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肾血管性高血压怎么办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肾血管性高血压怎么办

文章插图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肾血管性高血压应该吃什么药 。
肾血管性高血压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和中西医结合,可从三方面进行,即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各种疗法具有其特定的作用和局限性 。对任一病例的处理则视其具体病情而定并可联合应用 。治疗目的在于恢复足够的肾血流量,控制或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以达到缓解症状和促进全身健康的复原 。
1、)内科治疗 对不宜或不能作手术治疗的病例采用内科治疗 。多数患者经全身治疗和药物应用可使血压有所下降 。对需行手术者,内科治疗也是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的重要措施 。
内科治疗包括全身性摄养、饮食疗法、水分和钠盐适当控制和药物应用等 。降压药物大致可为以下几种:
①排钠利尿剂;
②交感神经抑制剂;
③血管扩张剂
④钙拮抗剂 。选用合理药物治疗方案时,则应根据病因的病理生理基础 。Streeten等综合文献资料,认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多属于肾素依赖性,经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可使血压明显下降 。charer也指出肾素的过多产生是此症的主要原因,而血容量增加或钠潴留多与晚期肾功能衰竭的高血压有关 。并引证某些血管减压物质(前列腺素)缺如和自主神经紊乱与此症有关 。Zwifler进一步提出,虽然所有抗肾上腺素能药物都可抑制肾素分泌 , 但β-阻滞剂最为有效,如心得安、可乐宁、甲基多巴、胍乙啶等 。若单用β-阻滞剂不能控制血压,应加用利尿剂 。若对侧肾功能有严重损害致使血容量增加为高血压的主要原因 , 速尿为选用药物 。近数年来,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日益受到注目,因可阻断AI转化为AⅡ 。继SQ20881之后,口服SQ14225(商品名巯甲丙脯酸,(captopril)取得良好疗效 , 但此药可因分子中含有硫氢而产生某些副作用,如皮疹、中性白细胞减少、蛋白尿等 。1982年以来,苯丁酯脯酸(enalapril)只要用小剂量每日10~20mg即能控制血压,而无SQ14225的副作用 。
2、外科治疗 自5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肾动脉重建手术陆续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肾血管性高血压一般多行外科手术治疗 。除少数病例外,患肾切除术目前已很少进行,而根据具体病变选用各种肾血管重建手术 。这是因为:
①此术可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 , 减少对侧肾功能代偿失调的威胁,并可保留释放抗压物质的组织;
②此术可挽救所谓之"健全或较好的"对侧肾,而肾切除术则切除尚有一定功能的患肾,理由是一侧肾动脉狭窄引起高血压时 , 加压因子使动脉正常大小的对侧肾遭受其影响 , 产生一定的不可逆转的血管性变化 , 而患肾可因其肾动脉狭窄受到较好的保护;
③此术如不成功 , 可行第二次手术包括肾切除在内,而肾切除术是决定性的,除非证实患肾已完全萎缩而无功能才进行;
④此术可用于双侧肾动脉狭窄的病例 。
另一方面 , 肾血管重建手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有三个原因:
①对肾动脉病变造成解剖和功能改变有了确切认识,故手术指征明确;
②手术方法选择适当且操作技巧提高,包括体外肾内血管重建术;
③根据病因、肾静脉肾素比值测定以及分肾功能试验可以正确估计手术效果 。
