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胆红素高怎么办


血清胆红素高怎么办

文章插图

血清胆红素高怎么办
1、血清胆红素高怎么办
血清胆红素高主要原因是生理性黄疸、溶血引起的、胆道阻塞造成的和肝病造成的,应查明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血清胆红素高不能乱用护肝药,乱用护肝药可能反而引起胆红素偏高,甚至是药物性肝炎 。
注意保健,因为血清胆红素高可能是肝病造成的,需要注意休息,有健康的饮食习惯,防止病情恶化 。
饮食问题,以维生素含量高、营养丰富、易消化为主 。
2、血清胆红素高的临床意义
血清总胆红素的测定是肝、胆功能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检测项目 。能准确地反映黄疸的程度,对临床诊断隐性黄疸有重要意义 。
生理性增高: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其他没有不适,经过一周左右会自行消退 。长期饮酒、剧烈运动等也有可能引起总胆红素增高 。生理性原因引起的总胆红素偏高一般都会在调节后自行恢复 。
病理性增高:常见于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胆石症、胰头癌、溶血性黄疸等疾病 。患者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掌握病情的发展态势,检测病情的发展变化,对自身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了解 。
3、血清胆红素高的危害
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 。不管在血红素代谢的任何一个器官出现问题,都可以使总胆红素偏高,引起人体产生黄疸现象 。总胆红素高的危害:血清中总胆红素过高时,就说明肝脏损伤或者胆管堵塞 。
间接胆红素高的危害: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的间接胆红素过多,超出肝脏代谢范围,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就会发生溶血性黄疸 。
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高的危害:肝炎患者的黄疸一般为肝细胞性黄疸,也就是说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均升高,而淤胆型肝炎的患者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
胆红素不能正常地转化成胆汁、肝细胞发生病变、肝细胞肿胀、肝内的胆管受压或排泄胆汁受阻都会使得血中的胆红素升高,进而发生肝细胞性黄疸;肝外的胆道系统发生肿瘤或结石,胆道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泄,进而发生阻塞性黄疸 。肝炎患者的黄疸主要为肝细胞性黄疸 。
血清胆红素高的用药注意
临床上,胆红素指标检测通常被用来判定是否有黄疸 。总胆红素偏高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皮肤黄、巩膜黄以及尿黄,所以患者在用药时,可能会服用一些降黄的水杨酸类药物,这种药物可能短时间内会起到降黄的作用,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将问题解决 。
出现总胆红素偏高时,患者不要盲目用药,擅自选择药物 。因为引起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有很多,需要患者做出详细的检查,根据具体的病因,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选择适合病情的药物 。当患者是由于肝脏疾病引起的胆红素偏高情况时,就需要患者检查肝功能以及HBV-DNA,再来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进而实现降低总胆红素的目的 。

血清胆红素的正常值
血清胆红素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代谢产物,有毒性,可对大脑和神经系统引起不可逆的损害,但也有抗氧化剂功能,可以抑制亚油酸和磷脂的氧化 。胆红素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 。
【血清胆红素高怎么办】胆红素正常值
总胆红素的正常范围为1.71-17.1μmol/L(1-10mg/L) 。
直接胆红素的正常范围为0-3.4μmol/L(1-4mg/L) 。
间接胆红素的正常范围为1.7-13.7μmol/L 。
新生儿胆红素的正常值
总胆红素的正常值3.4~17.1μmol/l,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0~6.8μmol/l,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1.7~10.2μmol/l 。
(注:总胆红素就是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的和 。)

血清胆红素高怎么办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