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单亲孩子心理健康】帮单亲孩子建立健康心态


【培养单亲孩子心理健康】帮单亲孩子建立健康心态

文章插图
导读: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孩子的数量也在增加 。而培养单亲孩子心理健康也成为了关键 。那么 , 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培养单亲孩子心理健康的方法:
国家民政局最近公布的统计报告表明,去年全国离婚夫妻有133万多对,比上年增加15.4万对 。调查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变得心理失衡,常常感到孤独、自卑、低沉 。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关爱 。
单亲家庭概念的提出,产生于欧美国家对当代婚姻现实状况的考察:欧美国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离婚高峰促成了大量离婚式单亲家庭的出现 。
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 , 由于快速增长的离婚率,离婚式单亲家庭比重逐渐上升,由此而引发的单身父母的心理状态、生活状况,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成长及教育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为心理卫生学家研究关注 。
父母劳燕分飞,对自身来说可能是一种解脱 , 但对孩子而言,如同在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变得心理失衡,常常感到孤独、自卑、低沉,这种被扭曲的心态会影响其情感、意识和品格的发展,并因此出现一些不良行为 。但同其他所有孩子一样,“单亲孩子”也具有聪颖可爱的天资、活泼天真的本性、好学上进的心愿、喜交朋友的心理……
社会学家们的调查也表明,非常态的家庭并不意味其必然存在许多困难或不利条件;而正常完好的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优越性也只是相对的 。“单亲孩子”能否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 , 很大程度上由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单亲孩子”同样可以塑造成出色的人才 。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性、人生理想的启蒙教育场所,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时间最长、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因此,优化家庭环境是塑造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和行为的首要因素 。不少饱经离异痛苦的父母,为弥补离异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 , 不知溺爱会严重妨碍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冷淡、粗暴、放任不管与溺爱一样,同样会极大地妨碍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因此,任何不适当的教育方式,都是导致各种单亲家庭子女性格缺陷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 其消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
帮单亲孩子建立健康心态
离异家庭的家长如何消除苦恼,使自己的孩子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呢?心理学博士赵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家长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思想和心理情绪,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孩子是敏感的,会感受到家庭的细微变化 。所以,不要企图隐瞒发生了什么,那样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失去对大人的信任 。作为家庭的一员,他有权利知道与自己有关的事实,这有助于他的勇敢面对 。真诚面对孩子的问题,你们的家庭的确发生了变化 , 同时告诉孩子,你们仍像以前那样爱他(她) 。
不在孩子面前讲另一方的坏话 , 不要相互破坏形象或当着孩子的面使用污辱性的语言,一味指责对方 。可以告诉他,父母亲就是无法相处了 。在这段情绪混乱的时期,绝对不适合对配偶作任何评判,尤其是在孩子的面前 。
离异夫妻尝试做朋友 。分手后,养育孩子仍是离异双方共同的责任,只有平静商谈教育孩子的事,才能让其有宁静的学习、生活心态 。双方要经常保持和孩子的联系,尤其是孩子的监护方,应允许另一方探视,使孩子享受亲情 。
