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脚注”要留意

【中药“脚注”要留意】

中药“脚注”要留意

文章插图
中医处方常在药名旁边注有“先煎”、“后下”、“捣碎”、“另煎”、“烊化”、“冲服”、“包煎”等字样,称之为“脚注” 。一些常服中药的患者,由于不重视处方上的“脚注” , 既影响了疗效,也浪费了药物 。因此 , 中医强调应遵照医嘱正确煎服中药 。
在常见的“脚注”中,主要目的有如下几点:先煎药: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钟后再与其它药物混合煎煮 。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等 。另有毒性药物也需先煎 , 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 。如乌头类药物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有原来的1/2000 。
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易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锅内 。常见的有霍香、大黄等 。
包煎药:一般是种子和各别的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 。常见的有车前子,旋复花等 。如车前子易粘锅糊化、焦化 。如旋复花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 。
溶化服:用热药液将药物溶化后服用 。常见的药物有玄明粉、芒硝 。
烊化服:主要是一些胶类药物需用热药液烊化后服用 。如果混煎会使药液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浸出 , 胶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损失 。常见的有生阿胶、鹿角胶、龟板胶 。

中药“脚注”要留意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