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运动功能障碍检查,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如何诊断鉴别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检查,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如何诊断鉴别

文章插图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应该做哪些检查 , 常用的胆道运动功能障碍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如何诊断鉴别,胆道运动功能障碍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口服胆囊造影、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囊超声检查、胆道运动功能检测
一、检查
肝功能和胰酶检查:有腹痛、碱性磷酸酶和转氨酶较明显的升高,并且胆管造影无异常发现,提示可能有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但实际上临床情况并不都那么典型,肝功能的轻度受损既无特异性也缺乏敏感性,即使应用吗啡和新斯的明后,典型的疼痛与肝功能受损及胰酶的升高也常不一致 。
二、影像学检查
(1)胆囊造影:禁食状态下,胆囊的形状和体积以及脂肪餐后胆囊排空的速率 , 可以反映控制胆汁流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因而为确定胆道系统功能是否正常提供了基础 。通过一定条件下的胆囊影像学检查,可计算出胆囊的体积 。低脂饮食2~3天后 , 服用泛碘酸片6片 , 14h后于空腹状态下拍摄胆囊点片 。患者取正位当即摄片并显影 , 然后在球管距胶片50cm和100cm情况下分别拍摄左前斜位片;此后将3个鸡蛋黄搅入200ml全脂牛奶中,加糖一匙后口服(Boyden试餐),右侧卧15min后分别摄取餐后15min和60min点片 。用透明纸描下胆囊影,然后放在有特殊线条的纸上,胆囊影被分为很多段,量取每一段的直径,参照表格找出相应的体积,各段体积之和即为总体积 。为消除误差起见,可计算校正因素(校正系数) 。
禁食状态下正常胆囊多呈梨形,少数呈球形,平均体积为32ml±5ml,脂肪餐后15min体积为16ml±3ml,60min为8ml±2.5ml 。据此确定以体积为32ml±5ml、呈梨形或球形时的张力为正常张力,同时确定脂肪餐后15min和60min时胆囊体积缩小分别达50%和75%,则提示胆囊收缩和运动功能正常 。
空腹时胆囊的形状和体积取决于:肝胆汁的分泌量;肝胆汁分泌的压力;肝管、胆囊管及胆总管的通透性;胆总管内压;Oddi括约肌的抵抗力;胆囊的张力及扩张性;胆囊黏膜的浓缩能力 。
脂肪餐后胆囊排空速率取决于:足够量的缩胆囊素的形成;血流对缩胆囊素的吸收和转运;胆囊肌肉的收缩能力;胆汁的黏滞性;胆管的通透性;Oddi括约肌的松弛 。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检查,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如何诊断鉴别】(2)逆行胰胆管造影:逆行胰胆管造影是显示胆汁和胰液分泌的最佳检查方法,可明确有无机械性或器质性的改变,但在证实运动功能障碍方面价值不大 。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不易经此项检查而发现 。有人提出在逆行胰胆管造影后取俯卧位,患者造影剂流出时间延迟(超过45min)可作为判断胆汁排空障碍的一种检查手段 , 但由于受到造影剂的注入量及检查前用药等因素的干扰,故目前尚未能统一,其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
(3)核素扫描:核素扫描是证实胆总管部分梗阻的一种较为有用的方法 。患者禁食4h后注入放射性核素(99mTc)并记录90min , 检查发现有排空延迟 , 对于证实胆总管有部分梗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和85%左右 。与正常人相反,在有胆总管梗阻的情况下进脂肪餐或静注缩胆囊素(CCK)后可使胆总管扩张 。动态核素扫描如探测到胆总管排空延迟 , 则对证明胆总管部分梗阻有一定价值 。最近发现,注射CCK后计算胆囊排空的百分比值很重要,尤其45min时的排空比值重复性较好 。然而,核素扫描亦有其弊端 , 即在实质性肝病晚期也可出现核素排出延迟,同时价格昂贵并有γ射线照射等也是其不足之处 。
