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梗阻病人的药物护理


胆道梗阻病人的药物护理

文章插图

胆道梗阻病人的药物护理
1、胆道梗阻病人的药物护理
1.1、一般认为,应根据胆汁细菌谱及其对药物敏感性、药物抗菌谱及毒性反应、药物在胆汁中的排泄和血中的浓度、患者机体状态等选择胆道抗感染药物 。但必须注意,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胆道梗阻和肝脏功能损害均严重影响抗菌药物向胆道的排泄,抗菌药物在胆道内的浓度明显下降或为零 。因此,抗菌药物在血中的浓度及抗菌谱比其在胆汁中的浓度更为重要 。
1.2、应用抗菌药物旨在控制胆道感染引起菌血症,对原发病治疗价值较小 。在胆汁中能达到有效浓度的抗菌药物有青霉素、部分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氯霉素、喹诺酮类药物及甲硝唑 。在未能确定胆道感染的致病菌或未行药敏试验的情况下,可选择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与甲硝唑配伍应用 。
2、胆道梗阻的预防
2.1、注意肝脏功能变化:AFC往往引起肝脏功能的严重损害,目前监测方法尚不能及早发现肝功能衰竭,多在出现精神症状、肝性脑病后作出诊断,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各种临床性状,准确地记录每天胆汁量以及颜色、浓度等的变化 。
2.2、防止肾功能衰竭:由于感染、中毒、脱水、电解质失调以及高胆红素血症常导致肾脏的损害 。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判定指标虽然明确,多能及早发现,但肾脏不像肝脏那样具有较大储备力,一旦发生衰竭,救治亦比较困难,因此应注意预防肾功能衰竭和对肾脏的监护 。应在充分补足液体量的同时间断应用利尿药,以利于排除毒性物质、“冲洗”沉积于肾小管内的胆栓 。
2.3、预防呼吸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早期临床上也无简便易行的观察指标,一旦症状明显,肺功能障碍处于不可逆状态,往往缺乏有效治疗措施 。必要时可用呼吸道持续正压呼吸,以提高组织的氧供应 。
3、胆管阻塞后病理改变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3.1、胆管内压持续升高或间断波动升高,亦即阻塞呈完全性或间断不完全性 。
3.2、阻塞产生前胆管壁的组织学及生理功能状况,亦即胆管壁的弹性收缩功能 。
3.3、流体力学Laplace定律的影响,当压力相同时,胆管内大小与管腔内径成正比,即同样压力下,胆总管承受压力大于肝内胆管;另外胆管扩张程度与梗阻时间成正比 。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在形态上表现胆管腔、胆管壁及原发或继发胆管腔内胆汁成分改变,它们反映在CT图象上并作为诊断依据 。
胆道梗阻诊断
1、CT诊断:因肝内胆管结石主要是含胆红素钙的色素性结石,钙的含量较高,故在CT照片能清楚地显示出来胆道梗阻的位置、肝脏肥大、萎缩的变化等,系统地观察各个层面CT照片,可以了解梗阻情况 。
2、B超诊断:B超为无创性检查,方便易行,是胆道梗阻诊断的首选方法,一般估计诊断准确率为50%-70%.B超诊断不受肠道气体的干扰,诊断的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 。
3、X线胆道造影:X线胆道造影(包括PTC、ERCP、TCG)是用于胆道梗阻诊断的经典方法,一般均能作出正确的诊断,X线胆道造影应满足诊断和手术的需要,一个良好的胆道造影片应能够全面了解胆道系统的解剖学变异和结石的分布范围 。
【胆道梗阻病人的药物护理】
胆道梗阻日常该吃些什么
1、胆道梗阻患者应尽量避免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的肝、肾、肉类、虾蟹等,多吃蔬菜、鱼类,每日脂肪摄入量应限制在45克以内,主要限制动物性脂肪,可适当补充植物油 。
补充适量的膳食纤维,可刺激肠蠕动,预防胆囊炎发作,大量饮用饮料有利于胆汁稀释,另外少量多餐,可反复刺激胆囊收缩,促使胆汁排出,达到引流目的 。必须注意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类,食物温度适当,过冷过热食物都不利于胆汁排出 。
2、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供给 。绿叶蔬菜,可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适量纤维素 。酸奶、山楂、糙米等食物也对胆道梗阻患者有利 。

胆道梗阻病人的药物护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