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充血性脾肿大的治疗方法,小儿慢性充血性脾肿大怎么办


小儿慢性充血性脾肿大的治疗方法,小儿慢性充血性脾肿大怎么办

文章插图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慢性充血性脾肿大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慢性充血性脾肿大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小儿慢性充血性脾肿大应该吃什么药 。
小儿慢性充血性脾肿大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1.脾切除手术:本病出现较重的脾功能亢进现象时 , 应考虑脾切除手术 。预后依照梗阻的部位及手术方法而不同,如梗阻在脾静脉,切除后效果较好,可获痊愈;若以肝内或门静脉病变为主,切脾后仍可能出血,但可减轻脾功能亢进现象 。
2.分流术:为了减轻门静脉高压症,尤其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并有食管静脉曲张者应予以外科手术治疗 。
①将压力高的门静脉血流 , 直接分流到压力较低的下腔静脉系统(门体静脉分流术),实为一种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的方法 。本病早期肝功能正常,如果手术分流成功,临床即获痊愈 。
②分流手术指征:
(1)年龄:小儿年龄在6岁以上,吻合血管直径最好在0.6cm以上 。但近年来由于显微外科的发展,小口径的血管吻合成功率有明显增加,婴幼儿时分流术亦有成功的报道 。
(2)一般状态:小儿一般状态良好,血浆蛋白总量在6g以上,白蛋白在3g以上者 。
(3)病史:病史中有2次以上出血者 , 或1次出血并脾大,脾功能亢进者 。
(4)有明显食管静脉曲张:患儿虽无呕血史 , 但检查有明显食管静脉曲张者 。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行分流术后效果不如肝外型好,门-体循环分流术后,一些有害物质可不经肝脏解毒直接进入体循环,使肝性脑病发生率增加 。
3.保守疗法
(1)肝硬化患者:在手术成功后可不再大呕血,但肝功能一般继续减退,预后不好 。如果肝硬化已经发展到肝细胞严重损害,出现腹水或黄疸 , 则从远期效果着想,脾切除无实际治疗价值,可采取保守疗法 。
(2)食管静脉曲张:关于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对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不宜行急症手术,采取保守疗法使用止血药物 。
静脉注射加压素(vasopressin,pitressin)0.1~0.2U/min,能使内脏的动脉及肝动脉收缩,从而暂时减低门静脉压,使出血停止 。其副作用为高血压 , 循环扩容及低钠血症 。
4.对症治疗:
(1)腹水明显者用利尿剂;
(2)以门静脉高压为主的病例,须同时施脾肾静脉吻合术;
(3)以肝硬变为主的病例 , 由于肝细胞已有严重损害 , 手术治疗并无裨益 , 应采取支持疗法,高蛋白、高糖类膳食,多种维生素、铁剂或肝剂对贫血有功效,必要时给以输血,若同时伴有出血倾向者,以输新鲜血为宜;
(4)对食道静脉曲张者,可由静脉注入加压素0.1~0.2U/min,能使内脏的动脉及肝动脉收缩,从而暂时减低门脉压使出血停止 。
2、预后
肝功能正常者,如果手术分流成功 , 临床即获痊愈;肝硬化患者,预后不好 。
本病征预后多呈慢性过程,最终结局常因消瘦、衰竭、不能控制的大出血、严重肝功能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本病病程进展快,1~2年内迅速进入晚期,有少数晚期病人经脾切后亦有治愈的机会 。
【小儿慢性充血性脾肿大的治疗方法,小儿慢性充血性脾肿大怎么办】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小儿慢性充血性脾肿大怎么治疗,小儿慢性充血性脾肿大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小儿慢性充血性脾肿大方面的知识 , 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小儿慢性充血性脾肿大”找到更多扩展资料 ,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小儿慢性充血性脾肿大的治疗方法,小儿慢性充血性脾肿大怎么办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