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 。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 , 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 , 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惟妙惟肖 。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 。接下来的民族乐器大全就跟着小编去学习葫芦丝的知识吧 。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 。
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降B、C、D等调 。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 , 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
葫芦丝(或葫芦萧)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 。主要流传于云南省滇西傣族地区 , 在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中也较为流行 。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 。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用竹筒制作的土火箭),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 , 都可以听到动人的乐声 。
葫芦丝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 , 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等特点,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及中外游客的喜爱 。
传统葫芦丝属簧管类乐器,其结构由一个葫芦和两根(或三根)竹管组成 , 葫芦上端为吹嘴,下端与葫芦连接的三根竹管为音管,其中,中间一根较粗较长的竹管为主音管,主音管正面有六个音孔(按音孔),背面上端有一个音孔为第七按音孔,下端有一个泛音孔(出音孔)和两个穿绳孔 。主音管顶端装有金属簧片,插入葫芦 , 其尾端装有软塞子 。
副主音管无按音孔,因此装有簧片的副音管一端插入葫芦主音管左或右两侧,在葫芦丝吹奏时,如将副音管底端软塞取出,装有簧片的副管音就与主管音一同响起,但副管音只能发一个音 。现常用的葫芦丝有C调、小F调小D调、降B调、A调、F调、G调、E调、大D调等几种 。
葫芦丝,傣语叫“筚郎叨” , “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当地汉语又称为葫芦箫 。葫芦丝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由一个完整的天然葫芦、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属簧片做成,整个葫芦做气箱,葫芦低部插进三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管部分,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片 , 中间的竹管最粗,上面开着七个音孔,把它称为主管 , 两旁是附管,上面只设簧片,不开音孔(指传统葫芦丝),只能发出与主管的共鸣的和音 。通常左面附管发“3”音,右边附管不发音(或发低音6音) 。
这种乐器以葫芦做为音箱,葫芦咀做吹口,常见者以各自装有一片舌簧的3根长短不一的竹管 , 并排插入葫芦底部 。通体长约30厘米 。亦有单管,双管或四管者 。无论竹管多少,多以中间一根为主管,其余为副管 。主管上开7个音孔,前六后一,传统的葫芦丝副管上方不开孔,只在管身底部开通 , 用塞子堵住,塞子与管身之间有线连接,需要时则用小指将其打开 。改良的葫芦丝则没有使用传统的塞子,而是跟主管一样在管身上方开一音孔 。这样更方便于在演奏时对副管音的反复使用,而且控制自如,更加灵活 。吹奏时手指控制主管的音孔以奏出不同音高的音,若主副管同时开启 , 吹奏时数管齐鸣,旋律只出自主管,副管仅以和谐持续的单音相衬托,通常是一管发a音 , 一管发e音 , 产生和声效果,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 。
阿昌族的葫芦丝和傣族的相似,阿昌语称“拍勒翁”,用葫芦和金竹管制成 。吹管长6厘米,主管长50厘米,副管分别长33和17厘米 , 在两支副管*近主管的一侧,分别留有一条竹片,用细竹枝与主管捆扎在一起 。
在西盟佤族,称葫芦丝为“拜洪廖” , 3根竹管插入葫芦底部,用蜡封固,上端和竹制吹管仅长两厘米 。尤为独特的是:主管除开有7个音孔外 , 在正面的最下方还开有两个气孔 。主管演奏旋律,两根副管发出纯五度音程的持续音为旋律伴奏 。如不需要持续音或需要单持续音时,还可将副管堵住 。
特色
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 , 能较好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
【葫芦丝乐器,葫芦丝的来历】葫芦丝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最为普及 , 是娱乐时助兴的乐器,每个村寨都有很多制葫芦丝的能工巧匠 。青年男女传情达意或人们走在路上以及在田间劳动,也经常吹响葫芦丝 , 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 。
葫芦丝乐器,葫芦丝的来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为什么裤子会出现白色丝丝
- 丝光棉70支好吗
- 金丝贝是什么材质
- 做辣土豆丝技巧
- 中国古代有名的丝织品
- 压力罐两个螺丝怎么调
- 天丝牛仔裤怎么洗不变硬
- 形容夜晚秋风凉的句子
- 天丝床单太滑怎么办
- 干煸土豆丝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