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是什么材质的 景泰蓝的起源于什么时候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谢肇淛在《五杂俎》记载:“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 。”当时出现的以“磁器”代窑器是由磁州窑产量最多所致 。这是迄今发现最早使用瓷器称谓的史料 。今天,小编为您介绍景泰蓝是什么材质的?景泰蓝的起源于什么时候,一起来看看吧
景泰蓝是什么材质的“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在金属表面用玻光釉料进行奢华装饰的特殊珐琅器工艺品 。人们习称其为“景泰蓝”,是因为在明朝景泰年间(1450年~1457年),铜胎掐丝珐琅在器形、纹饰、色彩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尤其在蓝釉料的使用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淡白微绿的天蓝 , 琉璃般的钴蓝,蓝宝石般的宝蓝,无一例外地被用作底色 , 显得十分清新雅丽 。现在虽然各色俱备,但仍沿用旧称 。景泰蓝也成为一种工艺的名称,而不再是颜色的代称 。
景泰蓝的起源于什么时候景泰蓝的初盛时期是在元末明初 。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承德避暑山庄等都保存了不少明清时期的景泰蓝 。在这些制品中,制成年代最早且保存数量较多的要数明代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的景泰蓝制品 。这一时期的景泰蓝风格浑厚古雅,品种有瓶、盘、碗、炉等 , 后来还出现了鼎之类的欣赏品;制胎的材质有金、铜两种;纹样多为蕉叶、饕餮、狮戏球、西番莲和大明莲;釉色多为天蓝、宝石蓝、浅绿、深绿、红色、白色和黄色 。北京故宫所藏宣德年间的番莲大碗,花形饱满、色调鲜艳、釉质坚实,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
到了明代景泰年间(1450年~1457年),景泰蓝工艺在艺术手法、制作技术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提高 , 宫廷内的御用监(皇家厂坊)还设有专门制作景泰蓝的作坊 。景泰蓝的胎型有方有圆,且向着实用方向转化,增加了花盆、面盆、炭盆、蜡台、樽、壶等器形,这使景泰蓝在宫廷生活中大放异彩;题材增多,有云鹤、火焰等表现宗教内容的题材 , 也有夔龙夔凤等寓意吉祥的题材;釉色出现了葡萄紫、翠蓝和紫红等新色;在装饰手法方面,非常注重金工的处理,在器物的顶、盖、耳、足边线等部位,多有錾活装饰 。
【景泰蓝是什么材质的 景泰蓝的起源于什么时候】景泰蓝工艺在明代走向了成熟 。当时的景泰蓝多为紫铜胎,胎体略显厚重,所以造型仿古的多;丝掐得较粗;彩釉均为天然矿物质料,彩釉上大多有砂眼(景泰蓝采用的珐琅釉料是将纯天然的矿物质石料磨碎后加水调匀,通过点蓝、烧蓝后呈现各种色彩的 。由于景泰蓝所涂釉料较厚,矿物质石料在磨碎的过程中又无法做到完全没有杂质,因此在烧蓝的过程中,会出现杂质爆裂、碳化的现象,从而导致成品出现少量的砂眼);款有“大明景泰年制”或“景泰年制”,底款、边款均有 。

景泰蓝是什么材质的 景泰蓝的起源于什么时候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