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有什么习俗

小学的时候学过有关于重阳节的课文,书中讲述节日习俗印象最深应该是登高了 。那么重阳节具体有哪些传统习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欢迎参阅 。
重阳节有什么习俗
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 。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
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为主要特征的 。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鸢亦现在的风筝 。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一个特色 。
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 。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 , 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登山祈福”的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 。登高的地点 , 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 。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四: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其三是源于登高“辞青”;其四是源于附会上一个荒谬传说“桓景登山避灾” 。
登山祈福
远古时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形成“登山祈福”习俗 。《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 , 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文献记载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 。在西汉 , 《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
按照天地日月运行规律,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这一天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间争相趋之的重要民俗事象 。
登高“辞青”的说法则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 。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
重阳节登高避灾之神话传说始于东汉,传说当时河南有个叫桓景的术士认为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 , 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 。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的荒谬故事,见于南朝梁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 。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 ,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
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 , 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 。古时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仍盛行,人们会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 。无论是祭祖活动还是登高远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 。
赏菊
重阳日 , 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 。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 , 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
辞青
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清明节)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 。如果说上巳节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节日 , 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间有清明节“踏青”,重阳节“辞青”的风俗 。
享宴求寿
重阳节的求寿之俗,有现存文献记载的最早见于汉代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 , 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 , 然自驻至宋未改 。”在祭天祭祖的基础上加入了求长寿及饮宴 , 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重阳时节的大型饮宴活动,其实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祭祀宴饮发展而来 。
佩茱萸
古代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越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 。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 。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茱萸香味浓,具有明目、醒脑、祛火、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 , 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插茱萸等古俗则是民间登山驱风邪的行为 ,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重阳节清气上扬,浊气下沉 , 人们用天然药物茱萸等调整体魄健康,使其适应自然气候变化 。
重阳节的历史演变
古代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古代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象、日历等文化内容有关 , 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在古代,南北各地的风俗习惯各不相同 。先秦时期 , 各地的风俗习惯尚未融为一体,重阳节的风俗活动很少用文字记载 。现有关于重阳节习俗的文字记载 , 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的《季秋纪》中,有载古人在九月丰收祭天帝祭祖的活动 。据研究,重阳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代有季秋祭神祭祖的礼俗活动 。
重阳习俗在汉代很流行 。汉代是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时期 。地方文化交流使节日习俗融为一体 。《西京杂记》收录了古代重阳节寿的习俗 。这是文字资料中关于重阳节寿习俗的最早记录 。据说这是受古代巫师(后道士)追求长生、收集药物的影响 。与此同时,还有大型的饮宴活动 , 是由先秦时庆丰收宴饮发展而来的 。
重阳节是为了纪念谁而设立的
重阳节是为了纪念东汉的桓景 。相传,桓景是东汉汝南县人 。父母死于瘟疫后,他独自上山学艺 。下山学一门功夫,让村里瘟疫都上山一个人送一杯菊花酒,然后瘟疫走了,桓景赶走了瘟疫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也被人们纪念 。
重阳节为什么叫重阳
重阳节的意思哪怕两阳相重,我们从风土学问中会发觉,一般从一到十这十个数 , 被号称“领域之数” 。内部奇数为阳,双数为阴,也就是说,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十为阴,“十”意味着全,据此“九”为数之极 , 也是阳之极,二阳相见,是为重阳节 。
重阳节的历史演变
古代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古代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象、日历等文化内容有关 , 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在古代,南北各地的风俗习惯各不相同 。先秦时期,各地的风俗习惯尚未融为一体 , 重阳节的风俗活动很少用文字记载 。现有关于重阳节习俗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的《季秋纪》中 , 有载古人在九月丰收祭天帝祭祖的活动 。据研究,重阳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 , 古代有季秋祭神祭祖的礼俗活动 。
【重阳节有什么习俗】重阳习俗在汉代很流行 。汉代是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时期 。地方文化交流使节日习俗融为一体 。《西京杂记》收录了古代重阳节寿的习俗 。这是文字资料中关于重阳节寿习俗的最早记录 。据说这是受古代巫师(后道士)追求长生、收集药物的影响 。与此同时,还有大型的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宴饮发展而来的 。

重阳节有什么习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