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心理障碍的表现

【宝宝心理障碍的表现】

宝宝心理障碍的表现

文章插图
导读:宝宝心理障碍的表现有哪些?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那么宝宝心理障碍的表现到底有哪些呢?小编现在就来告诉大家:宝宝心理障碍的表现到底有哪些?请知晓 。
一、宝宝心理障碍的表现
儿童在生长发育期,爸爸妈妈们除了要注意孩子身体的发育,更要注重孩子的心理教育 。
有些孩子的心智发育水平在同龄孩子面前会显得跟不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平时及时的观察和预防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障碍表现 。
1.五大心智障碍
(1)智力发育障碍
在发育期间儿童的智能显着低于同龄儿水平,同时伴有明显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障碍,这种小孩看上去很幼稚,表情呆滞,有的孩子有很特别的面容,还可能伴有一些畸形 , 遇上这种情况应马上到医院去检查,以尽早治疗 。
(2)学习障碍
这种孩子智力正常,在早年可能有一些不明显的语言和运动发育上的问题未引起重视,小孩主要表现为阅读障碍 , 拼写障碍和运 算障碍,因此学习成绩差 。若自己的小孩有这类问题也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进行特殊矫治 。
(3)缺陷多动障碍
这类小孩智力正常,表现为不分场合的多动,但注意缺陷是实质问题,由于注意缺陷影响听课效果,所以学习成绩很差,这种情况也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和矫治 。
(4)语言发育障碍
小孩理解语言和说话延迟或理解和说话能力不如正常儿,智力发育在正常范围,应尽早到医院或专业机构进行语言训练 。
(5)发育协调障碍
这种小孩自幼运动发育落后,大运动 , 精细运动不协调,平衡功能也很差 , 如容易摔跤或者拍球和书写困难 , 甚至口腔、舌体等运动不协调还可导致进食、说话和阅读困难,智力发育可在正常范围,如发现自己的小孩有这类问题应也尽早到医院或专业机构进行训练 。
2.其他行为问题
(1)吸吮手指
婴儿吸吮手指是一种正常现象,以后随年龄增加 , 对外界环境的兴趣增加,对自身刺激的注意力减少,吸吮手指的行为会自行消退 。一岁后,若小孩仍然经常吸吮手指则属一种不良的行为表现 。造成这种行为不消退的原因有:与人交往、玩耍过少,饥饿时未及时哺乳等 。
专家建议:
在小孩出生后就应经常给小孩讲话,因2-3个月的小孩特别喜欢注视正在说话的人脸,并对说话人的面部表情和口形进行模仿,当小孩5个月会抓物体和对外界环境的兴趣明显增加时,应经常给小孩玩玩具,并常带他们到户外去玩 , 去接触其他小孩,饥饿时应及时哺乳等 。总之在他们醒着的时候应有丰富多样的生活环境,这样他们才会将对自身刺激的注意力逐渐转向周围世界 。
(2)咬指甲
咬指甲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不良习惯 。多发生于3一6岁的小孩,症状可持续至青春期 。咬指甲的发生常与家庭不和、心情矛盾、精神过度紧张等有关 。多数儿童可随年龄增加自行消失,少数人可持续至成年期 。
专家建议:
防治这种不良习惯主要应改善和消除造成儿童精神情绪紧张的一切因素 。严重者或较大儿童应到医院进行矫治 。
(3)倔强
2~3岁小孩,在意志开始发展的早期阶段有一些违拗和反抗心理属正常行为,对不利于自己的事表示抗拒或拒绝也是正常现象,但3~4岁后随语言、思维、社会情感的发展和教育的作用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增强,调控情绪的能力增加,这种违拗和反抗行为会逐渐减少,在这年龄阶段的孩子,若凡事仍然表现出强烈的违拗和反抗行为,或毫无道理地固执要求他想要做的事,拒绝成人的合理要求,偏做成人禁止做的事,则为不正常行为 。平时过于娇惯宠爱孩子,稍不如意就满足小孩不合理的要求或成人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小孩,对小孩的正当要求过于冷漠等都可导致小孩产生强烈的违拗和反抗心理 。
专家建议:
防治的关键在于改善家人教养孩子的态度,要关心孩子成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合理要求,对待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有原则性,避免过多责罚 。
(4)依赖行为
不同年龄的儿童都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尤其在婴幼儿时期是正常现象,但过分依赖与年龄不相称时则为不正常行为 。家庭成员的过分照顾是造成儿童依赖性的最主要原因 , 相反,缺乏照顾,小孩得不到父母的足够的支持和教养或对小孩要求过高,使小孩屡受挫折,不能形成有关独立成功的经验都可能导致小孩不正常的依赖行为 。
专家建议:
防治的重点在于从小应鼓励小孩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要提过高要求 。小孩能独立完成的事 , 成人应少帮助 , 让其从中获得独立成功的经验 , 小孩不能独立完成的事,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
