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道出血检查,小儿消化道出血如何诊断鉴别


小儿消化道出血检查,小儿消化道出血如何诊断鉴别

文章插图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小儿消化道出血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小儿消化道出血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小儿消化道出血如何诊断鉴别,小儿消化道出血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
小儿消化道出血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小肠镜检查、吲哚试验、上消化道X线钡餐、胃钡餐造影、十二指肠钡餐造影、直肠镜检查、电子肠镜、纤维肠镜、血常规、血小板计数(PLT)、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肝功能检查、便常规、吞线试验、纤维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
一、检查
【小儿消化道出血检查,小儿消化道出血如何诊断鉴别】1、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 , 凝血酶及凝血酶原时间 ,  肝功能检查 。2、大便常规检查、潜血试验及便培养 。二、骨髓检查 。
4、吞线法 可粗略判断上消化道出血的部位 。方法为用一条粗的白丝线 , 约2m长 , 一端扎一小糖球,令患儿吞服后,另一端用胶布固定在颊部,随胃肠蠕动,白线即逐渐下达至十二指肠 。24h后将线轻轻拉出,以免拉伤消化道黏膜,引起假象 。正常情况 , 呈白-黄色,如胃内出血则呈白-红-黄色,十二指肠出血为白-黄-红色,根据线的染色判断出血部位 。做此检查需要患儿的合作,否则将线咬断难做成功 。5、X线钡餐及钡灌肠检查 一般要求在病情平稳,血压恢复,心功能好转后进行 。但疑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在出血时吞钡检查做出诊断 。钡餐及空气双重造影 , 有助于检查胃、十二指肠及小肠疾患 , 如消化性溃疡、肿瘤、肠狭窄等 。钡灌肠或空气双重造影对直肠、乙状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肿瘤、肠套叠等可做出诊断,并能观察结肠位置,协助诊断肠旋转不良 。6、内镜检查 如食管镜、纤维胃、十二指肠镜、纤维小肠及结肠镜,可直接观察病变的部位、原因和范围,同时可进行照相、录像、取活检及治疗 。(1)食管、胃、十二指肠镜:近20年来应用纤维内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原因 , 准确率很高,可达85%~90% , 钡餐造影确诊率小于50%,故目前多采用内镜法 。在上消化道出血12~48h以内进行检查 , 阳性检出率较出血停止或晚期再进行内镜检查高出2倍 。原则上如患儿情况平稳,诊断不确定又需急诊手术时,尽早行内镜检查,以利术中止血 。虽然上消化道出血的自然止血率>90%,如用内镜做出诊断后,可给以及时的合理的治疗,并可指导复发出血的预防 。据统计急诊做内镜检查较选择性内镜检查其合并症大4倍,因此亦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
(2)纤维结肠镜检查:下消化道出血均以便血为主,用纤维结肠镜检查较钡剂灌肠准确率高,且有其特异性,可同时对结肠病变取活检,用电凝、激光、热凝出血点以止血 。
(3)乙状结肠镜检:此种检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如考虑为降结肠以下乙状结肠病变,可选用此法 。对幼儿应在麻醉下进行 , 较大儿童要求能合作,操做时要轻柔将肠镜徐徐向前推进,以免穿透肠壁或发生其他意外 。
三、放射性核素扫描
(1)美克尔憩室出血:可用放射性99mTc-pertechnetate扫描,因99mTc易被胃黏膜吸收,聚积在胃黏膜内,用以鉴别是否有异位胃黏膜在美克尔憩室或肠重复畸形内 。美克尔憩室的发病率为0.3%~3.0%,大多数不含胃黏膜,凡因美克尔憩室出血者,约90%以上的美克尔憩室内有异位的胃黏膜,故用99mTc扫描确诊率很高,如扫描前给患儿胃泌素(pentagastrin)可提高其敏感性,同时用西咪替丁(cimetidine)可延缓99mTc清除,亦能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此法仅需1h即能完成,故在下消化道出血时,均可考虑采用 。(2)急性出血时扫描定位:当小肠出血的原因、部位不清,内镜又不能探得,或怀疑动静脉畸形以及间断性复发性便血时 , 可用扫描技术 。当出血速度小于0.1ml/min时,有人采用静脉注射硫酸胶体Tc,能诊断出血部位 。其放射性暴露极低,危害小 。但比核素T1/2短,进入网织内皮系统后约2min即清除,因而影响了其显影的可靠性 。
99mTc-pertechnetate红细胞标记扫描方法,检查前需将患儿血标本标记上放射性核素,然后将标记好的红细胞再注入患儿静脉,经肝脏的清除而迅速从血循环中消失 。但在出血部位或动静脉瘘处99mTc不断从血管漏出 , 经腹部扫描能确定出血部位 。方法较复杂,并要求活动性出血的速度为0.5ml/min或>0.5ml/min , 能敏感、正确标记出消化道出血的位置,因该核素T1/2较长,胃肠系统24h内均可扫描显像 。
放射性核素标记红细胞扫描技术 , 亦可用于血管造影,诊断出血部位 。敏感度高,危险性?。?要求出血速度在0.5ml/min以上 。操作时须给患儿镇静药或麻醉,经股动脉插管向上达肠系膜动脉系统 , 注入标记核素的红细胞,同时腹部扫描,能显示核素的去向 。如为血管损伤和动静脉畸形、下消化道出血,可观察到核素渗出到血管外或呈毛刷状,诊断正确率可达40%~80%,合并症发生率近2% 。并可利用插管进行治疗 , 如注入血管加压素或栓塞畸形血管等 。
以上是对于小儿消化道出血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小儿消化道出血应该如何鉴别诊断,小儿消化道出血易混淆疾病 。
小儿消化道出血如何鉴别?:
一、鉴别
1、临床所见的物质是否为血 红色物质可能是吃的染色食物,如西瓜、西红柿;黑色大便可能是混有黑色药物,要仔细检查及化验除外 。2、消化道出血是否为全身出血性疾病的一种表现 应作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化验末梢血象及大便常规,确诊为全身出血性疾病后即给以内科治疗 。3、出血部位 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为上消化道出血,可以呕血或经胃管吸出,并可自直肠排出柏油样便 。下消化道出血来源于屈氏韧带远端肠管,均由直肠排出 。如为小肠出血 , 根据出血的量和速度 , 可呈柏油状或棕褐色 。回肠末端和右结肠出血,多为深红色 。直肠或肛门出血则是鲜红色,不与大便混合,大便与血分开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小儿消化道出血应该做哪些检查,小儿消化道出血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小儿消化道出血”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儿消化道出血检查,小儿消化道出血如何诊断鉴别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选笔记】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