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前收缩的治疗方法,期前收缩怎么办


期前收缩的治疗方法,期前收缩怎么办

文章插图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期前收缩的治疗方法 , 治疗期前收缩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期前收缩应该吃什么药 。
期前收缩怎么治疗?
【期前收缩的治疗方法,期前收缩怎么办】一、西医
小儿期前收缩的处理一般包括3个方面,即一般治疗病因治疗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一般治疗是指患儿生活要规律 , 按时起居,应保证充分的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紧张 。下面重点讨论病因治疗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1、病因治疗 对期前收缩患儿进行上述的全面检查之后应尽可能明确病因然后给予相应的处理 。如由风湿性心脏炎引起者,除给予阿司匹林等抗风湿药物外,还可以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已确诊为急性心肌炎的患儿也可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二磷酸果糖及能量合剂等以改善心肌代谢并保护受损的心肌组织有助于对期前收缩的治疗;在心力衰竭基础上发生的期前收缩,应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药物过量引起的期前收缩应立即停药洋地黄中毒所致者除停用洋地黄外,应给予氯化钾和苯妥英钠 。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出现期前收缩时应减慢滴速或降低浓度 , 必要时停用;当Q-T间期延长综合征和肥厚性心肌病患儿发生期前收缩时可予普萘洛尔治疗;如期前收缩是由于缺氧、低血钾或高血钾等一些代谢或离子紊乱引起的应予及时纠正
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小儿在临床上查不到明确的病因它可以发生在健康的儿童 。据报道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健康小儿 , 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为10%~30% 。对有良性期前收缩的小儿及其家长需做好解释工作减轻思想负担保持心情愉快 。既要避免过劳,又要不必过多地限制活动 。应预防感冒 。如精神过于紧张、焦虑时可给予适量的地西泮(安定)等镇静药 。
2、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期前收缩患儿是否全部病例都需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哪些病例或在哪些情况下应用,以及如何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等这些都是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但目前大家尚缺乏一致的认识 。各地医师掌握的标准和具体方法也不尽相同,需要进一步加以规范 。现根据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对有关问题加以介绍 (1)用药原则:
①对良性期前收缩尤其无明显症状者一般不需要给予抗心律失常药 。
②健康新生儿和早产儿多见各型期前收缩常在生后数天内自行消失,可暂不给药,定期随访观察 。
③虽属病理性期前收缩如为单源性且<6~10次/min患儿又无明显症状时也可暂不给药,先行观察
④对联律性期前收缩、成对期前收缩呈并行心律的期前收缩或期前收缩发生在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一般均应给药
⑤遇到多源性期前收缩R-on-T型期前收缩连发呈短阵室速的期前收缩、并发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Q-T间期延长综合征的期前收缩,均应立即给药,以免发生阵发性室速或室颤
(2)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治疗小儿期前收缩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目前国内多首选普罗帕酮(心律平)本药发挥药效快、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少、长期服用安全 。剂量可按每次5~7mg/kg每次最大剂量不能>8mg/kg,3~4次/d[15~25mg/(kg·d)],连服3~4个月 , 当疗效稳定后可逐渐减量至维持量3~5mg/(kg·d),疗程6个月~1年少数也有长达2年者年长儿室性期前收缩也可试用美西律(慢心律),剂量为每次3~5mg/kg3~4次/d
对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治疗时应首选苯妥英钠,效果良好 。本药紧急时可缓慢静脉注射,按每次2~4mg/kg病情稳定后再改为口服 , 按每次2~5mg/kg3次/d
普萘洛尔(心得安)也是治疗小儿期前收缩较常用的药物,可用于室上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尤其对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儿茶酚胺敏感型期前收缩的疗效较好口服剂量为0.5~2mg/(kg·d)分3次必要时也可静脉注射剂量按每次0.05~0.2 mg/kg(极量3mg/次)
维拉帕米(异搏定)一般用于治疗室上性期前收缩房性或交界区性期前收缩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改用本药观察维拉帕米对触发活动所致的室性期前收缩也有效 。口服剂量按2~3mg/(kg·d) , 分3次 。紧急情况下必要时也可静脉注射,速度<1mg/min 。
胺碘酮(乙胺碘呋酮)对室上性和室性期前收缩都有较好的疗效 。由于长期较大剂量应用本药后可产生较多的毒副作用甚至有的病变一旦出现则不可逆故过去一般不作为第一线药物,仅用于对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期前收缩口服剂量按10~15mg/(kg·d) , 一般<20mg/(kg·d)分3次1~3周后减为维持量3~5mg/(kg·d),每周服5天 。本药起效慢一般服用4~10天后才发挥作用 , 停药后作用能保持1~3周或更长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新近研究结果表明:小剂量、短期应用本药还是安全有效的 。
利多卡因主要用于一些需紧急处理的室性期前收缩如多源室性期前收缩R-on-T型室性期前收缩、在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发生的联律性室性期前收缩以及Q-T间期延长综合征出现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静脉注射剂量按每次1mg/kg,加入在5%~10%葡萄糖溶液10~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无效时可在15~20min后重复给药,累积剂量<5mg/kg有效后可改为静脉滴注维持,剂量按10~50μg/(kg·min)
(3)用药的注意事项:
