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病的治疗方法,胆道蛔虫病怎么办


胆道蛔虫病的治疗方法,胆道蛔虫病怎么办

文章插图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胆道蛔虫病的治疗方法,治疗胆道蛔虫病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胆道蛔虫病应该吃什么药 。
胆道蛔虫病怎么治疗?
一、西医
药物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解除胆道及Oddi括约肌痉挛,缓解疼痛 , 排出钻入胆管内的蛔虫,预防和治疗感染及驱蛔治疗 。
1、解痉止痛:
①阿托品:阿托品为抗胆碱能药物,可解除平滑肌痉挛 。成人每次0.5~1.0mg皮下注射;儿童每次每千克体重0.01~0.03mg 。阿托品可抑制腺体分泌,引起口干舌燥 , 能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跳加速,瞳孔散大,眼压升高 。用药过多可使皮肤潮红、精神兴奋、烦躁不安、谵语惊厥,重者则呈抑制状态 。
山莨菪碱(654-2)亦为抗胆碱能药,可使平滑肌松弛 , 解除胆管痉挛,并有镇痛作用 , 毒性较小,抑制腺体分泌及扩瞳作用较弱 。
②哌替啶:哌替啶能抑制大脑皮质痛觉区 , 具有镇痛作用,但同时兴奋胆道平滑肌,使张力增强,Oddi括约肌收缩 , 甚至痉挛,故须与阿托品合用,可收到较好的止痛解痉效果 。但应注意哌替啶止痛可掩盖胆道穿孔、腹膜炎等急腹症 , 从而延误抢救时机 。另吗啡、氯丙嗪亦须与阿托品等合用 。
③针刺疗法:针刺鸠尾、上脘、足三里、太冲、肝俞、内关诸穴可解痉止痛;针刺肝俞、胆俞、足三里使胆囊收缩、胆汁排出量增加和胆管内压增高;针刺内关可止呕 。太冲穴位小剂量阿托品注射的解痉作用优于注射常规剂量阿托品,有显著的效果 。耳针可针刺肝胆、交感及神门有很快的解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收缩胆管而排出虫体 。
④维生素:K3肌注或穴位注射可使胆绞痛缓解,且无阿托品、山莨菪碱(654-2)、吗啡、哌替啶、氯丙嗪等药的副作用,但可引起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肝细胞损害,用量不宜过大 。
2、抗生素:一般不用 。对可疑并发感染或已经证实有感染者可应用 。由于蛔虫带入胆管的细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故应首选针对此类细菌的抗生素 。
3、驱蛔治疗:一般不用使虫体痉挛性收缩的驱蛔药如山道年(驱蛔素)、驱虫丹(一粒丹)等 。多用麻痹蛔虫虫体的驱虫药 。目前常用的驱虫药有:
①甲苯咪唑(mebendazole,vermox,甲苯达唑,安乐士):为人工合成的苯并咪唑类广谱高效驱虫剂 , 其作用机理系抑制线虫对葡萄糖的利用,导致ATP缺乏而被驱出,另外还有抑制虫卵发育的作用 。口服吸收较少(仅为服药量的0.3%),在肠道内保持高浓度,80%以原形在24~32h后从粪便排出 。临床应用显示对蛔虫、钩虫、蛲虫、绦虫和鞭虫均有很好的疗效 。治疗蛔虫病虫卵转阴率为83%~100% 。
用法为胶囊(片)剂 , 100mg,成人和儿童均为100mg/次,2次/d,可连服2~3天 。
不良反应极轻 , 个别有轻微头晕、腹部不适,可自行消失,少数病例服药后蛔虫游走造成腹痛,可合并服用小剂量噻嘧啶,即可避免 。
②左旋咪唑(levamisole):为广谱驱虫药 。其抗虫原理是通过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 , 影响虫体无氧代谢,阻断能量供应而使虫体肌肉麻痹,失去附着力而排出体外 。但对哺乳动物的琥珀酸脱氢酶无影响 。口服吸收好 , 30min后血药浓度达高峰 。本药能驱除蛔虫、钩虫及蛲虫 。治疗蛔虫病时虫卵转阴率为95%~98%,效果最好 。
用法为片剂,25mg , 50mg,成人1次100~200mg , 儿童按1.5mg/kg计算,睡前1次顿服 。
不良反应少,偶有头晕、恶心及腹痛等,短时期内可消失 。不宜与亲脂性药品同服,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 。
③阿苯达唑(肠虫清):为广谱高效驱虫药,干扰虫体对葡萄糖及多种营养物质的吸收,使虫体衰竭死亡 。成人1次口服400mg即可 。