(4)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发现,正常人进脂肪餐或静脉注射八肽缩胆囊素后,胆总管直径不发生改变,而在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者 , 其直径可增加2mm或以上(1mm的直径改变属测量误差允许范围) 。患者有无胆囊或肝脏疾患都可以进行此项检查,且安全和价值相对便宜 。不足之外是人为因素有较大影响,检查操作者的技术和主观因素可影响检查结果 。且有报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和100% , 但少有大宗病例研究证实 。尽管如此,由于该检查无损伤和痛苦 , 价格较低 , 因此可望作为一种重要的筛选检查手段 。值得提出的是,胆囊切除术后3%~4%的无症状者可见胆总管扩张 。
2、测压术 测压术可对Oddi括约肌的活动进行检查 。既往曾采用间接测压术,即在手术中、手术后的测压方法,这些检查方法属于非生理的,因此不能显示括约肌压力的快速变化 。1975年,有学者开始采用直接测压法 , 即采用末端有孔的导管经内镜插入,以后逐步改进为三腔三孔的导管,可同时测定三处压力 , 每处相隔2mm 。直接测压的根据就是Oddi括约肌收缩可在测压系统内产生一个与其收缩相应的压强,通过体外转换器转换为电信号,经扩大后被记录下来 。目前,内镜下测压术被认为是评价Oddi括约肌功能的金标准 。检查前先用安定镇静,避免使用抗胆碱能药物、麻醉剂及胰高糖素等可影响括约肌功能的药物;插入三腔套管后首先测定十二指肠压 , 并标定为零,然后在侧视内镜下将导管伸到乳头内,注意套管能在括约肌范围内灵活移动 , 避免形成锐角折弯 。可通过注射造影剂或吸出胆汁证实套管位于胆总管内 。缓慢退出套管并使三个孔位于壶腹括约肌区域,再次测压5~10min并记录,包括基础压及收缩波;导管退出乳头后再次测量十二指肠压 。还可用一定方法对十二指肠压进行监测 。准确记录基础压及收缩波后应给予药物以进一步确定括约肌的反应 , 如果基础压明显增高(超过40mmHg),则应给予抑制性药物,以区分是固定性病变导致压力增高还是痉挛等非固定性病变所致 。但必须强调,这样区分并非都能办到 。在有了基础压、收缩波及快速通过的数据后,吸入亚硝酸异戊酯(1安瓿)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如基础压和间断性收缩波减少或消失 , 则提示肌神经障碍的可能;如果没有变化或压强增大,则提示可能有固定性狭窄存在 。上述剂量下两药都有全身性反应,但亚硝酸异戊酯较优,因其作用时间较短 。Oddi括约肌压力及收缩活动测定标准 。尽管Oddi括约肌测压术在技术上有一定难度,但重复性较好 。描记中也可能产生一些假象 , 这主要发生在括约肌蠕动频繁、导管移位、测压系统中有气泡存在或导管有漏孔等 。进行此项操作前需经ERCP明确解剖结构,并提示有必要进行测压 , 测压前还要确认有无造影剂从胰管中流出 。测压术的操作相对安全,采用改良的吸引式导管后 , 并发胰腺炎的危险性大为降低,并可长时间持续测压 。
3、计时胆汁引流 用硫酸镁或橄榄油作刺激剂,记录各段时间中胆汁流出时间及量 。胆囊能发挥正常功能的情况下,括约肌有一个“关闭期”,又称潜伏期 , 可持续2~12min,A胆汁出现后8min B胆汁即应出现,如时间上与此不符,就可能有胆道系统功能紊乱存在 。以上是对于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应该如何鉴别诊断,胆道运动功能障碍易混淆疾病 。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如何鉴别?:
一、鉴别
1、胆总管下段结石 需与乳头括约肌痉挛和牵涉到胆总管的器质性病变进行鉴别 。可通过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检查进行鉴别 。2、胆囊(管)结石 可导致胆囊扩张,需与高张性胆囊和低动性胆囊进行鉴别 。影像学诊断(B超、CT及MRI)可发现胆囊(管)结石 , 从而确诊 。3、乏特壶腹周围炎症及感染 其表现可与Oddi括约肌张力增高类似,但多可经内镜检查加以确诊 。4、壶腹周围及胰头肿瘤 可通过B超、内镜检查、PTC等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探查与Oddi括约肌张力增高区分开来 。5、慢性胰腺炎 其临床表现可类似于胆道运动功能障碍,但前者粪便中可有大量脂肪滴和未消化的肌纤维 , 多项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胰管及胰腺外形的改变 。6、不典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其临床表现可类似于胆道运动功能障碍,但心电图和(或)心肌酶谱检查可发现心脏病的相应改变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应该做哪些检查,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 , 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胆道运动功能障碍”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检查,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如何诊断鉴别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