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地黄中毒的处理措施


洋地黄中毒的处理措施

文章插图

洋地黄中毒的处理措施
1、洋地黄中毒的处理措施
对怀疑或已诊断为洋地黄中毒者,首先应停服洋地黄 。中毒症状轻者可待体内洋地黄排泄至无中毒症状时调整维持量 。促进洋地黄排泄的方法多无实际价值,血液透析治疗的价值尚不能肯定 。
2、洋地黄中毒症状重者应采取什么处理
中毒症状重者应采取如下处理:
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窦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给予阿托品,必要时可予临时心脏起搏治疗 。
频发早搏及快速心律失常:
补钾:静脉给予或口服氯化钾 。钾可阻止洋地黄与心肌进一步结合,防止中毒继续加深 。但同时伴有房室传导阻滞及高钾血症者应慎用 。补钾的同时还可以补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
苯妥英钠及利多卡因的应用:洋地黄中毒伴快速心律失常时可选用 。苯妥英钠静脉注射50~100毫克/次,每5~10分钟可重复1次,总量可达500毫克,以后改为口服维持 。利多卡因首剂50~100毫克静脉注射,并以1~4微克/分速度静滴维持 。
3、洋地黄药物的中毒反应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胃肠道反应:一般较轻,常见纳差、恶心、呕吐、腹泻、腹痛 。
心律失常:服用洋地黄过程中,心律突然转变,是诊断洋地黄中毒的重要依据 。如心率突然显着减慢或加速,由不规则转为规则,或由规则转为有特殊规律的不规则 。
神经系统表现:可有头痛、失眠、忧郁、眩晕,甚至神志错乱 。
视觉改变:可出现黄视或绿视以及复视 。
钾代谢紊乱:洋地黄中毒可以使细胞内钾离子释放增多从而导致高钾血症 。

洋地黄引起心律失常的机制
缩短心房肌、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加快其动作电位4相舒张期自动除极化速度,导致心房、心室肌异位兴奋性增加,特别是室性异位兴奋性增加,可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室性二联律、三联律,多源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及室颤等 。
增高迷走神经张力,同时可以直接抑制房室结传导,并可增加窦房结与房室结对迷走神经及乙酰胆碱的反应性,因而可出现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高度甚至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
当出现洋地黄中毒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然后更加不同问题进行不同的治疗,其次,洋地黄中毒患者要注意平时的休息,不能熬夜,同时还要注意清淡饮食,不能给自己过大的压力,适当放松心情,尽量避免受到刺激影响病情 。

洋地黄类药物中毒应如何预防
1、医生在使用该类药物前应详细了解患儿在最近2-3周内应用洋地黄的情况,并作心电图加以对照 。如需要用药而以往用药情况不明者应从小剂量开始,并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 。
2、对患有心肌炎、心肌缺血、缺氧等对洋地黄类药物耐受性差的病儿,用量应适当减小,一般按常规用量的三分之二给药,且洋地黄化时间不宜过快,病情允许时可直接用维持量 。
3、用药期间要密切观察电解质变化,注意有无低血钾、低血镁,合并此类电解质异常时易引起洋地黄中毒,因此在应用地高辛治疗心衰过程中,要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
【洋地黄中毒的处理措施】4、注意其它药物对洋地黄代谢的影响,如心律平和异搏定可使洋地黄在肾脏和其它部位的排出减少,进而使洋地黄的血清浓度分别提高50%和70%-100% 。利尿剂则可通过增加钾、镁离子在肾脏的排出和钙离子的保留而增大洋地黄的毒性 。

洋地黄中毒的处理措施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