与孩子共同担起家庭的责任,避免补偿心态 。不要过度补偿、溺爱孩子,对孩子的生活,要像对待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 。物质补偿和娇纵都无法替代孩子精神上的缺失,相反可能是任性、暴力的来源 。单亲的孩子需要更早地承担责任 , 才能走向成熟 。
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 。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学,家长要鼓励孩子在班上交几个要好的朋友 , 经常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 。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避免受害者心态 。最好不要向孩子控告对方的无情和不负责任,不要试图将自己的创伤作为孩子今后成长的借鉴 。孩子需要从更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世界,他们有自己探索和憧憬的权利 。“妈妈不要我们了”“男人都是坏东西”之类的语言,会使孩子失去对人的信任和对未来的信心 。
如何培养单亲孩子心理健康:
【【培养单亲孩子心理健康】帮单亲孩子建立健康心态】(一)单亲家庭给与孩子的爱要适当
1、对孩子爱而不娇 。单亲家庭的家长总觉得孩子得不到完整的爱,因而心存内疚,于是想加倍地补偿孩子,例如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 , 自己再苦再累尽量创造最好的物质条件给孩子 。其结果会使孩子变得更脆弱更敏感,变得自私、专横和任性,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体谅他人 。一位单身父亲为了自己的女儿发誓:在孩子18岁以前不再婚 。孩子则要求父亲一定要第一个到幼儿园去接她,不许他对其他的人表示喜欢,不能说她不好等等 。结果女儿变得争强好胜,娇纵,任性,好嫉妒,言语尖刻,自我中心 。做父亲的也没想到苦了自己还落得这样的结果 。这种在某种意义上失去理智的爱,使得一些孩子认为这是应该的,他们理所当然地接受了,稍有不顺心,就会不满 。家长明智的做法是把家里的实情告诉孩子,不要因为孩子失去父爱或母爱就格外地娇惯他 , 要放心大胆地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必要适当的时候要让孩子和家长共同渡过难关 , 要让孩子自己的事儿自己去干,养成一种自强不息的好品德 。
2、在孩子面前保持理智 。不管父母是什么原因离婚的 , 孩子都会认为自己被抛弃了 , 若家长再说“你爸爸(妈妈)不要我们了!”的话,这种无助的感觉会使孩子变得自卑、内向,甚至整天胡思乱想,学习成绩迅速下降 。有些家长还会说对方的许多坏话 , 这样孩子长大后容易对异性产生怀疑、厌烦、憎恨等心理 , 对人际关系过分敏感,致使将来的婚姻生活不幸福 。家长应该客观地分析夫妻离婚的原因,用理性的、容易理解的方式告诉孩子:不管怎样,父母都非常爱他 , 会一如既往地关心他,爱护他,他仍然是父母最疼爱的孩子 , 只是不在一起住了,他可以自由地看望父母,希望他理解父母等等 。要让孩子感受到家的形式虽然变了,但爸爸妈妈对他的爱没有变,要让亲子之情在孩子的心理延续 。家长也不要把孩子当“出气筒” 。
夫妻离异了,不论对哪一方来说 , 都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身心疲惫,情绪烦躁 , 往往为一些不如意的小事而大发脾气 。孩子原本幼稚、脆弱的心灵本已在父母的离婚中饱受伤害、折磨,父母再动不动地以自己的情绪好坏来对待孩子,容易使孩子无所适从,建立不起良好稳定的亲子关系,难以使孩子从父母离异的阴影中走出来,更会影响孩子社会情感的正常发展 。
3、不要剥夺孩子同时享有父爱和母爱的权利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在六七岁以后会模仿同性家长的行为而形成自己这个性别应有的行为方式 。为了孩子顺利的实现性别同化,亲子抚养孩子的一方不要限制、不要剥夺孩子和另一方家长相处的机会 , 家庭离散了,但父母的爱没有离开孩子 。一个孩子既要有母爱 , 也要有父爱,二者缺一不可 。家长离异后,孩子定时到父亲或母亲那里去是非常正常的需要 , 无论谁也不应剥夺孩子的这一份自由,让他得到完整的爱 。这样做有利于形成孩子的健全人格 。另外,为了孩子应该选择再婚 , 而不是不结婚 。
4、对孩子的期望不要太高 。有些家长产生负气的想法:一定要把孩子培养得出人头地,为自己争一些面子 。结果对孩子期望过高 , 过于完美,孩子也不堪重负 。一些“懂事”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四失望,只得放弃娱乐和休息,用好成绩来安慰家长;而另一些孩子则可能产生抵触情绪或逆反心理 , 干脆走向反面,得过且过,不求上进,让家长大失所望 。“望子成龙”并没有错,但什么是“龙”则有待正确认识 。据说当年杜鲁门当选总统后,有人向他的母亲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 。”杜鲁门的母亲回答说:“是的 。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 。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家长应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对待孩子,既不溺爱也不苛求,这样 , 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
