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脑膜外血肿病因,慢性硬脑膜外血肿的原因


慢性硬脑膜外血肿病因,慢性硬脑膜外血肿的原因

文章插图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慢性硬脑膜外血肿的病理病因,慢性硬脑膜外血肿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
一、慢性硬脑膜外血肿病因
慢性硬膜外血肿的致伤因素与急性者并无特殊之处,其不同者乃是病人伤后能较长时间地耐受血肿,且临床症状表现十分迟缓 。这可能与血肿的大小、形成速度、所在部位和病人颅腔容积的代偿能力有关 。故有出血源于静脉的说法 。此外,亦有人认为是因外伤后引起的脑膜中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所致 。
临床上可发现少数迟发性硬脑膜外血肿:即首次CT扫描时无明显影像异常,但在相隔几小时甚至十多天之后再次CT扫描时,才发现血肿,这是指血肿的时间或病程的急缓,占整个硬脑膜外血肿的5%~22%,以男性青年较多,原因可能是患者头部外伤时存在硬脑膜的出血源 , 但因伤后脑组织水肿、其他与此形成的血肿及某些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形成了填塞效应而对出血源有压迫作用 。但后来采用过度换气、强力脱水、控制脑脊液漏、清除颅内血肿及手术减压等措施 , 或因全身性低血压的影响使颅内高压迅速降低,突然失去了填塞效应,故而造成硬脑膜自颅骨剥离,遂引起迟发性硬脑膜外血肿 。
二、发病机制
慢性硬膜外血肿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多数人用出血速度来解释血肿形成过程 。Gallagher(1968)提出“静脉出血”观点 , 他认为脑膜中静脉的解剖位置比脑膜中动脉更易受损 。Burres(1979)亦发现在慢性硬膜外血肿病例术中动脉是完好的,因此 , 他同意这种观点 。Iwakuma(1973)认为在小儿病例中,帽状腱膜下出血可经骨折缝与硬膜外腔相通,这也是形成慢性硬膜外血肿的机制之一 , 因为硬膜外血肿病例几乎均合并有颅骨骨折 。但Ford(1963)认为静脉出血不能造成硬膜剥离,故他不同意“静脉出血”的观点 。Clavel(1982)认为血肿的部位是造成慢性硬膜外血肿的最主要因素,发生在不常见部位的硬膜外血肿 , 因这些部位硬膜与颅骨结合比较紧密,不易短时间内迅速形成血肿,他认为用“出血源”来解释慢性硬膜外血肿的发生是不全面的,因为在相当部分慢性硬膜外血肿病人术中未发现有明确的出血源 。Mclaurin及Duffner(1993)认为血肿的部位、血肿大小、颅腔容积的代偿作用、颅骨骨折及个体耐受差异是慢性硬膜外血肿形成的主要因素 , 而出血源则是次要的 。因为52%~67%的慢性硬膜外血肿位于额顶部,此部位的出血源多为静脉窦,板障静脉出血 , 缓慢出血过程所致的颅内压增高可因脑脊液的排出而代偿,此处硬膜粘连紧密,不易迅速形成血肿 。另外,硬膜外出血可通过颅骨骨折缝透入骨膜下或帽状腱膜下而减少或吸收 。颅骨骨折发生同时造成硬膜剥离而发生的渗血,形成慢性硬膜外血肿可解释部分病例术中找不到出血源的原因 。另外 , 有人提出外伤性假性脑膜中动脉瘤破裂也是发生慢性硬膜外血肿的原因之一 。有人复习14例假性脑膜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发生硬膜外血肿,均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过程 。
【慢性硬脑膜外血肿病因,慢性硬脑膜外血肿的原因】慢性硬脑膜外血肿的通常在早期呈血细胞凝集块状,后期在局部硬脑膜上形成一层肉芽组织,这些肉芽组织可在CT上显示 。仅有少数慢性血肿形成包膜及中心液化,但为时较久 , 一般约需5周左右 。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慢性硬脑膜外血肿病因 , 慢性硬脑膜外血肿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慢性硬脑膜外血肿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 , 或者在站内搜索“慢性硬脑膜外血肿”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慢性硬脑膜外血肿病因,慢性硬脑膜外血肿的原因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