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八节 厥证

【2 第八节 厥证】

2 第八节 厥证

文章插图

《景岳全书·厥逆》总结明代以前对厥证的认识,提出以虚实论治厥证,切中临床 。此后医家对厥证的理论不断充实、完善和系统化,提出了气、血、痰、食、暑、尸、酒、蛔等厥,并以此作为辨证的重要依据,指导临床治疗 。
鉴于厥的含义较多,本节厥证所论范围是以内伤杂病中具有突然发生的一时性昏倒不知人事为主症,或伴有四肢逆冷表现的病证 。至于外感病中以手足逆冷为主 , 不一定伴有神志改变的发厥 , 以及后世列为中风范畴之“厥” , 均不属于本节之讨论范围 。暑厥发病与外邪有关,根据系统化要求,亦编入本节讨论 。西医学中各种原因所致之晕厥、虚脱、中暑等,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
【病因病机】
1.体质因素此为厥证的病因之一 。体质指人的素质而言,是个体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机能与结构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往往决定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 。平素气血运行不畅 , 或素体阳旺阴亏,或脾虚有痰等,陡遇巨大精神刺激,遂致气血逆乱 , 发为厥证 。
2.情志因素主要是指恼怒惊骇恐吓的情志变动 , 精神刺激是厥证的主要病因 。在通常情况下,情志是人体生理活动的一部分,然而突遇剧烈的情志变动 , 超过了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引起脏腑的功能失调而发病 。“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恐则气下”等即可致气逆上冲或清阳不升,清窍失灵而发生昏仆致厥 。

2 第八节 厥证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