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情绪的管理办法_老师们如何管理好情绪


教师情绪的管理办法_老师们如何管理好情绪

文章插图
导读:教师情绪的管理办法?很多学校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忽略了对老师的心理辅导 。当老师的负面情绪找不到出口 , 那么孩子就有可能受伤害教师情绪的管理办法?
是人,就会有压力 , 有倦?。匀灰簿突嵊胁涣记樾?。服务于低龄儿童的教育工作者,如何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学校和社会如何为她们提供一个和谐有爱的环境?两位老师的讲述,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最近,媒体连续报道了几则老师采用过激行为伤害孩子的新闻 。尽管这些都是极其特殊的个案,但这些事件也提醒社会,我们在关爱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还应该关注老师这个群体存在的职业压力 。而既然选择“心灵工程师”作为自己的职业,那么老师也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学会面对压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
压力与负面情绪
30岁的蒋含(化名)是一家民办幼儿园的托班老师 。从上午八点到下午四点半,她和另一名副班主任、生活老师一起,要照顾25个2-3周岁孩子的吃喝拉撒、游戏玩乐 。“直到最后一个孩子被安全接走 , 一颗心才完全放下 。”
杭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的姚立新主任告诉采访人员,杭州13%的中小学老师存在各类心理问题,而幼师因为编制、职称、收入、社会地位等因素,更是存在较多心理压力 。同时,因其服务对象年龄偏低,庞大的工作量、幼儿的人身安全、师幼之间的沟通不畅,都极易引发幼儿教师的负面情绪 。
幼儿教师更应学会情绪管理
但面对同样难以管教的孩子,有的老师会春风化雨 , 而有的老师会采取过激行为 。
心理学博士、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骆宏认为,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压力,错误的应对方式 , 暴露的恰恰是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 。他说 , 服务于人的行业 , 从业者都会有“移情”,即把对重要的人的情绪 , 转移到服务对象身上 。一个在家受到丈夫冷淡的女教师 , 更容易对孩子动怒——而事实上,那是对丈夫愤怒情绪的一种转移 。
有关研究表明,压力,来源于工作和生活的失衡,这一点在女性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骆宏认为,目前在女性为主的幼师行业 , 除了制定和遵守严格的职业操守 , 情绪管理应该成为她们的必修课 。
“服务对象是尚不能自我保护的孩子 , 如果从业人员无法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无疑增加了伤害孩子的机会 。”他说 。
心理健康应成为教师行业最基本的准入门槛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舒蔓,经常受邀去学校为学生做心理咨询 。她深有体会地说,很多学校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忽略了对老师的心理辅导 。当老师的负面情绪找不到出口,那么孩子就可能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 。
“一些正规的大型公司在招聘员工时,会给应聘者做相应的心理评估及人格测试,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的学校可能忽略了这一项,导致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人进入教师队伍 。”舒蔓说 , “低幼龄孩子进入学校 , 是他们脱离父母怀抱、与社会接触的第一步 , 如果遇到一个不懂得处理情绪、毫无自控力 , 人格有缺陷的老师,那么对孩子的心理伤害是终身的 。”
“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应成为教师这一行业最基本的准入门槛 。”舒蔓说 。
【案例一】
程蕾 , 24岁 , 某公办幼儿园老师,工龄2年
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采访那天,程蕾刚结束了江干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回应》的培训 。就在上一周,她还参加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考试 。
随着对幼教工作的重视,社会、家长以及教师自身对这一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两年前,程蕾从杭幼师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园内园外的各种技能培训、讲座等学习没有间断过 。
她印象最深的一堂课,来自上海著名幼教专家应彩云 。应老师说,热爱生活,你才会有开放的思维和足够的智慧去处理好各种关系,比如和男朋友的关系、和父母的关系;才会有足够的热情和耐心去爱工作、爱孩子 。
学校是老师最好的支持系统
程蕾说,热爱这份工作 , 热爱这里的孩子,除了自身原因以外,和所在的幼儿园也有极大关系 。
【教师情绪的管理办法_老师们如何管理好情绪】她是绍兴人,但在幼儿园中从来没有异乡人的感觉 。这得益于她们有一个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的团队 。
