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钟爱“穿越”心理的分析


对钟爱“穿越”心理的分析

文章插图
导读:“穿越”两字曾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席卷而来,为何人们钟爱“穿越”?这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怎样心理?
穿越文,穿越电影,曾一度在社会中流行,继而又有穿越测试 , 想自杀穿越到古代事件的发生,这一连串的穿越 , 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钟爱穿越?钟爱穿越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心理状态 。
对钟爱“穿越”心理的分析
自《宫》首播问鼎全国同时段收视冠军之后,2011年第二部穿越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女娲灵珠》再创收视新高 。穿越题材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2011年被称为“穿越年” 。对如今穿越题材火爆荧屏,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指出,这类穿越题材对历史文化不尊重,过于随意,这种创作主张不足以提倡 。
穿越玩转大众神经
穿越,作为时下热门词汇,意即人或物发生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并以其奇妙、刺激、未知等出彩特色吸引不少看客,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有关于“穿越”的梦想 。俨然,“穿越”成为了一种流行 , 也成为了一种文化 , 各种以穿越为题的小说、电影、电视剧等更是不胜枚举 。
所有穿越剧中,执牛耳者非《寻秦记》莫属 。此后影视剧玩穿越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股前所未有的“穿越风”正在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席卷而来 。盛大文学CEO侯小强在其微博透露,目前已有近十部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穿越剧正在拍摄中,预计2012年将会迎来穿越剧的播出高峰;更有业内人士分析 , 未来3年,在“穿越剧”的引领下 , 也将迎来“穿越小说”的第二轮浪潮 。
现在很多主流的文学网站上 , 都有明确的分类,“穿越”赫然在列 。而当下的“穿越”承载之广,已经超乎想象,涉及题材几乎可以把古今中外各种文本全部囊括,通俗文学中的武侠、奇幻、悬疑、言情、历史、游戏、动漫等分类,经典文学的四大名着 , 都能被现代人穿个遍,几无死角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内绝大多数穿越小说没有文学性可言 。”他还强调:“穿越小说其实最见功力,丰富的文史知识是必备的修养 。想象可以天马行空,但必须取信于人 。”
如此流行为哪般?
“穿越热”大行其道 , 问题也就产生:它究竟触动了现代人的哪根心弦?
曾出版数部穿越小说的北京阅读纪文化公司总经理侯开指出,穿越类题材红火的根源,是穿越形式本身内在的魅力,“现代人处在过去的时空中,就有了预知能力,这种预知能力在另一个时空中带来的思想意识以及行为差别 , 永远都是吸引人的戏剧冲突 。”
作家郭敬明表示,无论电视剧还是小说,穿越题材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能带给人们“很纯粹”的东西,“它跟《蜗居》、《潜伏》这种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不同,我们在现实主义题材里面看到的更多是无奈、压抑 , 看完之后会有一种刺痛感和失落感;而在穿越剧中体现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怀,因为它已经脱离了现实条条框框的约束 , 让人很有自信,这就是穿越剧最迷人的地方 。”
同意这种说法的 , 还有《宫》的制片人、编剧于正:“穿越剧反映出当下部分观众的一种心理趋势,现实社会中缺少互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正日益疏离 。正因为如此,人们希望回到过去那种‘群居’、感情纯真的年代,而穿越影视剧正好能满足观众这部分幻想 。”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 通常情况下,一些流行的现象往往都是跟集体无意识有关 , 像这种对过去和未来的穿越,超越正常人的水平 , 往往来源于我们内心的英雄情结 。就算高科技知识武装到了牙齿,精英人才也不过是工业体系里的小螺丝钉 , 于是人们便通过看或者读“穿越”得到一定的补偿 。
风靡不一定为经典
“穿越”不只在中国流行,国外网友亦如此,以至于谷歌在不久前推出了搜索引擎的新概念:穿越搜索 。日常生活中 , “穿越”成为“打酱油”之后又一个万能词汇 。朋友长期没有联系,可以调侃“你穿越去了?”网络上得知一些作者去世,网友的祝福就是“相信她一定去穿越了,开始了新人生!”“穿越文化” , 由此成为人们的一种祝福和期盼 。