(5)退缩行为
在陌生的环境中有短暂的退缩行为对儿童来讲是正常现象,若过分怕生 , 不愿到公共场所去玩或随父母去亲朋家中做客,从不主动与其他儿童交往,平时表现孤独退缩、胆小怕事、沉默少言,喜一人独自玩 。但可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与熟悉的人玩耍自如 。大多数儿童可随年龄的增加而自行消失 。
专家建议:
防治的关键在于从小应多给小孩提供充分的、各种形式的交往机会,让小孩多与周围的人,尤其小朋友接触 。
二、孩子的这些心理问题,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1 妒忌心理
嫉妒对象多指向与自己不相上下或稍高于自己的熟悉同学,朋友和周围的其他人 , 对于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则不产生嫉妒 。
嫉妒心强的人一旦发现别人超过自己(包括学习、物质、荣誉等)就会产生怨恨或愤怒情绪,这种情绪一旦成为行为,就会制造谣言、设置障碍、挑拨离间、寻机报复 , 以求从另一个角度上去击败对方 , 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
嫉妒心理是阻碍别人进步,影响集体团结,最终危害自身健康的消极心理,它不但容易出现心理变态,也可产生生理功能的严重失调 。
2 自卑心理
自卑主要体现在敏感和情绪化 。
1.敏感 。
过分敏感,自尊心强 。弱体群体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 , 唯恐被人忽略,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任何负面的评价都会导致内心激烈的冲突,甚至扭曲别人的评价 , 比如 , 别人真诚地夸他,他会认为是挖苦 。他们非常敏感,跟他们交往时,必须谨小慎微 , 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在其内心引起波澜,胡乱猜疑 。
2.情绪化 。
他们表面上好象逆来顺受,然而过分压抑恰恰积聚了随时爆发的能量 。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认为别人睢不起自己 , 难以忍受,往往产生过激言行 。他们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大动干戈 , 恶言相向 。有时当他们无力应对问题时,会用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
3 早恋心理
身体上:很多早恋者情绪不够稳定、好冲动、易动感情、自控力较差,常常会产生各种影响身体健康的不良情绪 。
心理上:对于早恋者而言,早恋是一个既充满欢喜又充满苦闷的过程 。由于对对方的爱恋,早恋者常常因为对方的苛刻要求而造成情绪变化;也有因为早恋而遭到父母、同学、老师的压力,造成心理失衡;当不能与恋人见面时 , 早恋者常常坐卧不安而沉迷于幻想 , 在幻想中乞求慰藉 。
干扰学习:由于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差,往往受早恋影响,无心学习,成绩下降,是十分常见 。这就是早恋反对者反对早恋的最重要理由 。每一件事物 , 在每个人身上的效果是不同的,对别人好的东西,对你也许不好,早恋也一样 。这就看你怎么去处理这件事情了 。
4 叛逆心理
“逆反期”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 , 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 。
例如在广州越秀区的杨女士小孩身上就得到体现 。据杨女士说,她和丈夫忙了一天后回到家,身心疲惫,与儿子很少交流,而对儿子的一些行为看不惯时,便会忍不住予以责骂,使儿子的对抗情绪逐步升级,从沉默寡言到明显对抗 。
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通常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 。老师、父母越恼火,他们越反感,以至于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 。社会上多发的青少年“逆反期”杀亲案(如徐力杀母案)、出走现象、自杀事件等无不说明,如果在这一特定时期疏导失当,将会发生多么惨痛的后果 。
初中生正值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青春期心理健康对孩子的学习和未来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孩子青春期心理疏导,是每个家庭必须要掌握的学问 。
总这,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离不开正确的家庭教育 。

宝宝心理障碍的表现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