肾血管重建术的开展迄今约有30余年的历史 。1954年Freeman首先报告采用动脉内膜剥除术治愈1例肾动脉栓塞 。1955年Hurwitt进行脾肾动脉吻合术治疗1例左肾动脉阻塞获得成功 。1956年Poutasse应用自体动脉移植治疗1例双侧肾动脉狭窄 。1960年Morris和Debakey选用旁路手术(by-pass operation)作为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方法 。嗣后其他手术,如自体血管和人工血管移植、动脉片状增补、肾动脉再植、肾自体移植等法续有报道 。迄今为止,肾血管重建手术的方法很多,各有其特点;在治疗时应结合具体病情选用最适宜的手术方法 。
现将实际应用中几种主要的肾血管重建术简述为下:
1).动脉血栓内膜剥除术(thromboendarterectomy)适用于肾动脉开口或其近端1/3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内膜增生病变 。
2).旁路手术(亦称搭桥手术 by-passoperation) 适用于肾动脉狭窄伴有狭窄后扩张的病例 。
3).脾、肾动脉吻合术 适用于左肾动脉狭窄性纤维肌肉增生病变,要求脾动脉有足够的大小,可从术前主动脉造影看出(近年来 , 有多篇报道提出以肝、肾动脉吻合术治疗右侧肾动脉狭窄,获得良好效果) 。
4).肾动脉狭窄段切除术 适用于肾动脉局限性纤维肌肉增生,狭窄的长度在1~2cm以内 。
5).病变切除及移植物置换术(resection and graft replacement)适用于肾动脉狭窄长度超过2cm的病变 。
6).肾动脉再植术 适用于肾动脉开口异常或肾动脉开口水平的腹主动脉内有斑块硬化病变,切断肾动脉后将远端再植于附近正常的腹主动脉 。
7).自体肾移植术(auto-renoransplantation)在肾蒂近端切断肾动脉和肾静脉,保留较长的正常血管 。将肾置于4℃盐水中冷却 , 用4℃肾脏灌注液注入肾动脉,直至肾脏呈均匀的灰白色、肾静脉流出液完全澄清后冷却 。一般将此肾移植于同侧髂窝,但也有移植于原来肾窝者 。
右肾移植于右髂窝部,右肾动脉与右髂内动脉端端吻合,右肾静脉与右髂外静脉端侧吻合,输尿道移植于膀胱
近20余年来,不少文献相继报道60~80年代期间外科手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效果;总的趋势是治愈率提高 , 改善率亦有增加,死亡率明显减少 。报告中有一共同点即肾切除术均在早期施行的 。1971年Woods和Williams综合报道1962~1967年间12组肾血管性高血压外科治疗的结果 。在1045例(肾切除术248例、血管重建术797例)中 , 治愈率平均47% , 改善率29% , 手术死亡率6% 。1975年MacGregor收集了文献中2281例外科治疗的结果,治愈率50%,改善率30%,死亡率4% 。1984年Stanley综合分析11个中心在1958~1980年期间共2460例手术结果,治愈率介于37~66%,改善率19~54%,失败率9~3.5%,手术死亡率低于0.5% 。Dean(1985)综合1979~1984年期间706例手术结果 。从病因分析纤维肌肉增生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治愈率分别为55~77%与9~40%;改善率为19~39%与47~72%;失败率为1~1.3%与7~28% 。显然纤维肌肉增生组优于动脉粥样硬化组;在后者局限性病灶优于弥漫性病变 。
一般而论 , 小儿患者的疗效较成人为高 , 治愈率为58~85%,改善率7~24% , 失败率0~7% 。
在我国,60年代起陆续发表论文报告 。早期阶段,单侧肾动脉狭窄引起高血压多行肾切除术或部分肾切除术,血管重建术中以旁路手术为主 。近期疗效虽较满意 , 但长期随访证实相当部分病例出现吻合口再狭窄,显然与我国肾血管性高血压以多发性大动脉炎为最多见的病理基础有关 。1976年上海华山医院报告22例自体肾移植术治疗结果 。在经长期随访20例中,血压正常者14例,改善者4例,无效者2例 。1984年对122例肾血管性高血压治疗结果作了分析 , 得到长期随访(1~22年,半数在5年以上)者有105例 。内科治疗30例中 , 生存者仅10例,血压仍在高水平;肾切除术及部分肾切除术者有18例 , 术后血压曾一度恢复正常,以后又复升高;血管重建术有25例(大多为旁路手术),大多数近期疗效良好,少数血压又复升高 , 其中两侧(术后3年及16年)重复了血管造影证实旁路手术吻合口再狭窄 。分析可能因素有:腹主动脉炎性病变再度发展和吻合口处移植人工血管产生异物反应或自体静脉发生萎缩 。脾、肾动脉吻合术效果不佳,可能与脾动脉灌注压力低有关 。自体肾移植术48例(包括上海华山医院22例)中,4例伴发腹主动脉瘤均死亡(1例术后死亡,3例分别于术后5、13、19个月死于其他原因),血压维持正常者28例,明显好转者12例,4例血压下降不满意,故总有效率为83.3% 。目前,在我国已普遍推广应用自体肾移植术,据不完全统计达212例包括两组分析,近期效果分别为82%及95.2%,远期效果为79.8% 。我们认为,在我国,自体肾移植术在一般情况下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首选手术方法,因有以下优点:
