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

文章插图

窦性心动过缓的概述
1、定义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 。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 。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 。

2、别称

3、发病部位
心脏
4、传染性
无传染性
5、高发人群
运动员、老年人
6、科室
心内科
窦性心动过缓的典型症状
1、窦性心动过缓的典型症状
轻重不一,可呈间歇性发作 。多以心率缓慢所致心、脑、肾等脏器血供不足症状为主 。轻者乏力、头晕、记忆力差、反应迟钝等,严重者可有黑蒙、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 。部分严重患者除可引起心悸外,还可加重原有心脏病症状,引起心力衰竭或心绞痛 。心排血量过低严重影响肾脏等脏器灌注,还可致少尿等 。

2、窦性心动过缓的分类
无相关资料 。
窦性心动过缓的病因病机
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系由于窦房结起搏细胞4相上升速度减慢、最大舒张期电位负值增大阈电位水平上移等,使窦房结自律性强度降低所致 。
1、迷走神经兴奋
大多通过神经(主要为迷走神经兴奋)、体液机制经心脏外神经而起作用,或是直接作用于窦房结而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
2、窦房结功能受损
指由窦房结受损(如炎症、缺血、中毒或退行性变的损害等)而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 。此外,可见于心肌受损如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硬化等 。也可能为一过性的窦房结炎症、缺血及中毒性损害所致 。
3、急性心肌梗死
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为20%~40%,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早期发生率最高(特别是下壁梗死) 。
4、心外因素
心外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绝大多数伴有迷走神经亢进现象,是神经性的,心率不甚稳定 。当自主神经张力改变时,如深呼吸、运动、注射阿托品等后常有心率的变化,P-R间期可略有延长 。

窦性心动过缓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可见到引起心动过缓的原发病相关实验室检查特征 。
依靠心电图检查,有下列表现:
1、窦性P波的形态窦性心动过缓与窦性心动过速时P波形态有较大差异 这是由于窦性心动过缓时窦房结的起搏点多位于尾部,其发出的激动多沿中结间束下传;而窦性心动过速时窦房结的起搏点多位于头部,激动多沿前结间束下传,虽然窦房结的头,尾相差仅15mm,但由于结间束优先传导的特点,所以两者的窦性P波形态有差异,Ⅱ,Ⅲ导联的P波较正常窦性心律的P波稍低平 。
2、窦性P波的频率 成人应<60次/min,通常为40~59次/min,多在45次/min以上,亦有慢至35次/min左右者,甚至有20次/min的报告,<45次/min为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婴幼儿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率,在1岁以下应<100次/min,1~6岁应<80次/min,6岁以上应<60次/min 。
3、P-R间期 0.12~0.25s 。
4、QRS波 每个P波后紧随一正常的QRS波,形态,时限均正常 。
5、T波,u波窦性心动过缓时正常,也可表现T波振幅较低,u波常较明显 。
【窦性心动过缓】6、Q-T间期 Q-T间期按比例延长,但校正后Q-Tc间期则在正常范围内,正常Q-Tc=Q-T(s)/应≤0.42s 。

窦性心动过缓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