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的中药有哪些


补中益气的中药有哪些

文章插图

补中益气的中药有哪些
1、补中益气的中药有哪些
1.1、黄芪
性微温,味甘,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痛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
1.2、阿胶
阿胶是采用黑驴皮经过漂泡去毛后,加冰糖等配料熬制而成 。本品味甘、性平,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调经安胎等作用,是自古以来人们最为喜欢的滋补珍品 。
1.3、四味
这款汤的主料是羊肉 。何为四味呢?“四味”指的是四味药材,即当归头、白芍、熟地黄和黄芪 。该汤补气之功来行血、补气补血的功效、既能养身,又能治病 。
2、补中益气的中成药有哪些
2.1、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的成分是黄芪(炙)、党参、白术(炒)、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甘草(蜜炙) 。补中益气丸的功效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
2.2、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主要的功效为补脾实卫,益气固表止汗 。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
2.3、归芍地黄丸
归芍地黄丸是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的方剂,滋补肝肾之阴,配以当归养血和血,活血调经;白芍补血柔肝,诸药配伍既能补肾阴,又能益精血,对于肝肾不足、阴亏血虚所致之疾患极为适宜 。
3、补中益气的食疗方有哪些
3.1、当归黄芪乌鸡汤
材料:乌鸡肉250克、当归15克、黄芪20克 。
做法:乌鸡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洗净,一齐置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 。调味服食 。
功效:气血双补,固肾调精 。适用于月经病气血不足、肾虚者,症见经期不准,经量少而色淡,神疲气短,多梦失眠,头昏腰酸,面色苍白等 。
3.2、蜜汁花生枣粥
材料:花生、红枣、蜂蜜 。
做法:把红枣和花生米用温水泡后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煮到熟软,再加入蜂蜜食用 。
功效:此粥补气、补血、滋润,可是面色红润有光泽 。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及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矿物质 。花生中的脂肪大多为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和润泽肌肤之功效 。红枣可活血调经、养心安神,可以改善失眠、黑眼圈,能去斑、红润美肤 。
3.3、黄芪红糖粥
材料:黄芪30克,粳米100克,红糖30克,陈皮6克 。
做法:将黄芪洗净切片,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将粳米淘洗干净,与陈皮、红糖放入锅中,再倒入黄芪汁,加清水适量,煮至米烂熟即成 。
功效:此粥有益气补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血虚弱所致颜面苍白无华者 。
【补中益气的中药有哪些】
补中益气的蔬菜有哪些
1、番茄:又名西红柿 。味甘酸,性微寒 。有健脾开胃,生津止渴之功 。用于食欲不振,热病,口渴等 。
2、白萝卜:又名莱菔 。味辛甘,性凉 。有宽中下气,消食化痰之功 。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等 。
3、山药:味甘,性平 。有健脾益气,养阴之功 。用于脾虚气弱,食少便溏或泄泻 。
4、大头菜:味苦辛甘,性平 。有温暖脾胃,顺气开胃,解毒利湿之功 。用于食积不化,寒凉饮冷所致的腹痛,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 。
补中益气的水果有哪些
1、苹果:味甘酸,性平 。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之功 。用于中气不足,腹泻,便秘等 。
2、荔枝:味甘微酸,性温 。有补脾益肝,养血安神之效 。用于脾虚久泻,胃疼腹痛,呃逆等 。
3、桃子:味甘酸,性温 。有补气生津,活血消积之功 。用于津伤肠燥便秘,瘀血肿块,肝脾肿大等 。
4、椰子:味甘,性温 。椰子肉补虚,强壮身体,用于治疗小儿疳积黄瘦;还可驱虫,对绦虫、姜片虫有效 。

补中益气的中药有哪些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