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气习俗 春分习俗知多少

导读:春分将为期90天的春季平分为两个45天 。在春分这天,阴阳平衡、昼夜均等 。所以春分之日有很多习俗 , 这些习俗往往和中华民族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观念一致,承载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那么,春分节气习俗有哪些呢?春分习俗知多少呢?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
春分节气习俗
吃春菜
吃春菜是岭南风俗,相传在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 。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 。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 , 约有巴掌那样长短 。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 , 名曰"春汤" 。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 。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
野苋菜全草或根都可以用来入药,而且作为药膳,也是很好的一种食材之一 。如果在平时遇到相关的疾病,不妨试一试野苋菜哦!药疗不如食疗也 。那么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道关于野苋菜的食物——野苋菜蛋汤,平时喝一些也是能够清热解火的 。
放风筝
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 。尤其是春分当天 。甚至大人们也参与 。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 , 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 , 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 。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 , 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
春分时 , 阴阳平均,人体气血要保持平衡,运动宜不急不缓,过于剧烈则引动肝火,一动不动则气血淤滞 。放风筝是一种很好的全身运动 。春分时节适宜踏青,一线在手,视风筝乘风高飞,随风上下 , 飘忽不定,实是一大快事 。在放风筝的过程中,由于要不停地跑动、牵线、控制,全身的肌肉关节都要参加活动 。急缓相间,有张有弛,有利于放松钮骨,活动肌肉 。
春分习俗知多少
1、竖蛋
【春分节气习俗 春分习俗知多少】"春分到,蛋儿俏 。"春分这一天阴阳相半,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道理是: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均等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刚好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很有利于竖蛋 。春分立鸡蛋能旺运哦 。
2、放风筝
清气上升、微风飘荡,最适合放风筝 。大家可以放风筝来活动筋骨,消除"春困"和"郁闷" 。
3、吃春菜
"春分吃春菜"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 。逢春分那天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 , 名曰"春汤" 。
4、送春牛
春分随之即到 , 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 。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
5、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
6、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 。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 。
民间习俗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 。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 。南方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 , 最迟清明要结束,清明后,五运中的火运已经发动,阳气明显提升,时空场就发生了一种闭合 , 信息交通的困难,而造成祖先们难以享祭,接收不到子孙们的感恩酬谢 。恪守天道运行规律的度数信 , 守信是中国古代民俗的重要法则 。
7、祭日
春分亦是传统祭日的节日 。也就是说,春分之日要祭拜太阳,感恩太阳赐予这个礼德能量和阳光光明给大地 , 促进了大地上万物的生长 。所以,在古代一直继承着春分祭太阳和秋分祭月亮的这样一个习惯 。
从春分祭太阳开始,拉开了春祭的序幕 。我们在春分这一天 , 应当主动对道、德、天、地、国、亲、师,都有这个感恩的表示 , 这个也叫做我们春季的饮福,是对春天的感恩祭祀 。
8、春分吃太阳糕
在古代,春分是个很重要的节日 , 每到春分这一天,帝王都会率领群臣,迎日、祭祀太阳 。而在民间 , 则有春分日吃太阳糕的习俗,寓意"太阳高" 。民间习俗认为在春分日吃了太阳糕,可以给你带来好运 。

春分节气习俗 春分习俗知多少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