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感染如何治疗


烧伤感染如何治疗

文章插图
导读:近年来,由于烧伤休克救治水平的提高,休克死亡率明显下降 。而烧伤感染却成为严重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 。……
1.坚持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做好床边隔离,减少或防止细菌的入侵,尤其是绿脓杆菌和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交叉感染 。在静脉输液时 , 严格无菌操作,及时防治静脉炎 。为防导管败血症 , 禁止在大隐静脉近端切开,插管至髂外静脉、下腔静脉 。静脉切开插管或穿刺应由四肢远侧开始,尽量远离创面和避免通过创面作静脉切开 。如急诊抗休克输液已做了通过创面的踝部静脉切开,要妥善保护,及时更换渗显敷料,插管超过3天即拔管 。如静脉通道附近有红肿疼痛反应,输液不够通畅,或由近端挤压出脓性分泌物时,应立即拔管,创面敞开 。总之,导管败血症应十分警惕,并注意预防 。
2.营养与支持疗法 这是防治感染的基础 。大面积烧伤每天需补充热量16720KJ(4000kcal)以上蛋白质100~150g 。热量与氮的摄入以100:1较合适 。营养补充以口服为主 , 口服不足加静脉补充 。根据病人饮食习惯改进烹调技术和内容,进高热量蛋白饮食 , 脂肪控制在5~10%,同时放硅胶胃管,滴注要素饮食(可在夜间),其浓度和量均宜逐渐增加,以病人能耐受不引起腹泻为度 。外周静脉内可以滴注25%葡萄糖能量合剂,前两者需用双头输液器同时滴注,避免使用深静插管带来的感染危险,注意补充全血,血浆及人体白蛋白,维持Hb100g/L以上,血浆白蛋白30g/L以上,肌注丙种球蛋白,皮下注射转移因子 。针对绿脓杆菌感染输以绿脓杆菌免疫血浆 , 增强抗感染能力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纠正脱水、低血钾、酸中毒 。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
3.正确处理创面 是防治全身感染关键之一 。烧伤休克较稳定后及早清创,外用AgSD , 尽早暴露创面 。抗体休克期间随时更换潮湿的敷料及床垫 。48小时后及早翻身,处理并烤干创面,有利于预防感染 。对大面积Ⅲ度焦痂作早期切痂植皮,是预防败血症的积极措施 。对于尚未切痂的创面保持干燥 , 经常检查有无痂下积脓,及时引流 。已发生败血症的情况下施行切痂手术应慎重考虑 。衡量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不但要找准创面感染病灶,还要顾及肺部感染情况,把挽救生命放在第一位 。若迫不得已需要手术,应力求简单有效,时间短,仅作抢救性病灶切除 , 然垢用异体(种)皮覆盖 。广泛深Ⅱ度烧伤痂皮溶解发生败血症者,需尽量清除痂皮 , 清洗、引流,湿敷与半暴露相结合,外用抗菌药物 。感染的肉芽创面应防止过长时间的受压,覆盖的异体皮、异种皮、冻干皮等,在败血症时需每天检查并及时更换 。
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抗生素是防治感染的重要武器,但必须通过机体才能发挥作用 。由于耐药菌杆的增加,临床常用的一些抗生素,治疗烧伤全身感染逐渐失去应用价值,而需要新一代的抗菌药 。如G-杆菌属感染 , 绿脓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杆菌、硝碱盐阴性杆菌、枸橼酸杆菌等,可先用丁胺卡那毒素、先锋必、新型青毒素Ⅱ等 。乙型溶血性健球菌感染仍选用青毒素G 。羧苄青毒素对绿脓杆菌的作用降低,氧哌嗪青毒素对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奇异变形杆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唯此两种药物用量宜大 。
在用药方法上,临术未明确细菌学诊断和药敏结果前,可参照创面上分离到的菌种和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要用很早,用量足,稀释在100ml葡萄糖液或等渗盐水内静滴,每种抗生素间独给予 。2~3种抗生素交替滴入,联合用药 。使用抗生素针对性强者,常常在24~36小时可以看到初步效果 。败血症症状控制后及时停药 。另外,在切除有细菌集落的焦痂时,败血症的发生率较高,手术前、手术操作过程中和手术后均要静滴抗生素,直到术后3~4天全身情况较稳定 。
【烧伤感染如何治疗】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外科频道

烧伤感染如何治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