④噻嘧啶(抗虫灵):抑制虫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使神经和肌肉间信息传递中断,虫体麻痹而被排出体外 。口服吸收较少,大部分直接从肠道排出体外 。成人每天1次,1.2~1.5g/次,连服3天 。小儿则按30mg/kg , 1次服用 。
4、中医中药:祖国医学对胆道蛔虫病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 。根据“蜕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的原理,研制出了许多方剂 。其中应用较多的有乌梅丸(汤) , 其兼有酸、苦、甘、辛的各种成分 , 并补气血,有排虫扶正之效,其组方为:乌梅15g , 细辛2.5g , 干姜5g,黄连5g,当归7.5g,附子5g,川椒2.5g,桂枝1.5g,党参15g , 黄柏5g,每天1剂,水煎服 。本方主要为麻痹蛔虫,增加胆汁分泌,使胆汁趋于酸性,还能松弛Oddi括约肌 , 因此利于蛔虫的排出 。
中药利胆引流,茵陈蒿汤加黄连、银花,有利于增加胆汁排出量,增强胆囊收缩,松弛括约肌,还有消炎作用 。
5、内镜治疗:ERCP不仅有利于该病的诊断,还能进行有效的治疗,借助十二指肠镜取出蛔虫是一种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于部分暴露于十二指肠乳头处的蛔虫,内镜下可用圈套器或网篮套住虫体随镜身一起退出 。如虫体完全进入胆管,可将网篮经内镜置入胆总管套取蛔虫,取虫后再行ERCP检查直至完全取出为止 。如插管有阻力 , 可注射阿托品0.5mg,或行Oddi括约肌球囊扩张;一般不主张行EST 。值得注意的是,要尽量避免在胆管内截断蛔虫 。一旦发生,应用气囊导管将残留虫体取尽或留置鼻胆管引流等,用8万U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50ml冲洗,直到虫体完全排尽为止,否则残留虫体将会成为继发结石的核心 。
手术治疗: 国内胆道蛔虫症手术治疗1397例,治愈1343例(96.13%) , 死亡54例(3.86%) 。保守疗法2210例,治愈2205例(99.77%) , 死亡5例(0.23%) 。
国内在1958年以前对胆道蛔虫症以手术治疗为主,认为延误手术时机,会导致严重后果 。1958年以后,广泛采用非手术疗法,获得较好疗效 , 手术治疗的机会已大为减少 。
1、适应证:目前对非手术治疗(包括ERCP及镜下取虫、引流等)失败者或出现以下并发症者,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
①胆道大出血 。
②胆道坏死、穿孔、腹膜炎 。
③肝蛔虫症,包括蛔虫性肝脓肿,肝内胆管蛔虫嵌塞 。
④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
⑤合并胆道结石、胆总管梗阻、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等,且经积极的内科及内镜下治疗无效者 。
2、手术方式:探查胆总管、胆囊、肝脏和胰腺,切开胆管引流;胆囊内如有蛔虫则作胆囊切除;有肝脓肿、胆囊及胆管穿破、胆道出血者应给予相应处理 。
二、中医
中医的其他治疗:针灸治疗本病的报道,始见于五十年代末 。用针灸配合内服乌梅汤治疗48例胆道蛔虫病患者,结果均获 痊愈 。近二十余年来,非手术疗法已逐渐成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针灸治疗无论在方法上或疗效上都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 。如在诊断上,发现约80%病人的胆囊穴有触痛或可触及硬结;取穴上,从各地经验看以循经取穴配合局部选穴较佳;刺激法上,广泛应用毫针、粗针、电兴奋、穴位注射、电针及耳针等 。综合各方面资料,针灸治疗本病的平均疗效在95%左右,特别是在早期,更有肯定的效果 。
针灸治疗胆道蛔虫病的作用机理,一些实验证明,针刺有效穴位,对奥狄氏括约肌有明显解痉作用,并能使胆总管收缩 , 这可能是针刺驱除胆道蛔虫的生理基础 。治疗原则为解痉止痛,预防感染,驱除蛔虫 。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搞好饮食卫生以防止肠道蛔虫感染是预防胆道蛔虫病的根本措施 。
【治疗】
体针(之一)
1、取穴
主穴:分两组 。1、中脘透梁门、大横;2、胆俞、脾俞 。
配穴:迎香透四白、至阳、期门、太冲、足三里 。
2、治法
