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法】糖尿病患者心理治疗要点


【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法】糖尿病患者心理治疗要点

文章插图
导读: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治疗与心理治疗 , 而心理治疗在众多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法中是不容小觑的一种 。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 。

糖尿病患者
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患者一般心理压力比较大,对于疾病我们要积极的治疗,我们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注健康,而要想有效的控制病情,不仅要正确的使用药物治疗,还要注意对饮食和心理进行调节,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复发中,情绪因素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因为紧张、激动、压抑、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引起体内某些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等 。这些激素升高会引起糖尿病病情反复 , 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美国杜克大学医疗中心研究者早就发现,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或调整患者的负面情绪,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药物一样的帮助缓解糖尿病症状的作用 。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心理治疗和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
糖尿病患者易陷入8个心理误区
由于心理压力会对糖尿病患者带来一定的病情,因此病人和医生都理应予以高度重视 。所以 ,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糖尿病患者踏入误区,那么糖尿病患者往往容易陷入以下心理误区有哪些呢?
误区之一:不以为然 。
糖尿病早期患者一般都症状较轻甚至根本没有症状,有的还可能反常地“红光满面” , 给别人一种“体格健壮”的假象 。还有的患者误认为血糖高些对身体健康并无大碍 , 故对疾病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 。还有的患者甚至怀疑医生诊断有误,拒绝改变饮食习惯和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服药治疗 。
误区之二:恐惧焦虑 。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难以彻底治愈的终身型疾患,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种种并发症,加上因缺乏相关知识或认识的片面化 , 一些病人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也在所难免 。他们恐惧被截肢而成残疾人,恐惧疾患带来的难以想象的麻烦,更恐惧折寿和死亡 。而其实,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 , 其死亡率远比许多疾病都低得多 。绝大多数病人的病情都可望得到有效控制 , 病人中的长寿者也比比皆是 。
误区之三:悲观沮丧 。糖尿病患者中多的是已进入老年的退休者 。他们原本梦想着在辛苦一辈子后好好享受生活,快乐地度过晚年 。可现在却不仅这不能吃那不能吃,而且几乎天天得服药打针上医院,同时还深深担忧病情是否会加重 。实际上绝大多数患者在被诊断出疾病后,都会悲观沮丧上好一阵子,而且难以自拔 。
误区之四:抱怨内疚 。
有的患者在认识到糖尿病与遗传相关时,便抱怨父母乃至祖宗八代怎么偏偏把病“传”给了自己 。有的罹患有糖尿病的家长在得知子女也罹患上糖尿病后 , 深深的内疚感便油然而生 。
误区之五:抗拒对立 。
如果对患者的上述种种负面情绪听之任之,时间一长便很可能发展至跟医护人员和家人的情绪对立 , 甚至抗拒积极治疗 。此外还有一些患病时间较长、并发症多且严重 , 而治疗效果又不明显的患者 , 很可能对用药或治疗失去了信心,最后自暴自弃地对医务人员采取不理睬、不信任、不配合的“三不”态度 。
误区之六:掉以轻心 。
有些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之后 , 血糖成功地下降至正常水平 , 就自认为病已治愈而自行停药,并放松了对饮食的合理控制,也不注意劳逸结合,直到血糖急剧上升,病情变本加厉时才后悔莫及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反反复复可能使得疾患更加难以治愈 , 甚至带来致命危险!
误区之七:药物万能 。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当然是重要的,但过分依赖药物甚至迷信药物却又是要不得的 。要知道,糖尿病的发生是在一定的遗传和环境背景下,由不良的生活习惯、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所致 。因此,在服用药物的同时如还能重视平衡饮食、控制体重、劳逸结合、调适心理、锻炼身体、戒烟限酒等非药物疗法 , 疗效将更为明显 。
误区之八:矫枉过正 。
有的患者为了更快地“降糖” , 便过量、过频用药,或过度节食、过度运动,最后造成低血糖,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昏厥 。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治疗要点
一、支持心理治疗
该心理疗法主要是来缓解糖尿病患者的不良情绪,可通过开导、安慰和解释等方式,此种支持心理疗法可以有效的帮助糖尿病患者消除一些消极情绪,有利于病情的稳定 。
二、行为疗法
此种常用的糖尿病心理治疗方法主要是对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进行筹划,让糖尿病患者学会对血糖的自我检测等,来更好的自我控制病情 。
三、认知疗法
有很多患者缺乏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可以让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基础知识的了解来消除患者的一些不正确的观念或者误解,提高糖尿病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
通过以上的介绍,关于糖尿病的心理治疗方法大家应该有所明白 , 一般来说糖尿病的病程越长,患者就越会失去治疗的信心,但可以通过以上这些心理疗法来开导糖尿病患者,消除他们的悲观情绪 。
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 。
1.总热量
总热量的需要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力活动量、病情等综合因素来确定 。首先要算出每个人的标准体重,可参照下述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女性的标准体重应再减去2kg 。也可根据年龄、性别、身高查表获得 。算出标准体重后再依据每个人日常体力活动情况来估算出每千克标准体重热量需要量 。
根据标准体重计算出每日所需要热卡量后,还要根据病人的其他情况作相应调整 。儿童、青春期、哺乳期、营养不良、消瘦以及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加总热量 。肥胖者要严格限制总热量和脂肪含量,给予低热量饮食,每天总热量不超过1500千卡,一般以每月降低0.5~1.0kg为宜,待接近标准体重时,再按前述方法计算每天总热量 。另外 , 年龄大者较年龄小者需要热量少,成年女子比男子所需热量要少一些 。
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每克产热4千卡,是热量的主要来源,现认为碳水化合物应占饮食总热量的55%~65%,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根据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可进主食(米或面)250~400g,可作如下初步估计,休息者每天主食200~250g,轻度体力劳动者250~300g,中度体力劳动者300~400g,重体力劳动者400g以上 。
3.蛋白质
蛋白质每克产热量4千卡 。占总热量的12%~15% 。蛋白质的需要量在成人每千克体重约1g 。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消瘦,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加至每千克体重1.5~2.0g 。糖尿病肾病者应减少蛋白质摄入量,每千克体重0.8g,若已有肾功能不全,应摄入高质量蛋白质,摄入量应进一步减至每千克体重0.6g 。
4.脂肪
脂肪的能量较高 , 每克产热量9千卡 。约占总热量25%,一般不超过30%,每日每千克体重0.8~1g 。动物脂肪主要含饱和脂肪酸 。植物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应采用植物油为主 。
细心呵护健康人生 。
【【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法】糖尿病患者心理治疗要点】

【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法】糖尿病患者心理治疗要点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