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心理年龄方法_如何提高心理年龄


提高心理年龄方法_如何提高心理年龄

文章插图
导读:提高心理年龄方法有很多 , 今天讲讲关于胆怯的心理幼稚行为 。运用提高心理年龄方法可以有效抑制胆怯心理的产生 。
心理年龄
经常听到有人说,哎,我老了;身还年轻 , 心已苍老 。
所谓心老,大约说的就是心理年龄超过了生理年龄 。也的确有专业测试的结果,很多人的心理年龄就是大于生理年龄的 。
其实这个现象在全世界都普遍存在,极少有人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是完全一样的,而前者高出后者,也是正常的现象 , 即使相差很多,也并非病态 。所以大可不必因为心理年龄的“老”而忧虑 。
心理年龄的高低,和一个人的遗传、性格、经历、环境等等因素密切相关,甚至受到近期的心情等多变因素的影响,它本身并不是一个“病理名词”,而只是一个心理发展的“时间参数” 。
“心理年龄”只不过是一种象征的说法,因为心理年龄并不具备智力那样的稳定性,随着人的不断努力,它可以得到调整和优化 。
心理年龄的高低各有利弊,并不是绝对的好和坏可以区分的 。人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应成大致对应的关系,但在不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表现出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和不平衡性 , 所以人的心理年龄、生理年龄以及智力年龄并不是完全同步发展的 。
人从出生到衰老,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
儿童时期:不切实际是最大的优点和缺点 。喜欢被人表扬,总想取悦他人,他人肯定的评价才能令你肯定自己 。渴望从人家那里获得情感上的安慰和支持 。情绪起伏大 。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高,可塑性强 , 好模仿;在社会生活的学习适应中时常受挫 , 但是并不会造成即时的心理阴影 。心理处在儿童期的人,简单而快乐,喜欢参加各种活动,精力旺盛,头脑灵活 , 较为乐观,好幻想,不保守,做事全凭兴趣,几乎完全没有名利概念 。容易走极端,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具有强烈的竞争欲望,但在竞争时又几乎不会运用有效的心计 。
青少年时期:内心不能平息的矛盾冲突是此时最明显的特征 。如:闭锁性与人际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求知欲高与识别力低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性意识与道德规范的矛盾等 。强烈渴望独立自主自由洒脱,但还没有摆脱受他人影响的阴影 , 好像有“第三只眼”随时监控着你 , 你的一举一动在儿童时期是为具体的他人满意,现在是为让这“第三只眼”满意 。而实际上 , “第三只眼”就是内心逐渐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体系 。本能与人为,现实与理想,自我与超我,这种种矛盾的痛苦是推动人格发展的动力 。对责任,想去担当又渴望逃避,对名利,想去追求又不屑一顾 。富有创新精神,敢作敢为,多变化 。
中老年时期:“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若将人生之路视为登山,目前已到达了自己的峰顶;性格特征基本定型是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成熟、稳健、老练、实际 , 能够合情合理地处理现实人生的种种矛盾,平和地看待完美与缺陷,获得与丧失 。清楚地认识自己,能清明地分辨可能与不能,可为与不可为 。但这种状态稍有偏失,就会走进保守与停滞,相对悲观,性情固执,这样发展下去将会导致创造性和人生乐趣的逐渐丧失 。
心理年龄远大于实际年龄的人,会显得城府过深,很难与同年龄的人有相互的理解与共同的语言;而心理年龄远低于实际年龄的人,则会显得过于天真,不利于个人的社会化生存与成长 。
实际上心理年龄并不是一个“固定值”,它是可以变化的 。如果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环境中,擅长利用这种变化,将十分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处理,而此时的“心理年龄”就是改善各种难于沟通“阻力”的“滑动变阻器” 。
比如 , 对待小孩,我们可能都会自然而然地和他们用“孩子的口吻”来交流,因为对方是小孩,只有这样才能比较顺利地与他们进行对话沟通 。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在把自身的“心理年龄”不自觉地下调到了与对方接近的尺度,所以不会觉得有沟通障碍 。其实这种方法,如果稍加用心地“普遍应用”,将会成为人际交往的一贴良好的润滑剂 。
最简单的,和父母之间,成年后会觉得沟通困难,那是因为,在父母心目中 , 我们永远都是天真烂漫可爱的小孩子,不管在外面,是多么大的公司多么高的地位,那些“附加值”在父母看来,都不过是“皇帝的新装” 。用“社会面孔” 去对待父母,你不自知,可父母会感到极端不舒服 。有时候我们一厢情愿地觉得父母“应该享享清福”,而忽略了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我们一些照顾 , 实际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关爱自己的孩子 , 并不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所谓“还不清的儿女债”,其实也是父母心头最甜蜜的债 。若没的还了,没的指点了 , 恐怕也是一种失落 。所以,在长辈或上司面前,要适当地表现出较低的心理年龄来 。
