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案

1、教学目标
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
反复朗读课文,合作交流探究课文景物的特点和写景方法 。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笔下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领略文中描写的自然风光的美 。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熟读成诵,学习文章精准的写景方法 。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心情,体会借景抒情的特色 。
3、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高山流水的旷远让我们深深陶醉其中 , 我们不得叹服大自然的神奇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现在,就由我带着大家一起去探访一处曾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让我们一起见证一种远离俗世的美 。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走近作者柳宗元:字子厚 , 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有(柳河东集)《永州八记》等留存,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第四篇《小石潭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被后人誉为“刻画山水的圣手”“ 游记散文的宗师” 。
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学习指导:知文意,准字意,晓节奏 。
指名学生朗读 。集体评定
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如:篁竹(huáng) 卷石底(quán) 为坻(chí)
教师范读课文 , 学生学读,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后分男女生比赛读,最后齐读 。
合作交流,研读赏析
提问:课文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明确:作者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景物特点:水清、石奇、树美、鱼乐、溪身蜿蜒、岸势参差,展现了小石潭的清幽美 。
文中的“镜头”与“画面”
在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闻声绘形”“移步换景”的写法,在移动变化中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看到了奇形怪状的石头,青翠葱郁的树,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在第二段作者描写潭水、游鱼,采用了“定点特写”的写法 。只用了四十个字,就下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 动态与静态相生活灵活现写出了潭水的空明澄澈,游鱼的活泼可爱 。
文中的“动”与“静”
除了游鱼动静相宜一会“怡然不动”一会“俶尔远逝”生动活泼外 。就小溪本身来说 , 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 , 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 。用了这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 。
文中的“对比”与“烘托”
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 , 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鱼的活泼 。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 , 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这状具有实感 。
提问:你觉得此处取名“小石潭”恰当吗?
明确: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 。“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说明这个“潭”的确是个“石潭” 。“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 , 说明“石潭”的不一般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 。“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 。“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 , 不容含蕴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
4、品读课文,体会情味
一切景语皆情语 , 欣赏着如诗如画的美景,作者的心情怎样?在文中找出描写作者心情的句子 。
明确:“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情感由乐转为忧 。作者当时刚三十出头,正值施展才华之时,却一贬十年 , 后又被贬到更为偏远的柳州 。这让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凄苦是他的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寄情山水为了摆脱被贬的抑郁愤懑,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这种写景方法是寓情抒情 。
5、课堂小结
同学们 , 通过这节课,我们在一起的交流学习,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柳宗元当时的不幸和无奈,也就是这不幸和无奈成就了一代文学大师 。一千多年过去了,那曾经显赫一时的权贵早已无人知晓,真正被记住的名字是柳宗元,是那个踏遍山水的柳宗元,让我们一起记住失意成就永恒的经典吧!
6、作业布置
请搜集有关古代文人被贬官后创作的诗文作品 。
【小石潭记教案】模仿本文手法,写一篇景物描写的短文 。(300字左右)

小石潭记教案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