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怎么办
1、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怎么办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其实说明血小板比较多,比较大,这是个体差异,没有多大影响 。
2、什么是血小板
血小板,是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 。体积小,无细胞核,呈双面微凸的圆盘状,(100~300)×10^9个/L,直径为2-3微米 。血小板在长期内被看作是血液中的无功能的细胞碎片 。
只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也是最小的血细胞 。形状不规则,有质膜,没有细胞核,一般呈圆形,体积小于红细胞和白细胞 。成年人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为(1~3)×10^11个/L,一般呈圆形,体积小于红细胞和白细胞 。血小板在长期内被看作是血液中的无功能的细胞碎片 。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如人的血小板数为每立方毫米10~30万),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但是血小板过多会形成血栓,不易于血液流动 。
3、什么是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的概念 是指计数单位容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100~300×10^9/L医学教育|网 。血小板减少是引起出血时间延长,严重损伤或在激状态可发生出血 。当血小板计数50×10^9/L,且血小板功能正常,则手术过程不至于出现明显出血 。
3.1、血小板增多:当血小板计数>4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 。
3.2、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计数 。
血小板功能有哪些
1、血小板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质脱落下来的小块,故无细胞核,表面有完整的细胞膜,血小板体积小,直经为2~4微米,呈双凸圆盘状,易受机械、化学刺激,此时便伸出突起,呈不规则形,电镜下血小板的膜表面有糖衣,能吸附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 。血小板在出血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2、在血液中,血小板是最小的细胞 。血小板在电子显微镜下像橄榄形盘状.也有梭形或不规则形 。血小板长为l.5~4微米,宽为0.5~2微米 。正常人血液中血小板计数为(100~300)×10”/升,l/3的血小板平时贮存在脾脏中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作用,修补破损的血管 。
3、血小板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是血液中的无功能的细胞碎片,直到1882年意大利医师比佐泽罗发现它们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才首次提出血小板的命名 。人们发现血小板是从骨髓中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每个巨核细胞可产生:300~4 000个血小板 。
血小板减少不可小视
1、急性型急性血小板减少常见于儿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历的90%,男女发病率相近 。起病前1~3周84%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起病急促,可有发热,畏寒,皮肤粘膜紫癜 。如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 。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缓解,平均病程4~6周 。少数可迁延或数年以上转为慢性 。急性型占成人ITP不到10% 。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怎么办】2、慢性型,常见于青年女性,女性为男性的3~4倍 。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持续数天到数月 。出血程度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50×10^9/L,常为损伤后出血;血小板在(10~50)×10^9/L之间可有不同程度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小于10×10^9/L常有严重出血,病人除出血症状外全身情况良好 。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怎么办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