一个人的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相吻合应该是一种相对理想的境界 。当我们了解各阶段心理年龄的优缺点,自然可以像了解任何事物那样的加以利用,取长补短 。如同很多年前提倡的“换位思考”那样,心理年龄是一个新的参数,帮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得到最佳的发展环境 。
如何提高心理年龄
一、记下害怕经过,寻找胆怯根源
胆怯,即胆小、畏缩、害怕、担心 。我们究竟害怕和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担心和害怕?搞清了这个问题,就有利于我们战胜胆怯了 。你可以通过日记的形式把自己对某件事胆怯的想法 , 经过如实记下,过些日子,再来读读 , 你就会发现,这些令自己担心害怕的事情 , 实际上根本不值得担心害怕,且毫无必要 。
比如,你害怕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担心讲错被别人笑话,于是你就胆怯,闭口不言 。其实,讲错又有什么关系人的进步就在于不断地犯错误,只有通过犯错误 , 你才知道自己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 。否则,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又怎能进步!我们为什么要闭口不言而丧失这个使自己知错改进 , 得以进步的机会呢更何况,你即使讲错了,只要你自己不在乎,别人是不会记在心上的,正如你自己也不会过分注意,计较别人的讲话一样 。有什么可害怕呢! 二、假设自己不胆怯,寻找机会表现自己
胆怯的人,实际上是自以为胆怯,是自己虚拟的心理感受 , 用虚拟的心理感受或幻觉产生的情境来吓唬自己 , 无异于作茧自缚 。很多人在登台演出前,都有非常紧张的胆怯心理,可一上舞台,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表演时 , 他们又并不感到胆怯,表演挥洒自如,让自己都感到吃惊 。他们通过切身体验后说 , 克服胆怯,重要的是迈出第一步,迈出了第一步,你会发现全新的自我 , 令自己惊喜不已,从中找到感觉,找到自信与自尊 。因此 , 为克服和 战胜胆怯,你可先假设自己不胆怯,什么都不怕,课堂上抢先发言 , 抓住机会登台表演 , 在公共场所大声发言,参加辩论等等,并努力按不胆怯的样式去做,慢慢地,你真的就不胆怯了 。
三、有备而战,鼓励自己
不少胆怯的人,是担心自己才疏学浅 , 与人接触交往时,不会说话或说错 。为此,你就要对自己所要做的事情有所准备 , 不打无准备之战 。比如,你不得不去见一位素不相识的客人 , 那你最好先了解一下这个人的身份、职业、兴趣、爱好和业绩成就等,这样你就能找到一些感兴趣的共同话题 。你还可从报刊、广播、电视节目中,或在学校的所见所闻中找到适合的话题,记录下来,还可在会见之前,列好一个话题单子,讲话就不愁无话可说了 。
感到自己确实不错,不比别人差,还可以对自己说上几遍:“我真的很不错!”“我一定能成功!”也可找与自己关系要好的同学或亲友交谈,他们也会给你鼓励 。这样以多种方式鼓励自己,既可增强自信心 , 也可转移注意力,放松过分紧张的心情,战胜胆怯心理 。四、把胆怯的心情表白出来 , 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 一位保险公司的推销员,业绩常在同事中领先 。
有一天,他与汽车业某大亨会面 , 当时 , 他一见大亨 , 人就陷入胆怯、恐惧、紧张之中 , 以至全身不自在 。他只好把自己的感受如实向对方说出来:“一旦见了您,我就害怕得无法畅所欲言……”这句话一说出,原先把他罩得紧紧的胆怯、恐惧感顿时烟消云散,接着他就恢复了自信 , 得以畅所欲言 。显然,这几句“表白”产生了驱除胆怯和紧张的作用,使他获得了心静的效果 。心理学上的“内观法”,就是在冷静观察自己的内心后,将“观察结果”如实用言语表达出来 , 这样人的胆怯、忧虑、恐惧和紧张就消失殆尽 , 同时连烦恼也没有,它所产生的效果令人感到神奇无比 。因此,当你会见一位陌生人或一位大人物 , 心理产生胆怯、恐惧、紧张时 , 千万不要让这种感觉窝在心里,你必须将当时的感受、念头清清楚楚地说出来 。
你可以说:“我呀 , 紧张死了 。我心里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双眼好像看不到东西 , 舌头僵硬得不听使唤,喉咙也干 。”如此脱口而出,你的胆怯、紧张就没有了,情绪也会趋于平稳 。五、表现出热情、友好的姿态,作好最坏的打算胆怯者,给人的印象是冷淡、畏缩、害怕 , 说话吞吞吐吐,这就等于在告诉他人:我胆怯,我害怕 。对此心理学家建议,只要你将身体姿态稍作调整,作出热情、友好、善意让人易于接近的姿态,如微笑、开朗、上身略微前倾,握手、拍肩等友善的身体接触,注视对方,听别人讲话时不时点头等,你就会获得友好、善意的回报 , 你会发现人与人交往并不是很难的,从而缓解并逐步消除胆怯心理 。作好最坏的打算也是战胜胆怯的一种有效方法 , 比如,你害怕当众讲话,会脸红,担心讲错被人嘲笑,你就可以设想;脸要红就让他红,会讲错就让他错 , 要丢丑就让他丢 , 又不是没脸红过,哪个人没丢过丑,他要嘲笑,就让他笑,大不了让他笑个痛快,又能把我怎么样!有了这种出现最坏结果都不怕的想法,还有什么值得你胆怯! 当然,战胜胆怯,不能急于求成 , 要循序渐进,从最容易的做起,坚持不懈 , 并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你就一定成为一个不胆怯的你 。
心理年龄很重要 。
【提高心理年龄方法_如何提高心理年龄】

提高心理年龄方法_如何提高心理年龄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