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导引法】
文章插图
古人将肢体导引法与经络穴位的按摩相结合,既活动了肢体关节,又发挥了经络穴位的特殊作用,这就是经络导引法的原理 。经络导引法按不同的穴位配合不同的肢体动作 。具体做法如下: 养命门坐位,精神安静 , 呼吸深长均匀 。意想人身元气从百会穴(头顶两耳尖连线的中点)经身体后正中线的督脉向下运行 , 到达足部的太白穴(足内侧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赤白肉际处)再从太白向上运行到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 。意守命门片刻,以达到积聚生热 , 温煦全身的目的 。此法可治疗腹胀肠鸣,腹部及胃脘疼痛 。
按仆参做腹式呼吸,当吸气时 , 用手指用力按压或弹拨仆参穴(外踝后下方 , 跟骨凹陷处赤白肉际),而在呼气时则放松 。这样反复进行到穴位处有发热感或放射感时为止 。此法有安神益肾,强筋壮骨的作用 。
绕六节用手掌从腰后左侧的肾区开始向下 , 经过左侧大腿外侧的伏兔穴 (髌骨外缘上6寸),向下到左小腿外侧的足三里穴(髌韧带外侧下3寸,胫骨向外 1寸),再到左足背的冲阳穴(在足背动脉搏动处取穴),然后到左足大趾的大敦穴 (足大趾外侧 , 趾甲角旁0.1寸),足第二趾的厉兑穴(足第二趾趾甲角外0.1寸)、内庭穴(足二、三趾缝间纹头处) , 过足中趾,到第四趾的足窍阴穴(足第四趾外 , 趾甲角旁0.1寸)及足小趾的至阴穴(足小趾外侧,指甲角旁0.1寸)、足通谷穴(第五跖趾关节前下方),到达足心的涌泉穴 (足底部足心蜷起时凹陷处) 。再向上从左小腿内侧上行,经过三阴交穴(内踝高点上3寸 , 小腿内侧正中)及大腿内侧的箕门穴(髌骨内缘上8寸),最后到达关元穴 (在脐下3寸) 。此法能够治疗肾脏病变引起的浮肿 。
经络导引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