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蛋白


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蛋白

文章插图

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蛋白的基本信息
1、定义
α1抗胰蛋白酶是一种糖蛋白,含糖10%-20%,主要由肝脏合成,广泛分布于正常人血清和体液中 。它是血清中最主要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凝血酶、尿激酶等其他酶也有抑制作用,也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性疾病时,α1抗胰蛋白酶可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在炎症局部往往浓度很高,对急性炎症性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
α1-抗胰蛋白酶与其相应特异抗体产生免疫复合物的浊度用透射法测定,其浊度高低与血清中α1-AT浓度成正比 。
【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蛋白】
2、专科分类
消化
3、检查分类
生化检查
4、适用性别
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
空腹
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蛋白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
酶速率法(37℃):0.85-2.13U/L 。
免疫比浊法:14.2-36.4μmol/L 。
2、临床意义
升高:见于感染性疾病(细菌性、病毒性)、急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恶性肿瘤、胶原病、妊娠、脑外伤、外科手术后、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雌激素、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类固醇、前列腺素等)、斑疹伤寒、烧伤恢复期等 。
降低:α1-AT缺乏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肝炎、急性胰腺炎、肺气肿、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肾病综合征、蛋白丧失性胃肠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营养不良、未成熟儿、肾移植早期排斥反应等 。
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蛋白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
静脉采血后立即送检 。
检测方法有:
胰蛋白酶抑制物容量试验法(TIC):用BANA、BAPNA或血红蛋白和酪蛋白作为α1-AT的直接作用底物 。胰蛋白酶作为其直接作用底物,进行酶学测定 。由于α1-AT能抑制胰蛋白酶活力,从而降低后者与底物的作用能力,可根据其降解产物减少的幅度计算出α1-AT含量 。
沉淀反应法:
火箭电泳法(RIE):该法将琼脂扩散与免疫电泳技术相结合,使α1-AT抗血清与标本血清中的α1-AT形成抗原抗体火箭样沉淀线,根据火箭峰的高低决定α1-AT含量 。
单向免疫双扩散法(SID):应用免疫扩散技术,根据琼脂板上抗原抗体沉淀环直径的大小,计算出α1-AT的含量,其诊断标准值同RIE法 。
速率散射比浊法(ICS):应用微电脑控制的自动蛋白测定仪这一先进的免疫化学测试系统检测α1-AT含量 。其原理是抗原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的多少与散射速率值的高低呈正相关可通过ICS作比浊测定,从而推算出α1-AT的含量 。
在上述检测方法中,TIC法操作过程较复杂,易受血清中非抗胰蛋白酶的干扰,结果不够稳定 。RIE法灵敏度相对较高,方法较简便,不易受干扰,但精确度以及特异性较差:SID尤其如此 。


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蛋白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