5、扩大孩子的交往圈子,提高家庭生活的质量 。据了解,有些单亲子女有自卑心理,很怕被人看不起 , 他们很怕与人进行交往 。对此,作为家长要在心理上帮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要创造条件让他们与人进行正常的交往,使他从失望和逆境中振作起来 。日本着名作家川端康成两岁失去父亲,三岁又失去母亲 , 不得不由祖母来抚养 。自幼失去父母,在没有母爱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还有的杰出人物还有巴赫、达·芬奇、卢梭、普希金等 。鼓励孩子以这样为榜样,面对现实 , 勇敢地生活下去 。父母不要因为离婚的悲哀而把自己禁锢起来,要多带孩子出去玩,去交朋友 , 这不仅可以弥补孩子在家庭中的交往缺陷,还使孩子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也会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新生活 。
6、注意性别角色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 , 父亲和母亲对子女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 。父亲在独立性、自信心、社交能力、智力发展和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方面对子女有重大影响 。专家指出,父(子)女关系密切的孩子 , 感到内心很有安全感,能不断应付外部世界,内心世界也比较充实、自信 。而母亲则在抚爱、谦虚、举止规范、认真细致、严于律己等方面对子女有重大影响 。单亲子女最大的遗憾是在性别角色学习中缺乏直接的模范榜样 。因此,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当的影响 , 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
(二)单亲家庭注重与子女的交流
随着单亲家庭的不断增加,父母如何同子女相处和交流已为人们广泛关注 。单亲孩子的主要心理问题是:自卑、压抑、忧郁、敏感、悲伤、焦虑、冷漠等 。其实,作为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如果在同子女的交流沟通中,多注意一下言谈的方法和艺术,引导他们克服弱点 , 发扬长处 , 单亲孩子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
1、巧妙解释,给与完整的爱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爱和母爱都是不可缺少的,单亲家庭要努力满足孩子对这两种爱的渴望 。当孩子提出这一问题时,任何掩饰、拒绝和阻拦,都无异于在隔断亲情的联系,给孩子心灵投下浓重的阴影 。反之,如果巧妙地直说原委 , 满足孩子愿望,就有可能抹去他们关爱残缺的伤痕,使之像双亲孩子一样开朗乐观 。一个四岁的女儿一天忽然问母亲:“我爸爸上哪儿去了呢?”这个母亲感到孩子需要父爱了,于是打电话给前夫 , 邀请他来探视女儿 。此后,母亲让女儿每星期同父亲团聚一次 。当孩子问父母为什么不住在一块儿时,母亲坦率地答道:“我和你爸爸都非常爱你,只是我俩合不来,不愿意再住在一起 。你能常常去看爸爸,爸爸也可以随时来看你,也一样快乐?。蹦盖滋让骼剩源堑锰?nbsp;, 消除了女儿爱的残缺阴影 。
2、明白解释不遮掩
成人社会上的一些概念,如离婚、后母之类 , 不少单亲家庭对它总是讳莫如深 。其实,一味闪烁其词地遮掩,无异于暗示了它们是可鄙之事 。反之,如果父母能用浅易的言词和通俗的事例予以解释,便有可能使孩子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它们,对家庭也少了疏离之感 。一个五岁的单亲男孩逆反心理强,一不顺心就以“找爸爸去”要挟母亲 。当孩子在电视上听到离婚一词问及其意时,母亲便紧扣类似例子问他:“你们幼儿园班上的小朋友,是不是也有爸爸妈妈分开住的?”孩子答“有” 。母亲继续问:“那么,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不一起住吗?”孩子说他们离婚了 , 这是一女孩告诉他的 。母亲便顺势解释“对 , 爸妈分开住,就叫离婚 。因为他们在一起老吵架,而吵架的人都不愿呆在一起 。大人好了,一起住就叫结婚;不好了,分开住就叫离婚 。这个跟你可没关系——不管离婚不离婚,爸爸和我都很爱你的 。”浅易明白的解释,使孩子懂得了离婚是正常的 , 就容易接受与母亲独处的现实了 。有一个单亲之家,一日晚饭后无意中聊起了后妈的话题 。母亲解释说:“你爸爸如果同××阿姨结婚,那阿姨就是你的后妈了 。”孩子立即嚷嚷:“我才不要后妈呢!”母亲却平静地说:“是不是你觉得后妈都像《白雪公主》里的王后那样?不是的,后妈也有好的?”然后,母亲耐心地举了一个身边女友的例子给孩子听 。如此浅易的言语和事例,便让孩子明白了人的好坏,同他的身份并没有特别的联系的道理,孩子自然也就容易同家庭新成员相处了 。