①应全面、深入了解儿科临床上几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电生理效应、药动学、适应证剂量与用法毒副作用和禁忌证以减少用药的盲目性,合理应用
②要熟悉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协同作用治疗期前收缩时一般不需要合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必须合用时应减少各自的剂量
③选择用药时要充分注意患儿的心血管功能状态,如已有心力衰竭和(或)心源性休克者应禁用或慎用具有负性肌力作用的药物 , 否则会加重病情 。
④静脉注射给药作为一种紧急的处理措施只用于随时有可能发生室速、室颤的几种室性期前收缩 。对于一般类型的室性期前收缩应采用口服给药静脉给药时初始剂量应偏?。扌痹僭隽浚?注射速度要慢 。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 。事先应做好应急准备 , 以防发生意外
⑤机体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反应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剂量应因人而异,不必追求一致用量大小主要取决于治疗反应
⑥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不必一味追求期前收缩完全消失否则剂量偏大会增加毒副作用 。实际上偶发期前收缩并不影响心脏排血功能和小儿生长发育有人认为心肌炎产生的一般类型的期前收缩在急性期过后不必再用药控制 。对期前收缩患儿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并不属于病因治疗,药物只能暂时改变心肌的某些电生理特性一旦药物减量或停用,多数期前收缩会重新出现 。期前收缩最后消失的时间与是否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其疗程长短无关因此也无需长期服用 。
应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去除引起期前收缩的各种病因良性期前收缩无自觉症状者应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家长及患儿不必要的顾虑 , 并定期随访 , 常持续多年方能消失不需用抗心律失常药因抗心律失常药有致心律失常副作用,宜权衡利弊 。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及发生于心脏病者应及时控制一般选用IB及Ⅱ类抗心律失常药,心功能正常者可用普罗帕酮(心律平) 。对难治型或发生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可用胺碘酮 。洋地黄中毒引起期前收缩应立即停服洋地黄并予口服氯化钾75~100mg/(kg·d),分3次;或静脉滴注0.3%氯化钾葡萄糖溶液 。苯妥英钠及利多卡因对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效果较好 。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和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引起室性期前收缩可服用阿替洛尔(氨酰心安)1~2mg/(kg·d)分2次服可能有效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及长Q-T综合征发生期前收缩用普萘洛尔(心得安)治疗并避免用延长Q-T间期的药物如奎尼丁、胺碘酮(乙胺碘呋酮)等频发室上性期前收缩有发生室上速倾向者可服用普萘洛尔(心得安)维拉帕米(异搏停)或地高辛 。曾报道89例病毒性心肌炎期前收缩,除1例死亡外 , 均在1个月~9年内自行消退或好转,并认为一般不需用抗心律失常药,仅对下列情况适当用一段时间:①室早成对出现;②并行性期前收缩或期前收缩发生在心室舒张早期 , 因而联律间期过短,以防发生R波落在T上;③频发期前收缩而影响心输出量者
二、中医
病理性早搏也不少见 。它是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或其它病理情况下,如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活动、高血压、低血钾、严重缺氧或某些药物中毒时发生的 。
1、心气不足: 证候:心悸,气短乏力,头晕自汗,动则加剧,胸闷,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或结代 。病机分析:心气不足,血行无力,心脉不通则心失所养,出现心悸、胸闷 , 气短乏力;气虚上窍失养则头晕;气虚,津不固,则自汗:动则耗气,故动则加剧;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或结代,为心气虚,脉道不充之象 。治疗原则:益气安神 。方药:炙甘草汤(《伤寒论》)加减 。药用炙甘草、人参、黄芪、大枣、干地黄、麦冬、阿胶、麻仁、生姜 。方中以炙甘草 。人参、黄芪、大枣益气以补心脾;干地黄、麦冬、阿胶、麻仁甘润滋阴 , 养心补血,以助气生;生姜性温 , 有通阳复脉之功 。加减:若兼有血瘀,症见胸憋闷痛、口唇紫暗者,加丹参、檀香活血通络 。若气虚及阳,形寒肢冷者,加附片、荜澄茄以温阳 。若脾气虚,纳呆、腹胀、便溏者,加薏仁、炒白术、砂仁以健脾利湿 。
2、心血不足: 证候:心悸眩晕,乏力,面色不华,唇舌色淡,脉细或结代 。病机分析:心悸眩晕,乏力,面色不华 , 唇舌色淡,脉细或结代 。治疗原则:养血安神 。方药:养血安神汤(经验方)加味 。药用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党参、鸡血藤、柏子仁、龙眼肉、酸枣仁、炙甘草 。方中以熟地补血为主;当归补血活血;白芍敛阴养血;川芎入血分 , 理血中之气;党参补气,配补血药使气旺血生;鸡血藤养血活血;柏子仁、龙眼肉、酸枣仁养心安神;炙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若兼心气虚怯、善惊易怒、少寐多梦者,加生龙齿、珍珠母以养心镇惊 。
3、心阳不振: 证候:心悸不安 , 胸闷气短,面色皎白,形寒肢冷 , 乏力气短 。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结代 。病机分析:心阳不足,心失温养 , 则心悸不安;胸阳不足,则胸闷气短;心阳虚,血运行迟缓,肢体失于温煦 , 故面色皎白,形寒肢冷;阳气不足,则乏力气短;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结代,均为心阳不振之象 。治疗原则:温补心阳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加味 。药用桂枝、甘草、附片、龙骨、牡蛎、人参、白术、丹参 。方中以桂枝、甘草、附片温补心阳;龙骨、牡蛎安神定惊;人参、白术益气健脾;丹参活血养血,血行则气得补 。加减:若瘀血明显者 , 加当归、鸡血藤等活血之品 。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期前收缩怎么治疗,期前收缩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期前收缩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期前收缩”找到更多扩展资料 ,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期前收缩的治疗方法,期前收缩怎么办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