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对于中华各个民族来说,都是一种权利和身份高上的象征 。尤其是在汉族,龙是权利最高的代表 。因此在古代人们习惯把皇帝的位置称为龙椅,把皇帝的衣服称为龙袍,而把皇帝日常的喜怒哀乐成为龙颜,而苗族文化中,对于龙的尊重并不亚于汉族 。而且还有一个很美的传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苗族文化吧!
苗族,作为中华56个民族中的一员 , 对龙的崇拜并不亚于汉族,苗族人民对龙有着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 。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 , 苗疆腹地的台江遭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旱灾 。河水断流了,水井干涸了,田土绝收了 , 山上的树木全死了 , 很多人因为没水可喝也相继死去 。为了找水,为了拯救这些无助的村民和这片干涸的土地,人们四处找水 。虽然 , 历尽了千难万苦,但天照样干 , 地照样渴 , 人们照样没有水喝……
村子里有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母亲70多岁了 , 虽已白发苍苍,却心地善良;儿子20出头,为人正直勤劳勇敢 , 但还未谈婚论嫁 。儿子很孝敬母亲,母亲也十分疼爱儿子 。看见人们焦急地四处找水,母亲便对儿子说:“儿子,你也出去找水吧 。”儿子说:“我去找水,谁来照顾你?。?要知道找水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
母亲说:“为了找到水 , 为了让乡亲们得救,你应该出去找水 , 只要找到水,我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 。”在母亲的极力劝说下,儿子含着热泪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母亲,踏上了找水的艰难路程 。他不畏山高路陡 , 不顾杂草丛生和荆棘满地,找啊找 。几天过去了,尽管他精疲力竭仍然一无所获 。有一天 , 他来到了一座险峻的山峰,刚坐下来稍稍休息 。
忽然,他看见不远的一处悬崖峭壁下有一丛十分茂盛的青草 。他想,天这么旱 , 山上的草木几乎枯死了 , 为什么这草如此的茂盛?他断定这里一定有水源 。于是他艰难地爬了过去 , 用力把那蓬草拔了出来 。顿时,奇迹出现了 。一股清泉喷涌而出,并且越流越涌 。泉水流过了山岗,流过了田野,流进了村民的心田 。
村民们得救了,大片干涸的土地又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原来,这股清泉是龙潭的泉眼,龙王就盘踞在这崇山峻岭之中 。因为这位年轻人把龙潭的水给放了 , 因而得罪了龙王,龙王要惩罚他,要他变成一条永远臣服于龙王的龙 。于是,这个年轻人回到家后 , 昼夜不思油盐,只想喝水,并且水量惊人 。
他年迈的母亲每天为他端水,开始用小碗、大碗,后来用小桶、大桶;再后来,干脆扶着他来到村边的井口,小井喝干了喝大井 , 大井喝干了就来到了清水江边 。就这样,他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地喝水 。一个漆黑的夜晚 , 瓢泼的大雨下过不停,一声炸雷过后,这位年轻人突然变成一条青龙跃向了江心……
这位年轻人走了,他的母亲很伤心,她哭啊哭 , 哭肿了双眼 。因为她的儿子是为大家而死的,因此大家都来照顾她 , 让她度过晚年,为她养老送终 。同时,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年轻人自发地来到江边为他磕头烧香、感激他的大恩大德 。据说,现在台江的施洞、老屯一带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五日的“龙舟节”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年轻人 。
由此看来,苗族人民对龙的崇拜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 。对苗族来说,龙除了具有一种至高无上的神的力量以外,还是一种精神源泉 , 一种图腾和信仰,更是一种喜庆和吉祥 。虽然,苗族没有像汉族那样 , 把龙当成统治阶级的最高统治者,但同样把它当成崇拜的偶像 。
关于这点,从苗族青年游方对歌的歌谣中可以得到印证:“回家了阿妹,明晚来相会,莫要等你像条龙 , 等得人心乱哄哄”、“等你等得好心焦,好像等得龙一条……”等就足以证明,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
的确,台江当地的苗族,对龙是相当崇拜的,除了农历五月二十五的“龙舟节”以外,还有台拱一带正月元宵的“玩龙灯”以及遍及台江的“接龙”习俗和老人死后安埋要选“龙脉”等无不充满着对龙的图腾与崇拜 。
【民族故事:苗族关于龙的传说】总之,龙是苗族人民心目中圣洁的“神” 。我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所以说 , 苗族关于龙的传说,关于龙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民族故事:苗族关于龙的传说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选笔记】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弘扬民族精神的名言
- 民族文化:普米族民间爱情故事
- 少数民族婚俗之傈僳族婚姻观念
- 民族文学的推动者:世界十大文豪
- 详解布依族起源和历史由来
- 壮族建筑风格与特色
- 不得不说的故事:洛阳桥的传说
- 仡佬族民间故事有哪些
- 成语为亲负米的故事
- 女性有涵养的微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