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有大约四千年的发展史,是一种制作简单而且使用方便的食品,面条的品种多样,有山西的刀削面、北京的炸酱面、兰州拉面等等 。
那么,从中国饮食文化来说,面条的前世今生是什么样子的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文化历史:挖掘面条的前世今生】人为什么会吃面条?这得从人类发现发明食物的历史说起 。我们知道,人类发现火之前 , 主要是生吃食物;发现了火之后,最初只知道把采摘的植物的果实和猎获的动物的肉煮熟、烤熟了吃;对植物的果实是粒食,还不知道把植物的果实粉碎了吃,粉碎果实是在石磨出现之后 。春秋末期 , 公输般创制了石磨 , 麦子、谷物的粉食才成为可能 。有了面粉和米粉之后 , 怎么把其做得好吃,又在考验着人们的智慧 。那时候 , 有的人把面粉、米粉炒炒吃 , 叫吃炒面;有的聪明人把面粉、米粉加水和成团,再捏成片放在汤中煮,叫吃汤饼,实际上是吃面片;还有手巧的人,把面团搓成长条放进汤里煮,这样虽还叫吃汤饼,实际上就是吃面条 。
中国人吃汤饼的历史 , 是从东汉开始的,但一直到了宋代,汤饼才正式被称作面条 。《东京梦华录》里记载,汴京的面条已有好多种了 。古籍中第一次出现关于挂面的记载,是元朝忽思慧的《饮膳正要》 。这样说来,面条的发明权应属于中国人 。
但关于面条的起源国,前些年在世界上却争论不断 。意大利人说是他们发明的 , 阿拉伯人也说是他们发明的 。我们中国人拿出关于面条的文字记载让他们看,意大利人拿出他们关于面条的壁画照片让我们看 。还好,2002年10月中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叶茂林带领工作人员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新石器遗址上,发现了一个倒扣着的碗,揭开碗,在碗形泥土的顶端,也就是原碗的底部位置上,躺着一团鲜黄色的线状物,外表形似我们今天吃的拉面 , 经鉴定 , 这是小米粉做的面条 。喇家毁于一场地震,这碗来不及吃下的面条被密封在地下 , 直到4000年后才重见天日 。这碗面条,为中国人赢得了面条发明者的殊荣 。此后,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题为《中国新石器晚期的小米面条》的论文,到此,关于面条发明权的争论才算告终 。
面条这种食品不仅做起来简便,营养丰富,而且有一些种类还被演绎成故事 , 被赋予了人文内涵,比如长寿面 。传说汉武帝时,有一天议完朝政,君臣开始闲谈长寿之事,有人说脸长可以长寿 , 有人说人中长可以长寿,有人说耳垂长可以长寿,君臣们的议论传到民间,逐渐变样,把脸换成了面,说成面长可以长寿,人们为图吉祥,为求长寿,就渐渐形成了在生日这天吃面的风俗,而且这天的面条要擀切得越长越好,以面长寓意寿长 。
又比如陕西岐山的臊子面 。传说有一个父母双亡的穷书生,由哥嫂抚养 , 嫂子不仅面条做得好,而且卤打得好,为了让小叔子读好书求功名 , 嫂子为他打的卤中有肉有菜,唇齿留香,后来小叔子果然成了举人 , 嫂子做的这种面就被誉为“嫂子面” 。有人听说了“嫂子面”的做法后,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也能考取功名,便仿制这种面,但孩子却累累落榜,弄得又羞又愧 , 所以这面便又称“臊子面” 。
再如三鲜伊面 。传说伊尹的母亲常年卧病,伊尹特意用鸡蛋和面,揉擀切条之后,先蒸熟,后油煎,这样即使他不在家 , 母亲也能很方便地吃面,而且久放不腐 。吃面时浇的汤是用鸡、猪骨头和海鲜炖制而成的 。伊尹母亲在儿子的悉心照料下身体康复,所以这种面又叫“孝子面” 。三鲜伊面的做法和今天的方便面的做法很相似 。
面条的演化历史给了我们三点启示:其一,一个民族的主要吃食都不是在短时间内偶然出现的,而是这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有无数人参与其中 。我们今天在享受每一种祖先传下来的美食时,应对前人充满感恩之心 。其二,一种吃食所普及地域的广度 , 是和创造者的经济与文化影响力相关的 。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面条之所以能传至意大利和日本、朝鲜,扩展至欧洲和阿拉伯世界,是因为我们民族的经济文化影响力曾经很大,我们民族曾为很多国家的人所仰视 。美国的麦当劳快餐今天能在全世界开连锁店,也是这个原因 。其三,一种吃食、一种吃法一旦在某一地域行成习惯和传统 , 便会对该地域人民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很大影响,它会和人们对该地域的爱及对该地域人的爱交汇在一起 。
文化历史:挖掘面条的前世今生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油面怎么做好吃
- 烩面的历史
- 烫面怎么做好吃
- 怎样蒸面条不硬
- 东北菜的饮食文化历史风貌
- 牛肉面大概怎么做
- 蚝油虾仁浇汁炒面的做法
- 面包粉可以做面条面汤馒头吗
- 节气夏至为什么吃面条?
- 冷冻面条不解冻怎么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