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肝与胆】
文章插图
二、病因病机黄疸多由于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所引起,受病脏腑主要是脾胃和肝胆,发病因素主要是从外感受 , 或自内而生之湿邪,分湿热和寒湿两种,致病机理主要为湿邪内阻中焦,阻遏气机 , 影响胆汁的正常循行,外溢肌肤而发黄疸 。
湿邪的致病特点是遇冷则凝,遇热则蒸 。由于有夹热夹寒之不同,个体虚实之差异 , 因此病理表现也就不一样 。
(一)湿热发黄
1.由饮食不节,或过度饮酒,损伤脾胃或肝胆,生湿酿热
2.素有伏热,湿从热化,湿热交蒸3.夏秋季节 , 暑湿当令,或因湿热之邪偏盛,从表及里内蕴中焦,湿郁热蒸不得外泄 。
以上三种均为湿热交蒸,阻滞中焦,薰蒸肝胆,胆液妄行,溢于肌肤而发黄疸 , 是为阳黄 。
4.湿热挟外邪疫毒而伤人,则热化迅速,传变最快,易入营血,内陷心肝,其病暴急 , 传染亦烈,一身面目俱黄,是为急黄 。
(二)寒湿发黄
1.过食生冷,饥饱失常,或劳倦太过,均能损伤脾胃阳气,湿从内生,而从寒化,寒湿凝滞中焦,胆液被阻,不循常道,外溢肌肤,发为阴黄 。
2.阳黄失治误治,湿重而缠绵久延,损伤阳气,湿从寒化,亦可转为阴黄 。
三、辩证论治黄疸的辩证,主要分清阳黄和阴黄 。阳黄,病程较短 , 黄色鲜明,属于热证,实证:阴黄,病程较长,黄色晦暗,属于虚证,寒证 。阳黄和阴黄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阳黄失于治疗,迁延日久 , 脾阳不振 , 湿从寒化 , 可转为阴黄 。阴黄由于重感外邪,湿热内蒸, 胆汁外泄 , 薰于肌肤,可变为阳黄 。而后者的阳黄与前者不同,是虚中挟实,病情比较复杂 。
8 肝与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