随之白日梦也多了起来 。于是,不少人提出,“穿越”太多会影响人格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以培表示,目前的阅读环境给予了“穿越”作品土壤,“正统作家不把这些小说归于文学,而是消遣,所以不屑于写 。这好比一个孩子在吃泥巴,你不让他吃 , 那应该给他一块巧克力 , 而我们现在就处于没有巧克力的阶段 。”
穿越小说《步步惊心》的作者桐华说:“现在红遍美国的吸血鬼题材 , 其实也是一种穿越,古代的人穿越到现代,同样是对时间的超越和克服 。穿越作为一种载体,会随着时间,随着人们的口味,一会儿流行,一会儿不流行 。所以,不用替穿越作品的前途担心,只要人类继续对时间好奇,这类作品就会一直存在 。”而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认为,这类作品在空间维度上虽然具备了传播的广泛性 , 但在时间上能否经受住历史的大浪淘沙,确是不可恭维的 。“因而穿越文化算不上经典 。”
大众文化,从来不否定做梦 , 不否定通过各种作品和形式 , 为当代人提供心理慰藉和历史想象 。穿越正在成为童话故事,让看着书或者坐在电影院、电视机前的我们恨不得也能立即穿过时空隧道,擦掉现实生活的平凡无奈,领略一番异时代的心灵历练 。然而 , 无论在其中经历一场怎样的成长和传奇 , “穿越”究竟是能够求解的科学抑或只是单纯幻想已不重要,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直面现实的平淡,才是时代赋予当代人的新拷问
“穿越”中我们失去了什么?
前不久 , 广电总局严厉批评如今越来越泛滥的穿越题材电视剧火爆荧屏 。这些“穿越”文艺,以娱乐化的、消费化的文化原则对待文艺创作,生产出的文艺产品粗制滥造 , 助长了文艺活动中浮躁、逐利的风气 。
【对钟爱“穿越”心理的分析】“穿越”,一个新兴词汇 , 意即人或物发生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是现代科技所无法完成的(将来能否实现还未为可知),是指违背客观规律的,不可能实现的 。
然而 , “穿越”文化的风气影响,远非这样简单,也远非只在文艺活动的领域内 , “穿越”文化正渗透于我们的各个领域 。最近,《中国青年报》载文《有多少孩子“迷失”在穿越文中》,即披露了目前一部分青少年学生“迷失”于“穿越”中的种种文化现象 。
爱好、迷恋“穿越类”小说 , 喜欢探讨“穿越”技术的一族,他们的称呼叫“船帆”,即穿越粉丝 。“船帆”对“穿越”文化的迷恋,既有共同的心理,也有共同的行为 。有人说,穿越文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文体 , 谁没看过就是OUT(不入时)了 。有媒体报道说,现在的中小学生不仅日常作文会写“穿越”,有时考试的时候也会写“穿越”,穿越文正在成为他们诉求、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载体 。
“穿越文” , 也正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挤占他们的阅读空间 。随着一些穿越题材的电视剧热播,各种体例、各种档次的穿越小说在大、中、小学生中广为流传,读者众多 。
在网上,你还可以轻易地找到各种穿越题材的论坛 。论坛的讨论有 , 穿越形态、方式、地点、身份、故事惯例、时空分类、结局分类、穿越必须掌握的古诗词等 。
这种“穿越”文化的流行和泛滥,不仅影响着青少年的文艺欣赏趣味,甚至对他们的生活态度、人生选择、生命意识,也产生了影响 。一些青少年如此趋奉、追求和迷恋“穿越”文化 , 他们的这种行为,是有着文化的原因、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的 。
这种“穿越”的诱惑力,在于指向人的心理上的无意识和下意识,通过这种催眠力,唤起和产生“白日梦”式的幻想或幻象 。面对这种“穿越”文化的侵袭,不少老师和家长感到忧虑,“在这些题材包围下的我们及学生,是非常无奈的 。电视传媒对年轻一代的误导和毒害 , 常常令我们无能为力,这个问题得交给电视传媒去思考 。”
许多“穿越迷”喜欢、着迷“穿越”文化 , 是因为这种文化中所展现的无忧无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生活 , 令人向往,“其实我们爱它并不是因为小说本身,而是当今在学校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之下,我们暂且躲在穿越中找到一个避风港 。那里天马行空,有各种我们想要却在现实中找不到的世界”……一种压抑个性、扼杀想象力、束缚创造力、缺乏自由探索和创新精神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必然会使身在其中者通过心灵放飞、通过实现梦想,渴望冲破藩篱,进入无拘无束的自由境界,“船帆”们正是把这种心理愿望投射到“穿越”文化这一点上 。然而,理性精神、文化自觉的不足 , 他们却已在“穿越”中迷失 。
对于青少年来说,就像罗素所说:需要的不是这样或那样的特殊的、片面的知识 , 而是足以激发整个人生目的概念之知识 。
钟爱穿越文,更多的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在穿越中寻求庇护,更能激发人内心的一种英雄主义情感 , 以上就是对人们钟爱“穿越”的一种心理分析 。

对钟爱“穿越”心理的分析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