主穴每次仅取一组,如效不佳,再酌选配穴 。两组主穴可轮用,亦可单独用 。中脘透梁门 , 右侧腹痛明显透右梁门,左侧明显透左梁门;大横穴可深刺至2寸左右;胆俞、脾俞,亦宜以28号针略向脊柱斜刺至有酸、麻、胀强烈得气感 。余穴均须激发明显的针感 。然后大幅度捻转提插,施泻法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运针1次 。每日1~2次 。
3、疗效评价
共观察825例 , 针刺为主结合药物驱虫,平均治愈率约 95% 。其中520例 , 仅用第二组主穴,结果1~3次治愈309例(59.42%)[3~5] 。
体针(之二)
5、其他
4、取穴
主穴:阿是穴1、阿是穴2 。
阿是穴1位置:位于足三里下,压痛感最显处 。
阿是穴2位置:位于右侧臀部,在骶管裂孔与大转子高点连线以上外1/3处之敏感点 。
二、治法
任选一主穴 。阿是穴1 , 先于该穴上反复用力按压 , 当腹部剧痛出现明显减轻或消失倾向时,即在此点进针 。得气后,宜采用“气至病所”手法,反复施行,使针感向腹部方向传导 。留针时间据症情变化而定,在此期间可间断予以运针刺激 。阿是穴2,用5寸长毫针垂直剌入2~3寸,持续捻转5分钟 , 当疼痛大减后,留针20~30分钟 , 中间行针2~3次 , 或据疼痛情况随时施针 。
针刺治疗同时可服乌梅汤加味或食醋适量 , 每日3次;鼓励患者进高脂肪餐 。在疼痛缓解24小时后,每日服驱蛔灵3.5克,连服两天 。
三、疗效评价
以上述方法治疗283例,其总有效率为96.8~100%[6,16] 。
粗针
一、取穴
主穴:主穴 。
配穴:上合谷、胸椎7透胸椎9 。
主穴位置:在第六胸椎棘突上缘 。
上合谷位置:在第一、二掌骨之间基底部 。
二、治法
先取主穴,如不能即时止痛加取配穴 。患者端坐低头,暴露背部,选直径1毫米粗,2寸长之特制粗针(赤医针) , 与皮肤成30~40度角 , 对准主穴 , 向下斜刺至皮下,然后顺脊柱平刺1~2寸 , 留针;上合谷以28号3寸毫针先直刺进针1~1.5寸,得气后退至皮下沿第二掌骨向指掌关节透刺;另用同样粗细和长度的毫针,从第7胸椎棘突上缘沿皮下透向第九胸椎 。留针时间亦可据症情变化而定 。每日1次,3次后改为隔日1次 。
三、疗效评价
粗针(原名赤医针)上法治疗920例,治愈率在95%左右[7,8] 。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期门、阿是穴、胆俞、鸠尾 。
配穴:中脘、阳陵泉 。
阿是穴位置:腹部压痛最显著处 。
二、治法
药液:维生素K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当归注射液或注射用水 。
【胆道蛔虫病的治疗方法,胆道蛔虫病怎么办】以主穴为主,疗效不明显者改取配穴 。每次取1~3穴,阿是穴必取 。阿是穴须用皮内注射针头刺入 , 将注射用水0.3~0.4毫升注入皮内,使局部成典型橘皮样变(不可注入皮下 , 以免影响效果) 。余穴可注射其他三种药物中的任一种,针入得气后,缓缓推入 。维生素C每穴0.3~0.5克 , 维生素K3每穴0.5毫升 , 当归液每穴0.3~0.5毫升 。穴位注射 , 每日1~2次 。
三、疗效评价
共治165例,胆绞痛有效率93%~100%[9~11,14] 。
耳针
一、取穴
主穴:胰胆、迷根 。
配穴:肝、十二指肠、神门、交感 。
二、治法
主穴为主,酌加配穴 。先针刺右侧,疼痛未止再针左侧 。捻转运针,刺激须强,留针30分钟至1小时 , 每5~10分钟行针1次;或以0.25%普鲁卡因在上述耳穴注射,每穴0.3毫升 。每日1~2次 。
三、疗效评价
治疗106例,止痛有效率84~97%[12,13] 。
指针
一、取穴
主穴:胆俞 。
三、治法
患者取俯卧或伏案位,医者以双拇指按揉胆俞穴 , 壮实者施力重 , 瘦弱者可轻柔些,以酸胀为度 。每次施术5~10分钟 。
5、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0例,疼痛消失10例,显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 。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胆道蛔虫病怎么治疗,胆道蛔虫病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 , 更多更详尽的有关胆道蛔虫病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胆道蛔虫病”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胆道蛔虫病的治疗方法,胆道蛔虫病怎么办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