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鱿鱼游戏》全球大火,奈飞却难借IP变现成为“大赢家”( 三 )


“IP依赖”背后,要打造更完善的产业链,还要有多一点想象力。
IP商业化,“落地”才有更多想象力
最近一段时间能让人动心的IP“产品”,非北京环球影城莫属,哈利波特、变形金刚、功夫熊猫、小黄人,单拎一个出来,总能引起特定观众的怀旧情绪。
实践证明,IP产品如果能在现实中落地,和消费者更亲近,或许能发掘新的价值,尤其是在一个消费气息浓厚的场景里。毕竟,连泡泡玛特都把首家概念店开进了环球影城,希望用别人的IP带动自己的IP。
但大部分IP恐怕既没有建设主题乐园的财力,也没有充足的内容支撑。北京环球影城的合作意向书签订于2001年,正式动工已经是2015年,建设时长再花去5年,今天要搜罗一批生命周期如此之长的IP也不是件容易事。所以虽然国内奥飞娱乐借喜羊羊、巴啦啦小魔仙等IP打造了“奥飞欢乐世界”,泡泡玛特3月表示逐步发展主题公园业务,8月成立乐园管理新公司,市场却并没有太多的惊喜。
既然如此,用什么形式让IP走进消费者,让线上线下更好联动?有两个例子或许能解答这一问题。
一个例子是奈飞在2018年9月“借”环球影城的场地推出《怪奇物语》实景娱乐项目“万圣节恐怖之夜”。它以剧集的设定为核心,将平行宇宙、夺心魔等设定以鬼屋、迷宫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另一个例子是爱奇艺自制剧《风起洛阳》的影视剧IP授权合作。今年6月10日,爱奇艺与中渡集团在洛阳洛邑古城签约,确定就《风起洛阳》电视剧IP授权展开合作,《风起洛阳》主题酒店、《风起洛阳》大型沉浸式剧本杀、《风起洛阳》VR全感电影等项目将逐一落地。
实际上,作为知名作家马伯庸《洛阳》一书的改编作品,《风起洛阳》一开始就被视为《长安十二时辰》式的地域特色作品。爱奇艺也计划围绕《风起洛阳》进行包括漫画、剧集、综艺、网络电影、动画、游戏、纪录片、舞台剧、VR全感电影、云演出、衍生消费品、地产在内的十二个领域的细分开发。
因此,实景娱乐融入区域场景、实现合作开发的优势在于,既在节省综合成本的情况下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激活IP+文旅;又能探索IP脱离内容热度后的下一步发展,延长了IP生命力。
ip|《鱿鱼游戏》全球大火,奈飞却难借IP变现成为“大赢家”
文章插图

本次《鱿鱼游戏》爆火突然,奈飞目前仅仅在梨泰院地铁站设置了线下互动展览,也算没有忽视线下的渠道,但终究“差点意思”。而对爱奇艺而言,旗下的奇麟区域品牌本身以文旅5.0+IP赋能战略为杠杆,撬动更大的价值区间,这或许就是爱奇艺的IP自主开发之路。就像阿里影业整合其自有IP衍生产品业务与阿里鱼,进一步挖掘版权方IP分发的商业化潜力,腾讯不断携手创梦天地、喜马拉雅、奥飞娱乐、猫眼等伙伴,强调IP开发体系建设。内容巨头走进一定的发展阶段,终究会形成自己对IP开发的独特认知。

【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