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第三节 痉病

【7 第三节 痉病】

7 第三节 痉病

文章插图

·瘀血内阻
症状:头痛如刺,项背强直,形瘦神疲,四肢抽搐,舌质紫暗,边有瘀斑,脉沉细而涩 。
治法:益气化瘀,活络止痉 。
方药:通窍活血汤 。
方中麝香、老葱活络通窍;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 。可加四君子汤健脾益气 , 以助活血化瘀之力 。若胸膈血瘀甚者 , 用血府逐瘀汤加味 。两方都可加全蝎、蜈蚣、僵蚕、·钩藤通络熄风止痉 。若苔腻脉弦者,加半夏、白芥子、天麻化痰通络止痉 。
·气血亏虚
症状:素体虚弱,或失血,或汗下太过,症见项背强急,四肢抽搐 , 头晕目眩,自汗,神疲,气短 , 舌淡红,苔薄而少津,脉沉细 。
治法:益气补血 , 缓急止痉 。
方药:圣愈汤 。
方中以人参、黄芪大补元气,益气以生血;四物汤养血活血,全方合用 , 气血双补,能温煦经络、濡养筋脉而止痉 。宜加天麻、钩藤、葛根缓急平肝而止痉 。若吐泻后而抽搐者 , 可重用白芍,加乌梅、木瓜、甘草,酸甘化阴,柔筋缓痉 。若高热后阴伤,手足蠕动者,可用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滋阴潜阳而止痉 。
【转归预后】
感受风寒湿邪或热邪炽盛而引起的痉证,为外感发痉 , 多属实证 。此时正气未虚,只要治疗得当,可以较快好转 。反之 , 寒湿郁久可以化热,亦可以转化为瘀血、痰浊,此时则属病情进一步发展 。由于热盛所致的痉证 , 若治疗不当,热毒内陷,则痉厥并见,病情凶险 , 危及生命 。又热盛伤阴,肝肾之阴精衰竭,此时则转为虚证 。由于气血亏虚所致的痉证,来势一般不似实证之迅捷,可缓调治本 。但在气血亏虚的基础上,每易感受外邪 , 此时则又属虚中有实,本虚标实,需医者明察 。至于因瘀血内阻或痰浊阻滞而致的痉证,一般在久病后发生 。瘀血痰浊虽为实邪,但多本虚标实 。总之,痉病的转归较为复杂 , 内伤痉证可以感受外邪而变为外感发痉,外感发痉久治不愈,最后亦能导致内伤发痉 。

7 第三节 痉病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