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您是孩子最好的情绪教练吗?


3 您是孩子最好的情绪教练吗?

文章插图

(二)四个处方笺提升情绪力
处方1:身心觉察,换个想法更好
情绪管理的基础是自我觉察 。最早提出“EQ”概念的耶鲁大学教授彼得.沙洛维建议父母,要多和孩子谈感受,让孩子和他的“感觉”在一起,问“你现在有什么感觉?”“哪一种情绪的感受最深刻?”帮孩子把潜藏的感觉引发出来 。情绪就像画家手中的缤纷颜料,唯有自由的经验各种情绪,才知道如何运用它、调整它 。
孩子的情绪反应,特别容易牵动生理的变化,例如:害羞时容易脸红、紧张时心跳会加速、害怕时会发抖等等 。平时多和孩子练习身体放松技巧,例如:深呼吸、肌肉放松、静坐等,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觉察力,稳定情绪波动 。
青少年心理谘商专家蔡秀玲在《情绪管理》提出“每日情绪纪录表”的做法 。父母可陪孩子记录每日的情绪变化 , 找出他常有的情绪反应、伴随的想法及行为,让孩子了解情绪、想法及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 再尝试换个想法 。
例如,孩子和好朋友吵架(事件),觉得既生气又难过(情绪反应),因为他认为两人一定不会和好,而他自己再也交不到好朋友(想法),于是跟爸妈说他明天不想去上学(行为) 。其实,导致情绪的主因 , 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自己的“想法” 。引导孩子换个角度思考 , 在想法中少用“一定”、“必须”等字眼,就能降低情绪的强度和影响 。
处方2:爱与肯定 , 累积快乐存折
“正向心理学”(大陆一般译做“积极心理学”,博主加注)之父塞利格曼在《真实的快乐》指出,童年积存的正向情绪,是孩子未来遭遇挫折时可吃的老本 。正向情绪可拓展孩子的认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反的,负面情绪会削弱孩子的忍受度 。正向的情绪经验存得愈多,孩子就愈有勇气面对困境,消除负向情绪 。
塞利格曼强调,建构孩子的正向情绪并不是教孩子盲目的乐观,或者否认、避免负面情绪 。充足的安全感、肯定孩子的自我、温暖热情的家庭气氛、无条件的爱但有条件的奖励,以及许多好事件,都能为孩子架设一张「情绪安全网」 。
处方3:亲子共读,丰富情绪语汇
研究发现,能够表达自我感受的孩子,比较不会把情绪反应在行为上,也比较不容易把情绪转成生理反应 。
新罕布什尔大学教授约翰.梅耶建议,藉由亲子共读,让孩子累积丰富多元的“情绪语汇” 。情绪语汇帮助孩子标示不同情绪状态,学习用适切的“字、语言”描述自己确切的感受 。
故事是现实世界的缩影,孩子从故事中辨识不同情绪,了解人们如何处理愤怒、恐惧、快乐及忧伤等不同情绪 。藉由读后讨论和角色扮演,父母引导孩子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事情的始末,了解书中人物在哪些情境下、做哪些事,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反应,学习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
情绪语汇也分不同的强度和层次 。例如:孩子说他很“害怕”时,你是否分辨得出他是不安(轻度)、挂心(中下程度)、焦虑(中度)、苦恼(中上程度),还是惊恐(强度)呢?先协助孩子分辨他的情绪落在“情绪坐标图”的哪个点,才能根据程度不同,选择适当的调节之道 。
处方4:身教重于一切
良好的典范胜过千言万语 。在处理孩子情绪之前,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
洪俪瑜感慨指出,很多父母在处理情绪时经常言行不一,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和孩子一样,但对于孩子的问题却一副道德劝说,而导致孩子对于父母的管教失去信心 。
孩子透过观察、模仿,不断吸收父母因应情绪的风格,在孩子面前适当表现你的情绪益显重要 。
偶尔和孩子分享自己如何从错误中学习的往事,也有助于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 。
当你坦诚的说“妈妈明天要上台报告,觉得很紧张”时,孩子学会“有情绪是人之常情”;当你遇到挫折,对自己说“没关系 , 只要我冷静下来想清楚,一定有办法克服”,孩子了解到“自我对话的重要性”;当孩子手中的气球不慎飘走了,你高兴大喊:“你看,气球妈妈在呼唤它了,赶快和气球说再见!”原本悲伤的孩子就会发现“转换情绪带来的惊奇” 。
【3 您是孩子最好的情绪教练吗?】最后,要提醒家长的是 , “EQ教育不是特效药,而是汉方药(这里指日本汉方药,即日本化的中国传统医药,博主加注)”,孩子的改变需要时间 。培养情绪力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一旦开始 , 就会渐入佳境 。只要父母投入时间和耐心,运用技巧和练习,就能调好孩子的情绪体质 , 让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有所选择,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

3 您是孩子最好的情绪教练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