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细胞综合症怎么办


单核细胞综合症怎么办

文章插图

单核细胞综合症怎么办
1、单核细胞综合症怎么办
首选药物为干扰素和更昔洛韦,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 。

抗菌素用于并发细菌感染时,如咽部、扁桃体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G、红霉素等抗生素;使用甲硝唑(灭滴灵)或氯林可霉素5~7天也有一定效果 。
2、单核细胞综合症多见于小儿发病
血象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且淋巴细胞有特异的淋巴细胞出现珂达10-25%,为本病的诊断依据 。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大多缓解病情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由EB病毒引起,易诱发传染性单核白细胞增多症 。得这种病的人会一下子高烧到39℃~40℃,可持续高烧2~3个星期,主要侵犯人体淋巴系统,经口腔密切接触而传染 。以往认为多发于大龄儿童,近年发现低龄小儿发病有增加的趋势,3岁以下小儿占40%,男孩多于女孩 。
3、单核细胞综合症怎样预防
本病经口腔密切接触而传染,带毒者及病人为本病的传染源 。80%以上的患者鼻咽部有EB病毒存在,经口鼻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也可经飞沫及输血传播 。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免疫预防尚在探索中,故目前没有有效预防措施 。急性期患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 。其呼吸道分泌物及痰杯应用漂白粉或煮沸消毒 。
小儿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护理
1、心理护理
【单核细胞综合症怎么办】由于该病病情复杂,高热持续时间长,退热效果不理想,外用血中又可见变异的淋巴细胞,患儿及家长思想负担重,而且对此病缺乏认识程度,因此对年长儿通过安慰、解释和鼓励做好心理护理,对年幼儿通过亲切、和蔼的态度和关心去建立感情,可以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沟通和建立信任,合作关系 。
2、高热护理
发热是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症状之一 。70%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部分患儿伴有畏寒、寒战,T38.0℃~40.0℃不等,热程数日至数周,某些患儿高热易至惊厥、抽搐,因此因严密观察体温变化,及时做好降温处理,必要时可用镇静剂 。
3、做好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神志、血压、脉搏、呼吸等情况,急性期应嘱患儿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输液速度,给予高热量、优质蛋白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服用辛辣等刺激性饮食 。
传染性单核细胞综合症临床表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一种急性,可有发烧,咽痛,颈淋巴结肿大,肝脏轻度肿大,溃疡,血中有异常标志的淋巴细胞,发病的儿童多见,以春秋流行为多,其潜伏期约4-11天,发病可急可缓,症状轻重不等,有全身不适,发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持续4-5天发烧,逐渐下降但又可重复升高,往往较高,可达40度,持续4-20天不等,有时还可持续更久 。
腺型,在小儿较常见,除发烧外伴有淋巴结及肝脾肿大 。热型,以高烧及全身症状为主,可伴有神经系统及胃肠症状,而淋巴结肿大出现的较多,约1-2周以后才出现 。咽型,有明显的咽峡炎,扁桃体炎或有溃疡 。肺炎型,在年幼儿多见,病程可达4-5周之久 。肝炎型,症状似传染性炎 。脑炎型,症状一般较轻 。少数有肾炎改变 。

单核细胞综合症怎么办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