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传奇民族歌曲《阿诗玛》

相信人们对于《阿诗玛》并不陌生,其实这就是流传在撒尼人民口头上一直非常美丽的歌曲,是彝族人民世世代代的集体创作,同时,这首歌也体现了撒尼人民的生活习俗与民族风情 。那么,大家对于彝族的《阿诗玛》了解有多少呢?
接下来,就随着小编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阿诗玛》中的故事情节
《阿诗玛》是流传于云南彝族支系之一撒尼人中间的一部着名的口传叙事长诗,分《应该怎样唱呀?》、《在阿着底地方》、《天空闪出一朵花》、《成长》、《说媒》、《抢亲》等十三章,计一千六百余行 。长诗以女主人公阿诗玛的名字为篇名,以阿黑、阿诗玛兄妹反抗封建贵族势力的不合理婚姻为主线,歌颂了彝族劳动人民不畏强权、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在撒尼族的传统节日里,阿黑在射箭和摔跤比赛中赢了富家子弟阿支,夺得了彩绸与阿诗玛互订终身 。但阿支早就看中阿诗玛,趁阿黑不在把她抢走 。可是,阿支和哥哥比武都敌不过阿黑,只好将阿诗玛放走 。就在阿黑一行高兴而归时,阿支引进的汹涌洪水淹没了他们 。待阿黑挣扎起来后 , 阿诗玛已化为一座山石 。
《阿诗玛》的史学价值
长诗《阿诗玛》不仅反映了其产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而且还突出反映了它所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也就是说 , 《阿诗玛》还具有高度的强烈的社会历史价值,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同样应该是一部研究石林彝族撒尼人社会变迁的社会发展史 。从历史发展情况看,石林及其附近的彝族社会存在过较长的土司制度,时代上从元朝一直延续到明朝中期 。
《阿诗玛》不仅是彝族着名的叙事长诗,同时也是明代石林地区彝族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记录 。由于云南彝族社会从元灭大理后或者更早的时期开始,就一直处于停滞甚至衰落的阶段,所以 , 《阿诗玛》有关“阿着底”彝族社会的描述,为我们勾画出了古代石林彝族的社会经济面貌,为研究彝族的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同时 , 该诗还反映了古代彝族宗教信仰 。
《阿诗玛》的艺术魅力
阿诗玛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阿诗玛》被撒尼人称为“我们民族的歌” 。阿诗玛的传说已经成为撒尼人日常生活、婚丧礼节以及其它风俗习惯的一部分 , 在人民中间广为传唱 。其艺术魅力随时间的冲刷而弥久愈新,不减光芒,成为我国百民族文学百花园中一块璀璨的瑰宝 , 蜚声世界文坛 。
【彝族传奇民族歌曲《阿诗玛》】《阿诗玛》从彝家山寨走进世界文化殿堂,从民间口头流传的诗歌改编为电影、戏剧、文学等多种样式,成为脍炙人口的人类文化艺术精品和闻名遐迩的世界文化品牌,更无可争议地成为民族文化世界化的典范 。

彝族传奇民族歌曲《阿诗玛》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