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皮的药用价值_秦皮的副作用


秦皮的药用价值_秦皮的副作用

文章插图

秦皮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1.1、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都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对实验性炎症、水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消炎作用可能与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 。
1.2、秦皮治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秦皮清热之中,能泻肝火、明目退翳,用于治疗肝经郁火所致目赤肿痛、目生翳膜,可单用煎水洗眼;或配栀子、淡竹叶煎服,如秦皮汤 。
1.3、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都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秦皮乙素有显着的镇痛和抗惊厥作用 。秦皮甲素可促进大鼠和兔尿酸排泄,其机制为兴奋交感神经系统,抑制肾脏对尿酸的重吸收等 。
2、用于什么病症
用治热痢、泄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
3、用法用量
用量6~12克,水煎服 。外用适量,煎洗患处 。

秦皮的副作用
1、副作用
秦皮一般没有特殊的副作用 。
2、人群禁忌
秦皮一般没有特殊的人群禁忌 。脾胃虚寒者禁服 。
3、饮食禁忌
3.1、秦皮一般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 。
3.2、《本草经集注》:大戟为之使 。恶茱萸 。
3.3、《药性论》:恶苦瓠、防葵 。
3.4、《本经逢原》:胃虚少食者禁用 。

秦皮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出自:《别录》 。
1.1、别名:蜡树皮、秦白皮、梣皮 。
1.2、药材来源:木犀科植物尖叶白蜡树Fraxinus szaboana Lingelsh.的枝皮或干皮 。
1.3、生境分布:均生于山坡路边或林中 。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等地 。
1.4、性味归经:性寒,味苦、涩 。归肝经、胆经、大肠经 。
1.5、采收和储藏:春、秋季剥取枝皮或干皮,晒干 。
1.6、化学成分:含七叶树苷、秦皮苷、七叶树内酯等成分,并分得微量成分N-苯基-2-苯胺,该成分首次从木樨科中得到 。
1.7、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明目 。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用治热痢、泄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
1.8、用法用量:用量6~12克,水煎服 。外用适量,煎洗患处 。
2、张元素:治女子崩中 。
3、《汤液本草》:主热痢下重,下焦虚 。
4、《吉林中草药》:治肠风下血 。
5、《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肠炎腹泻 。
6、《陕西中草药》:治麦粒肿 。
7、《本经》:主风寒湿痹,洗洗寒气,除热,目中青翳白膜 。
8、《别录》:疗男子少精,妇人带下,小儿痫,身热,可作洗目汤 。
9、《药性论》:主明目,去肝中久热,两目赤肿疼痛,风泪不止;治小儿身热:作汤浴 。
10、《日华子本草》:洗肝,益精,明目,小儿热惊,皮肤风痹,退热 。
【秦皮的药用价值_秦皮的副作用】11、治热痢下露者:白头翁二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不愈,更服一升 。(《伤寒论》白头翁汤) 。

秦皮的药用价值_秦皮的副作用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