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群众心理如何应对

【突发事件群众心理如何应对】

突发事件群众心理如何应对

文章插图
近年来突发事件日益增多,对这些事件处置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后果大小和影响程度 。从目前来看,各级政府所采取的各种措施虽然有很多创新并发挥了一定实效,但在如何把握突发事件中的社会群体心理方面 , 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
社会学研究表明 , 群体行为的发生过程中,会形成区别于个体的“群体心理” 。因为,个体一旦参加到群体之中 , 由于匿名、模仿、感染、暗示、顺从等心理因素的作用,个体就会丧失理性和责任感,表现出冲动而具有攻击性等过激行动 。具体来说,当前我国突发事件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群体心理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
其一,借机发泄心理 。转型期的中国,因为社会的剧烈变化、利益的重新分配以及各个社会阶层的不同际遇,使得许多人的生活压力加大,心理上产生了相对的被剥夺感,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滋生着不满情绪;某些地方政府许多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的利益,而类似信访等社会表达渠道的不畅通,又使得一些群众感到无处说理,心理压抑 。
其二 , 逆反心理 。当起因事件发生后,一些政府有关部门出来“辟谣”或“定性”时,因其此前的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在民众中威望和公信力 。因而,无论政府如何解释,人们不仅不大相信 , 反而将其视为政府推卸责任、隐瞒事实的借口 。“辟谣”或“定性”不仅无法起到安抚人心的效果,反而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
其三,表现欲和英雄情结 。个人进入群体后 , 总有一种表现欲 。特别是,现代化造成个体间的距离以及因此形成的对人性的异化,并没有改变人类渴望群体生存这一本能性的需求 , 但会以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 。

突发事件群众心理如何应对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