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女士|我在网戒中心里,看到了防沉迷的另一种希望

黄女士|我在网戒中心里,看到了防沉迷的另一种希望
文章插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边码故事(ID:tech-kk),作者:饶一晨(香港大学人类学博士/密歇根大学博士后研究员),_原题为《在网戒中心,网瘾少年开发了一款游戏》,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年7月,香港大学人类学博士饶一晨在一席做了《网瘾少年与网瘾中年》的演讲。

演讲结束后,有一位现场听讲的母亲找到他,连珠炮似的抛出了一连串问题。

“照你这么说,网瘾主要还是家长的问题?”

“可是这些游戏真的很可恶,设计得太好玩了,我每次看他一连玩几个小时,就让他别玩了。他就要跟我吵,闹别扭,你说怎么办?打又不能打,骂又不能骂,难道真的要去看医生吗?”

“我也试过让他去学围棋,学书法。但我感觉,和手机、ipad相比,那些对他来说都不是事儿。每天ipad就跟长在他手上一样,游戏怎么可以那么好玩?” 她叹了一口气。

这名母亲所遇到的问题,其实是这一代父母的典型困境。

2014年,饶一晨开始做关于网瘾的田野调查,这些年来,他遇到过很多这样的父母,他们有相似的忧愁:尝试了无数方法,希望孩子可以不那么沉迷游戏,比如给他们报“兴趣班”、请“教育专家”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孩子向“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这些看似无解的沉迷背后,有哪些更深层的游戏哲学和社会思考——游戏对于青少年来说究竟是什么?它有什么样的社会功能?为什么有些电子游戏让人欲罢不能?我们的社会需要怎样的游戏、教育、和“游戏教育”,来摆脱“网瘾”的恶性循环?

在网瘾治疗机构里面,通过观察网瘾少年自己开发的一套游戏, 他发现了这个可能的答案。以下是饶一晨的自述。

1. 钻空子

一席演讲结束后不久,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这个措施不可谓不及时。一方面,培训机构被关停;另一方面,网游时间被限制。家长所面临的“鸡娃”压力在短时间内看似小了不少。但同时,我从家长和老师的口中,听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反馈。

黄女士是华北某重点高中的学生家长。她告诉我,虽然现在孩子们无法随时玩王者荣耀和“吃鸡”,但他们依然找得到新的“打打杀杀”的国外游戏,比如说他们会去Steam平台上找一些相似的游戏,或者干脆就去看游戏视频。

【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