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成长为了成为最完美的自己


我们的成长为了成为最完美的自己

文章插图
导读:每个人生来平等,而经过后天培养和坚持 , 他会慢慢成为最真实的自己,并获得幸福的生活那么如何成为最完美的自己呢?
心灵成长的定律
我们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 , 最容易遭遇到的第一个挫折,多来自父母等重要的亲人 。父母最容易以爱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但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就压制孩子成为自己的努力 。
父母们之所以喜欢这样做,常常是因为抱有一个传统的观点——孩子是一张白纸 。按照这个观点 , 孩子被认为一开始什么都没有,就是纯粹的空白 , 我们怎么塑造怎么教育,孩子就会成长为什么样子 。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特梭利反对这一看法,她认为 , 孩子决不是一张白纸 , 相反一开始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 。并且,只有孩子自己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 。因为,那些敏感期只有一个大概的规律 , 我们无法找到一个精确的时间表,也就无法主动地操控,而只能由孩子的自发行为去发现,孩子目前正处于什么敏感期 。
很多幼儿教育学家支持蒙特梭利的这一说法,他们通过观察发现,孩子6岁前有许多心灵发育的敏感期,譬如追求完美、音乐、数学等等都有一个敏感期 。处于特定敏感期的孩子,会对某一件特定的事情有了匪夷所思的执着,他们会不厌其烦地自发地重复去做这些事 。如果这些事在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操作和训练,这个孩子的特定能力就会得到充分发展 。如果错过了这个敏感期 , 这一特定能力就会遭到难以逆转的损害,以后要花极大的力气才能部分弥补 。
蒙特梭利认为,这就是精神胚胎指引的结果 。源自精神胚胎的声音告诉孩子,他需要做什么 。从这一角度而言 , 孩子的每一个自发的行为,其实都反映了精神胚胎成长的需要,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
按照这一观点,罗杰斯的“成为自己”的“自己”并不是纯粹是一个人的生命体验的总和 。因为按照罗杰斯的这一观点 , 自己一开始好像也是空的,而按照蒙特梭利的观点 , 我们一开始就不是空,一开始我们就有一个无比重要的精神胚胎 。
更关键的是,6岁前的经历决定了精神胚胎的发育程度 。仿佛是,精神胚胎在6岁前基本发育成型了 。假若在6岁前,父母一直忙于用自己的意志塑造孩子,那么,孩子的精神胚胎就没有发育的机会 。于是,这个孩子就会出现种种问题 。
国内知名的幼儿教育专家说,一个精神胚胎得到良好发育的孩子,会有极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觉,对任何事情都要寻求自己的判断和理解 。最终 , 他将成为一个极具独立判断能力和丰富的创造力的人 。
破碎二:精神胚胎被压制
按照蒙特梭利的观点,孩子的自由探索非常重要,因为这是精神胚胎得以发育的唯一途径 。
然而,因为不理解孩子的行为 , 大人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 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志,控制并压制孩子的选择空间 。由此,破碎很容易产生 。
孙瑞雪称,依照她的观察,所谓的多动症,其实大多数都是孩子的精神胚胎被严重压制的结果 。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他的重要抚养者中一定是不断有人对他说,你不能这样做,也不能那样做 , 你必须听我的 。于是,这个孩子的许多源自精神胚胎的自发行为都被打断了,他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敏感期 。但是 , 源自精神胚胎的那些需要还是要表达自己的声音 。假若100个敏感期的需要都被压制了,那么这100个需要都渴望表达 , 甚至是同一时间的表达 。于是,一个多动症的孩子,给人的印象是,他好像在同一时间渴望做许多件事情,但因为太多的渴望了 , 他也不知道做什么好 , 于是什么都要做一点 。
大人是怎样压制了孩子的自发的需要了,这可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 , 会拒绝接受一小块大饼,他一定要一个完整的 。对于这种行为,大人会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不知道节约 。其实,孩子这样做,是因为他正处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一张整个的饼 , 是完美的,会满足他的精神胚胎发育的需要,而一块饼,是破损的,会让这个正追求完美的孩子感到不舒服 。其实,他并不贪婪,假若你给他一张完整的、小小的饼干,他一样会心满意足 。
【我们的成长为了成为最完美的自己】所以,不要急着去评判孩子并塑造孩子,更不要急着把你的观念强加在孩子头上 。譬如 , 节俭不节俭这样的词汇,是不适合来衡量一个3岁的孩子的 。你可以强行把一个3岁的孩子塑造成看似节俭的孩子 , 但这个孩子因而就失去了对完美的感受、渴望和追求 。

我们的成长为了成为最完美的自己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