3、接受现实 , 排出外界干扰
除了家庭的影响外 , 令单亲孩子烦恼、自卑的,还常有外界的是非之议 。当外界出现对孩子不利的敏感话题时,父母有必要安慰、开导孩子,注意用亲切话语辨清是非,指出努力方向,以此消除干扰 , 培养健康向上的性格 。小朋友丁丁没有爸爸,在幼儿园受到小伙伴的嘲笑:“丁?。话职?。”回到家大哭起来 , 一个劲“要爸爸” 。母亲安慰她说:“好孩子 , 别哭了 , 你没爸爸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 只是我们合不到一块罢了 。今后,还得看你自己有没有出息 。”关键是向孩子讲清道理,懂得以不求人怜悯、奋发向上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命运,有效地排除外界的干扰 。
4、积极引导, 改正孩子缺点
比起双亲家庭来,单亲孩子更需要关心和爱护 。过分的责备只会损害他们的自尊、自信 , 造成提防、警戒和疏远他人与社会的心理 。反之,注意发现孩子的长处 , 多一些赞扬鼓励的话,就容易造成愉悦的氛围 , 使孩子得到更多的爱 。一个单亲男孩去父亲处玩时偷了钱,母亲知道后没有简单地训斥一通了事 。她了解到孩子是为了赔偿别人的铅笔盒时 , 便谅解了孩子:“你弄坏了人家东西,主动赔偿,这是对的 。可是拿了钱不向父亲讲,那可不对了 。”以关心、爱护的口吻赞扬孩子的长处,有助于孩子克服弱点,树立自信心 。
5、尊重孩子意愿,再婚莫牵强
对某些家庭来说,单亲只是一个过程 。当父亲(或母亲)打算再婚时,孩子能否接纳新的母亲(或父亲)往往是个难题 。如果父母全然不理睬孩子的意见 , 家庭危机也就在所难免;反之,如果能耐心地引导,代际间得到共鸣和信任 , 重建新家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有一个单亲之家的母亲,物色了一个男子,无奈女儿天性害怕接触异性,母亲一直不敢贸然带对方进门 。一次,女儿无意提到“我俩一起 , 我真嫌孤单了”,母亲趁势便说:“妈妈有个男同事,他星期天来家里玩,好吗?”孩子反问道:“为什么不是女的?”那母亲开导道:“他是男的,可同样会像爸爸一样爱你 。”果然,那叔叔来到 , 很快就同孩子玩熟了;孩子对男性的恐惧之感也自然消除 。
再婚家庭中如何做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利的继父母
1、把新家建立在夫妻双方深厚的感情基础上 。再婚的夫妻之间因为有真挚、深厚的情感才走到一起 , 组成新家 , 那么结婚以后的他们才能对各自的孩子视为己出 。因为,要爱对方,首先就得爱对方的孩子 。越爱对方的孩子,对方也越爱自己 。这样对夫妻双方的幸福,对继子女的健康成长都有利 。
2、理解继孩子的心理变化 。大多数孩子在进入再婚家庭以前 , 已经经历了人生的重大损失--父母之一的损失 , 这种损失的感觉会影响孩子对新父(母)早期的反应 。孩子很可能在心理想:现在谁是我的父亲和母亲?如果我对继父(母)表示爱,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不能或不应该再爱那个不能再和我在一起的父(母)亲了?我怎样能分割我的爱呢?在成人看来的小问题 , 可能会孩子幼小心灵的沉重负担 。孩子也可能想:如果我的母亲(父亲)对继父(母)的孩子比对我好,怎么办?为什么我必须和这个完全陌生的人分享我的物品,或我的房间呢?
3、对继子女真诚而耐心 。孩子越?。约谈改傅慕幽梢苍饺菀?。因为他们还没有受社会舆论的影响 , 还来得及建立养育之情,以后的教育也比较好办 。孩子较为懂事之后,因有对陌生人的防范和对抗心理,使他在了解继母继父之前,往往把他们设想为争夺父亲母亲“敌人”,是入侵的“外人”,是造成亲生父母不能复婚的障碍 。因此 , 要赢得孩子的信任,就必须真诚而且有耐心,按照心理学的规律对待他们 。
作为继父(母),在被孩子接纳以前,最好避免进入一个指导、纠正孩子的完全家长的角色 。如果你试图在作息时间、日常事务和外出活动等方面强迫孩子 , 你一定会被孩子看作是一个严厉的侵入者 。即使你像孩子原来的父(母)一样 , 确实是在制定同样的规矩 , 但孩子并不这样看 。
另一方面,当子(女)侵入了你的领域 , 比如说他(她)用了你的一件物品,对此你表示顺从不好 。这时,你应当用一种友好的但却坚定的语气说,你不喜欢别人乱用你的东西 。但是你不能做出带敌意的愤怒的表情 。那样你会整天都生气 。因此,忽略那些微小的事情,而要把评论留到对家庭规矩的主要摩擦上 。
4、继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多唱“红脸” 。对于孩子教育的成功经验 , 往往是家长一个人“唱红脸”,一个人“唱白脸” 。在再婚家庭中,让亲生父母当“恶”人 , 管教孩子 , 继父母则“出演”善待孩子的角色 。亲生父母无论是打是骂,孩子对父母的管教的方式和目的以及资格都是认可的,不会发生对抗和心理隔阂 。
5、向精神病专家或心理专家寻求帮助 。如果再婚家庭持续地长期地处在紧张关系之中 , 让人身心疲惫、焦头烂额,可以向精神病专家或心理专家寻求帮助 。
小编总结:培养单亲孩子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以及父母的关爱!

【培养单亲孩子心理健康】帮单亲孩子建立健康心态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