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文化了解:扬剧的发展与演变

扬剧的产生最早是由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后吸收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 。那么,在扬剧的发展过程中,都有什么样的演变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扬剧文化中去了解吧 。
扬剧最早的源头 , 要上溯到江都一带的花鼓戏和香火戏 。花鼓戏有两个角色 , 分别为小面(小丑)和包头(小旦) 。
演出时先由全体演员“下满场”,即一种集体歌舞,然后由小面和包头对歌对舞 , 称为“打对子”或“踩双” 。
这种花鼓戏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就形成了 , 在民间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徽班和其它剧种的剧目,可以演40多个情节简单的剧目,如《探亲家》、《种大麦》、《借妻》、《僧尼下山》、《荡湖船》、《王樵楼磨豆腐》等 。
扬州花鼓戏原为对歌对舞的“打对子” , 只有一小面(丑),一包头(旦)两个脚色 。后来发展为“三包四面”的群舞,并穿插笑话“打岔” 。清康熙年间,民间已有此类花鼓演出 。
此后内容不断丰富,开始搬演《补缸》、《小寡妇上坟》、《双怕妻》等小戏,并从徽班吸收了《踩鼓》、《借妻》、《探亲》等剧目 , 又把清曲的《僧尼下山》、《活捉》等搬上舞台 , 出现了能演40多个剧目的班社 , 始形成花鼓戏 。
因用丝弦伴奏,唱腔比较细腻,故俗称“小开口” 。苏北香火戏原为农村酬神赛会时,香火(男巫)扮演的戏 。剧目出自长篇《神书》,其中有《魏征斩龙》、《秦始皇赶山塞海》等关目 。
因用锣鼓伴奏,唱腔比较粗犷,故俗称“大开口” 。1957年曾发现乾隆甲辰年(1784)手抄本神书《张郎休妻》 。
1911年,“大开口”由扬州进入上海,改称“维扬大班” , 名演员有程俊玉、潘喜云等 。1919年 , “小开口”到杭州大世界演出,次年进入上海,改称“维扬文戏”,名演员有葛锦华、臧雪梅等 。
【扬剧文化了解:扬剧的发展与演变】由于“大开口”与“小开口”语言一致,30年代初合并演出,以“小开口”为主 , 称为“维扬戏”,后简称“扬剧” 。

扬剧文化了解:扬剧的发展与演变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