①避免应用人工血管或自体血管,故在吻合口处不发生异物反应或萎缩性变;
②大动脉炎一般不致影响髂内动脉,因此移植肾得到充分的血供;
③手术野显露良好,易于操作;
④两侧病变也属适用 。但当下肢血压低于上肢时,应先行腹主动脉狭窄或动脉瘤的远近两端的旁路手术再作自体肾移植术,否则难于收效 。
近10年来,对原位不能进行肾血管重建术者,体外再建术(bench surgery)开辟了新的途径 。手术步骤有三:
①游离肾门血管,暂时外置(切下)肾脏 , 低温灌注保护肾脏;
②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分离肾动脉有关分支,解除病变修补血管成形手术和
③肾脏再移植术(肾窝原位或髂窝) 。1984年Stoney报告24例体外血管重建术的结果 , 23例术后复查动脉造影,22例成功痊愈;另1例因对侧肾动脉病变尚等待处理 。1988年Najarian报告39例此项手术结果,36例成功,3例失败 。
在施行旁路手术和置换术中 , 近期内文献对移植物(graft)的选择讨论较多 。多数作者选用自体静脉,取材方便,在85~90%病例中取得良好效果;有人则应用髂内动脉,有效率可达98% 。近10年来,人工血管作为移植物的探索引起注目 。大多采用涤纶,亦有推荐多孔聚四氟乙烯膨体(poly-tetra-fluoroethylene , PTFE) 。合成移植物取材随意,但血栓形成使其适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基于此,人工血管内皮细胞种植(Seeding)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
1978年Herring首先创用机械法将静脉内皮细胞种植于人工血管腔内获得成功,不久为Michigan大学采用酶技术所取代,系将获得的静脉内皮细胞放入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溶液中培养,再种植于预凝过的(preclot)人工血管作为移植物 。实验证明4周后至少80%的管腔面积为种植的内皮细胞所覆盖 , 4个月后覆盖面可达100%,而无血栓形成 。其他学者也有类似报告 。人工血管内皮细胞化还有增强抗细菌感染的作用 , 内皮细胞覆盖可防止细菌的粘附 。在动物实验基础上,iNDIANI大学于1984和1987年发表两篇临床应用种植内皮细胞于人工血管的报告,人工血管经内皮细胞种植者与未种植者相比,在1年半后其血管通畅率分别为100%与60% 。此外 , 吸烟者血管通畅率远低于不吸烟者 。
人工血管内皮细胞化的作用机理具有理论基础 。动物血管内皮细胞膜含有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磷脂 , 在磷脂酶环作用下释放出花生四烯酸 。后者在环氧酶和前列环素合成酶作用下,合成前列环素(PGI2),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解聚血小板聚集体作用以及强的扩血管作用;这与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的作用相反 。
3、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1978年Grüntzig首先创用PTA扩张肾动脉狭窄获得成功,为肾血管性高血压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此后PTA在临床上迅速推广应用 。1980年Dotter估计在欧美作PTA例数已超过15000人次 。PTA系应用同轴扩张血管的原理 , 从已插入通过肾动脉狭窄处一根带有囊袋的导管将囊袋膨胀至一适度压力(大约5个大气压)从而增大管腔直径 。技术成功可从术后血管造影确认,一般在97% 。众多报告提示90%或以上的肾血管性高血压在1个月内血压显著下降 。Tegtmeyer在80例中经1~52个月随访,25例痊愈,47例改善,8例无效 。Martin综合5组111例PTA治疗结果,技术成功者93%,血压正常42%,改善42% , 其中纤维肌肉增生疗效优于动脉粥样硬化 。并发症者10例(9%)包括急性肾小管坏死、少尿、血肿、栓塞及血管穿孔等 。Dean认为对PTA效果的评估应作1年以上的随访,复发率可达19%以上 。