 。2.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 此类药物也被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常用的包括: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那格列奈(唐力)等 。顾名思义,它可以快速短效地促进胰岛素分泌,一般每日3次,于进餐前或进餐时口服,如不吃饭则不服药,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 。3.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可能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最为熟悉的一种降糖药,由于它并不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因此服药时间没有什么严格的限制,可以在餐前、餐中或者餐后;但有些患者服用后会产生较明显的胃肠道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故可餐后或餐中服药,以减轻胃肠道反应,一般每日2~3次 。如服二甲双胍缓释片,也可每日1次服用 。4.噻唑烷二酮类 主要包括马来酸罗格列酮(文迪雅)、盐酸吡格列酮(艾可拓、卡司平)等 。它与二甲双胍一样,并不直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是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来发挥稳定而持久的降糖作用 。这类药物一般在每日的同一时间服用一次,每次1~2片,与是否进餐无关 。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以阿卡波糖(拜糖平)为代表的此类药物,通过延缓小肠对多糖的消化吸收,主要控制餐后高血糖的发生,尤其适用于饮食习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中国人 。服用方法是进餐时随第一口食物嚼服,不要随水吞服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在日常用药中包含此类药物,需直接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而口服面包、饼干等食物会因无法立刻吸收而达不到迅速提升血糖的效果 。6.胰岛素 ①短效胰岛素(如常规优泌林、诺和灵R):三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 。②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锐):三餐前即刻皮下注射 。③中效胰岛素(如诺和灵N):根据病情需要,一般每日1~2次,可于早、晚餐前1小时或者睡前皮下注射 。④预混胰岛素:根据病情需要,一般每日2次 。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如优泌林70/30、诺和灵30R、诺和灵50R)应于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中效胰岛素(如诺和锐30)应于餐前即刻皮下注射 。注意每次使用前需摇匀 。⑤基础胰岛素(如来得时、诺和平、长秀霖):一般每日同一时间皮下注射1次,不受进餐时间的影响 。糖尿病治疗药物种类繁多,应当根据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个体对药物的不同反应,合理安排用药时间,不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
【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细节决定成败】

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细节决定成败

文章插图

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细节决定成败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