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蛋白电泳


血清蛋白电泳

文章插图

血清蛋白电泳的基本信息
1、定义
血清蛋白电泳即用电泳方法测定血清中各类蛋白占总蛋白的百分比 。对于肝、肾疾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有意义 。
血清含有各种蛋白质,其等电点均在pH7.5以下,若置于pH8以上的缓冲液电泳时均游离成负离子,再向正极移动 。由于其等电点,分子量和分子形状各不相同,其电泳速度就不同 。故可将血清中蛋白质区分开来 。分子量小,带电荷多者,泳动速度最快 。按其游动速度顺序把血清蛋白粗略分为清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 。正常值见表,临床上血清白蛋白减少与γ球蛋白增高为肝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所共有的现象,其减少与增加的程度和肝炎的损伤的范围相并行 。急性肝炎早期无变化,发病第二周后即有血清蛋白的改变,慢性肝炎较急性肝炎变化明显,肝硬化变化则更为明显 。因此,血清蛋白的变化对疾病诊断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2、专科分类
消化
3、检查分类
生化检查
4、适用性别
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
空腹
血清蛋白电泳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
琼脂糖法: 白蛋白48%-64%1-球蛋白2.5%-5.4%2-球蛋白8.3%-l4%-球蛋白8.7%-l5%-球蛋白12%-l5%
醋酸纤维薄膜法: 白蛋白57%-68%1-球蛋白0.8%-5.7%2-球蛋白4.9%-11.2%-球蛋白7.0%-l3%-球蛋白9.8%-18.2%
2、临床意义
白蛋白减少: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
α1球蛋白(糖蛋白)增高:见于原发性肝癌 。在重型肝炎、肝硬化、肝昏迷时则减少,与白蛋白呈正相关 。肝病时测定α1球蛋白对判断肝炎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参考价值 。一般情况下,α1球蛋白增加示病情较轻,α1球蛋白减少则提示病情较重,在严重肝功能衰竭时,其血清含量可显着降低 。
α2球蛋白:病毒性肝炎初期无明显变化,一周后逐渐增加,亚急性肝炎和急性肝坏死、失代偿期肝硬化则减少 。
β球蛋白增高:见于脂肪肝、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梗阻性黄疸、恶性肿瘤 。在胆汁淤积性肝病时其含量升高,与α2球蛋白升高相平行 。降低于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尤以失代偿期肝硬化和坏死肝硬化下降最为显着 。
γ球蛋白增高: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胆疾患 。典型肝硬化尚可见β和γ带相融合,形成β-γ桥 。肝病患者γ球蛋白的变化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随病情好转,其含量可逐渐降至正常,如一直在高水平持续不降,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并有向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发展的趋势 。此外,感染、血吸虫病、多发性骨髓瘤、结缔组织病等也可升高 。降低见于丙种球蛋白缺乏症、部分化疗患者等 。
【血清蛋白电泳】另外,多发性骨髓瘤在β球蛋白区带与γ球蛋白区带之间常出现M球蛋白带;双白蛋白血症可见双条白蛋白区带 。

血清蛋白电泳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