PTA失败的原因有二:一为扩张不全,一为病灶复发,常与病变钙化有关,多见于肾动脉开口处或动脉造影未能显示的某些狭窄部分,故在行PTA前应加注意 。Dean在国内已有开展 。1982年董宗俊报告10例 , 经1~18个月随访 , 血压正常7例,改善1例,效果差及无效各1例 。1986年林贵用Dean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伴发肾动脉狭窄,可将肾动脉狭窄扩张至4mm , 腹主动脉到9mm,从而改善腹主动脉和肾动脉血供,使血压下降至正常或改善 。这一初步效果对我国最多见的由大动脉炎引起的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具有实用价值 。
在1988年全国肾血管性高血压研讨会中 , 可供分析病例经Dean治疗者计224例,痊愈者138例,好转者53例,无变化者31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85% 。北京宣武医院有56例作PTA,单侧治愈率为88.5%,双侧为73.7%,大动脉炎组为87.9%而非大动脉炎组则为66.7% 。
关于PTA治疗效果机理,1980年Castanedt-Zuniga指出,通过观察尸体动脉带囊导管扩张后,发现动脉内膜断裂与血管层分离 。动脉壁的病理改变为内膜、中层及外膜的延伸,弹力纤维拉长,平滑肌细胞核成螺旋形畸形,进一步导致内膜及中层破裂而使动脉永久性扩张 。以后新的内膜及疤痕形成促使动脉愈合,产生类似动脉剥脱术的结果 。总之,PTA操作技术简便 , 亦较安全,对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尤为适宜,故有人把PTA看作手术治疗的一种交替疗法,并可在行动脉造影的同时进行PTA治疗,这样可使病人少作一次动脉插管 。PTA疗效不佳或血压再升高时,可重复PTA或改用手术治疗 。
2、预后
血管造影的回顾性研究表明,40%~70%的狭窄呈进行性发展 。9%~15%患者于28~56个月内病变血管完全堵塞,于此同时出现严重视网膜病变及恶性高血压 。狭窄血管完全堵塞的危险因素是:
①最初血管造影时肾动脉狭窄>75%以上;
②超声检查时肾动脉狭窄>60%以上;
③血清肌酐水平升高是肾动脉狭窄进展的敏感性指标 。
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
①降血压治疗:对单侧肾动脉狭窄、肾功能稳定者,或有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禁忌证者,可单独给予药物治疗 。目的在于控制血压,稳定肾功能,防止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 。但降压治疗对肾动脉狭窄的进展影响甚微 , 而且20%~50%患者在ACE抑制剂治疗后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如果同时应用利尿剂会加重这一负性反应 。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ACE抑制剂,因为ACE抑制剂使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降低,肾功能损害加重 。即使是单侧肾动脉狭窄,ACE抑制剂虽未显示肾功能损害加重的征象,亦应避免应用;
②近年来泌尿外科的飞速发展 , 使肾动脉狭窄的预后大大改善 。肾动脉的纤维肌性病性可选择经皮血管内成形术,术后80%~95%患者血压下降 。动脉粥样斑块所致肾动脉狭窄,如为单侧者可应用药物 。经皮血管内成形术和肾动脉支架置入术 , 或外科手术,包括肾动脉内膜切除术和自身肾脏移植术,手术成功率90% 。肾切除为不宜上述术者的最后选择 。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肾血管性高血压怎么办】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肾血管性高血压怎么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肾血管性高血压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 , 也可以在站内搜索“肾血管性高血压”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肾血管性高血压怎么办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