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过低的家庭急救方法


体温过低的家庭急救方法

文章插图

体温过低的家庭急救方法
1、抢救过程中面临的三个情况
1.1、当被营救的人看救护车时,突然感到“我可活了!”“我胜利了!”结果,支撑他活下去和再拼搏的信念和意志产生的精神力量突然消失,导致肾上腺激素以及血压骤降,心脏停跳,死神降临 。
1.2、由于伤者处于冻伤麻痹状态,体温继续在向深层下降,仍未脱离危险 。如“大舜”号有些遇难者在刚救起时尚存一息,但被用毯子包好送到医院抢救时已经瞳孔放大,永远地睡过去了 。所以,抢救生命十分脆弱的低温症患者,既要快,更要措施得当,否则,将会错过抢救机会或损伤肢体和表皮 。
1.3、“刚义定律 C ”:抢救低温症人员,切忌其昏睡,要唤醒他,要不断按摩和拍打其周身,持续时间应等于或大于寒冷中呆的时间 。
2、体温过低的现场处理方法
体温过低的预防措施主要是防止体热的大量散失,其次是提高肌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具体方法有以下一些 。
2.1、搭建遮护棚,火车站是露天场地,不宜露宿,应及时与车站取得联系,确定交通状况,尽量选择周边的疏散点安置 。保持身体干燥,防止过度劳累 。如人数较多,最好使用“搭伴制”,彼此间仔细观察以尽早察觉症状 。如人群中发现了此病,就不能排除其他人也可能已经患病 。所以,要逐一检查 。
2.2、发现体温过低要及时处理,防止身体热量进一步散发,置身室内,避风;脱去潮湿的衣服(不能脱光),每次脱一件外套,换上干衣 。不要将病人直接躺于地面,要采取保暖措施,如用身体或温热岩石暖和病人 。病人清醒时,让其饮用热饮料,食用含糖食品 。
3、低温的病理生理
机体对寒冷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分为机体代偿和机能衰竭两个阶段 。
3.1、机能代偿阶段
主要表观在人体受冻之初,一方面用增强机体代谢,产热量增加,用以维持机体的中心温度,放心跳如快、血压上升,呼吸次数增加,肌肉收缩,出现寒战 。另一方面表现为外周血管收缩,毛孔关闭,停止排汗,以减少散热 。如继续受冻,四肢皮 肤温度逐渐降低,皮肤发凉,苍白,尔后中心体温下降 。当直肠温度降至33℃时寒战停止,固肌肉内糖原缺乏,肌肉活动减少 。关节和肌肉发硬,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 。当直肠温度降至30℃时 。知觉迟钝 。昏迷,进入衰竭期 。
3.2、衰竭阶段
由于体内能源贮备耗尽,体温将继续下降,机体各个系统都由代偿期进入衰竭期 。
什么叫体温过低
体温过低,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体温过低 。当体温低于35 ℃时称体温不升 。
详细释义,临床对体温过低程度划分(以口腔温度为例)轻度: 32~35℃、 中度:30~32℃、重度:30℃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致死温度:23~25℃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苍白冰冷、口唇耳垂呈紫色、轻度颤抖、心跳呼吸减慢、血压降低、尿量减少、意识障碍、晚期可能出现昏迷 。
如何预防体温过低
1、注意着装保暖
穿防寒服,防寒服隔热值高,携带方便,既能防风,又能防水,是一种理想的防寒用具 。
2、寒从脚下起
鞋的材料要选通气性好的,如帆布,皮革等,穿橡胶与塑料鞋,脚在出汗以后,易发生冻伤,硬而紧的鞋子妨碍脚部的血液循环,也易发生冻伤,当脚趾有麻木感时(冻伤预兆),可作踏步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
3、及时补充能量
人体在寒冷环境中要维持体温,就必然代谢增加,体力消耗增多,只有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取量才能满足人体需要,因而高热量的蛋白质,脂肪类的食物应该比平常增加,酒精和水不能产热,寒冷时绝对不要饮酒,饮酒虽然暂时可以造成身体发热的感觉,但实际上酒精使血管膨胀,增加了身体的散热,导致体力衰弱,提醒:绝对不要饮酒来御寒 。
4、经常活动按摩
要尽量减少皮肤暴露部位,对易于发生冻疮的部位,有必要经常活动或按摩,避免接触导热快的物品,如金属与赤手或雪与臀部的接触,可使热量加速丧失,引起局部冻伤 。
【体温过低的家庭急救方法】

体温过低的家庭急救方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