幼儿园的领导会给她们争取尽量多的培训机会,会八卦地打探她们的恋爱进程,令老师们感觉很温暖 。
在老师们的倡导下,园里成立了各种社团,如登山会、书友会、健身舞会……老师们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自行选择参加 。程蕾参加的是健身舞会,一场舞跳下来,既驱赶疲劳 , 又愉悦身心 。
孩子无理取闹时,自己先冷静
孩子调皮 , 就要接受惩罚吗?在程蕾看来,100个孩子有100种语言,孩子调皮是天性,她更愿意通过行为本身,去发现背后的诉求——孩子想通过调皮的行为想得到什么?引起大家的关注,还是想得到喜欢的玩具?
她觉得自己最束手无策的时候,是新生幼儿的开学——教室里全是此起彼伏的哭声 。有时候好不容易安抚下来,但只要一个孩子哭起来,其他孩子立刻跟着大哭 。但这时候,“我不是烦躁,而是心疼 , ”程蕾说,“我会让自己先冷静下来 , 再找出应对方法,用玩游戏,讲故事 , 玩玩具的方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
如果还是不行呢?“那我就‘转介’给有丰富经验的老师 , 也许就OK了!”学过心理咨询师课程的程蕾说 。
爱孩子,是老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我只是一个普通老师,懂得教育而已 。只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工作,热爱学生,有责任心,再差的老师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
在张老师看来,任何职业,即使当初有再大的热情,随着时间的流逝,都会产生倦怠,更何况是如此琐碎的教学工作 。她也有过职业倦?。С抛潘? ,是她与生俱来的对孩子的热爱 。当初,也正是因为这一份热爱,她才选择了教书育人 。
“现在的孩子很辛苦,没有时间享受快乐的童年,一个有爱心、有力量的老师或许可以成为他们生命中的阳光 , 而一个没有爱心、甚至扭曲变态的老师则会成为孩子们的噩梦,”张老师说,“因此,每个人在做职业选择时,都应该深思熟虑,是否足够爱这份工作,是否足够爱孩子 。”
情绪上来时 , 换位思考很重要
22年来,惟一能让张老师“情绪失控”的,就是学生做出危及人身安全的举动 。人身安全是每个学校的高压线,而孩子小,安全意识薄弱,每逢这时,张老师也会严厉批评,但在事后会跟家长说明,要求家长一起配合,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 。令张老师开心的是,家长们都非常信任她,支持她,理解她 。这也是她教育工作成功的一个很大助力 。
张老师坦承,生活上也有很多处理不了的事情,自己也有许多情绪 , 但决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 。遇到犯错误的孩子,张老师的处理方式是这样的:
1、换位思考,宽容处理 。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孩子知道错了,承认错误并改正就好 。毕竟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并改正错误 。
2、扩大视野,移形换位 。生活总是不会事事顺心如意的,每个人都有烦恼 。要替生活中的情绪找到合适的宣泄渠道,不带入工作中 。
3、暂停处理,调整情绪 。如果遇到难以处理的局面,先冷静下来,过会儿情绪好了再进行处理 。
不排斥、不制造、不放大
刚进公司,职场新人想应该好好表现,于是处处积极,结果得罪了老同事 。刚进公司,和一个老同事特别投缘,但他经常数落其他同事的不是,你不知不觉中也对其他同事产生了偏见 。
两个领导有矛盾,而你负责的项目恰恰需要他们两人的合作 , 作为公司新人,你左右为难,成了“夹心饼干”……职场里 , “办公室政治”无处不在 。
“我们没有必要刻意担心会卷进‘政治斗争’,但是也不要刻意制造‘政治斗争’ 。”网职场专家刘兴阳表示,职场人士要乐观以对“办公室政治”,它是职场生涯常见的生存状态,考验的是职场人士的应变能力、协调能力等 。
与其心怀排斥畏惧,不如放下所有的不屑和无奈勇敢面对 。公道地处理,不仅会帮助你自己处理好人际关系,广交朋友,还会让上司对你刮目相看 。
“办公室政治也是人际关系处理的一个方面,不要把它放大 , 作为职场中人,处理人际关系的良好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 。”
前程无忧区域市场经理赵争夸大说,“和大学里不同 , 职场中对于情商的要求会更高 。”
题目
自作聪明、厚此薄彼、口无遮拦
初进职场的新人,最轻易碰到哪些“办公室政治”呢?刘兴阳指出,锋芒毕露 , 遭老同事排挤;参与办公室派系斗争;不了解领导之间微妙关系而得罪领导 , 这是三种“易错点” 。
新员工的能力高于老员工时,轻易导致老员工嫉妒,甚至排挤 。换句话说就是你的能力并不能确保你在公司一定能平步青云 。
“职场新人进进新公司千万不能自作聪明 , 首先应该了解公司的环境以及同事、上司的性格 。即便你很有能力,也要摆低姿态 , 当然关键时刻也需要显示自己的能力,让别人觉得你是深躲不露 。”刘兴阳说 。
其次 , 新人刚进公司,对公司的结构、流程等都不太了解,“这时厚此薄彼就很轻易造成领导之间的误会 。”
刘兴阳说,“新进一家公司,不要刻意亲近某一个领导,这样很轻易让别的同事觉得你是某个领导的心腹,很可能会无意间得罪了其他领导 。”
再次,职场如同江湖 , 每个人都在争当“老大”,因而会形成不同的利益团体,也会形成明争冷战 。
这些人表面上显露出来的似乎是积极进取有很强的事业心,实在,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跟错了派系,站错了队,尽对可以使你毫无立足之地 。“初涉职场的人,不了解个中原委,还是别掺和,保持中立比较好 。”
“现在很多80后、90后的职场新人,说话心直口快,有时甚至口无遮拦,在别的同事对领导七嘴八舌的时候,加进其中,大发议论,这样的话传到别人耳朵里 , 自然对自己非常不好 。”
赵争说,“还有一类新人,闷头做事,和四周人交流很少 , 时间长了,会给人一种孤立、不好相处的感觉,轻易被边沿化 。”

教师情绪的管理办法_老师们如何管理好情绪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