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心理揭秘:拖延症是怎么形成的?


2 心理揭秘:拖延症是怎么形成的?

文章插图

“还有时间 。”
虽然你感到负疚、惭愧或者欺骗了别人,但是你继续抱着还有时间完成任务的希望 。虽然你脚下的地面正在崩裂,但是你还是试着保持乐观 , 盼望着“缓刑”的奇迹能够出现 。
“我这个人有毛病 。”
此刻你已经绝望了 。早点开始做事的良好意图没有实现;负疚、惭愧和痛苦也无济于事;盼望的奇迹也没有出现 。对是否能完成任务的担忧变成了一种令人生畏的恐惧:“是我……我这个人有毛?。蹦憧赡芑岣械阶约喝鄙倭耸裁雌渌硕季哂械哪承┒饕蛔晕以际Α⒂缕⑼纺曰蛘咴似?。无论如何,他们能行!
最后的抉择:做还是不做 。
【2 心理揭秘:拖延症是怎么形成的?】到了这个时候 , 你不得不在背水一战还是弃船逃跑之间做出一个选择 。
道路之一:不做 “我无法忍受了!”内心的压力让你不堪忍受 。时间已经很少了,这个任务在剩下来的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内看来没有完成的可能了 。因为你无法再忍受那种难受劲,要摆脱这样的折磨看来超出了你的能力和忍耐力 。心想,“我再也受不了了!”你终于觉得挣扎着要去做完这件事的痛苦实在是太巨大了,你逃跑了 。“何必庸人自扰呢?”在这最后的阶段 , 你可能会评估一下剩下来没有做的事情,认定这一次要想顺利过关实在太迟了 。根本没有什么办法 , 能够让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件最初计划得好好的事情 。现在你做出的任何努力都不会创造出你当初想象的结果,所以何必庸人自扰呢?你放弃了 。
道路之二:做 —— 背水一战 “我不能再坐等了 。”此刻 , 压力已经变得如此巨大,你再也不能坐等哪怕一分钟 。最后期限如此临近,或者你的偷懒让你如此痛苦,以至于你终于感到做些什么总比无所事事要好 。所以 , 你就像一个关在死囚牢里的犯人一样,把自己托付给了那无法逃避的命运……你开始做事了 。“事情还没有这么糟,为什么当初我不早一点开始做呢?”让你惊讶的是 , 事情并没有像你所担心的那样糟糕 。虽然它很困难,令人痛苦,或者招人厌烦,但是至少你已经上手在做呢——这让你大松了一口气 。你甚至可能还发现自己乐在其中!所有你所受的折磨看来根本是不必要的,“为什么当初我没有上手做呢?” “把它做完就行了!”胜利在望,事情马上要做完了 。你在跟时间赛跑 , 不容许自己浪费一分一秒 。当你在大玩特玩,将自己推向极限的冒险游戏时,你已经没有任何奢侈的多余时间可以用于计划、完善或者提升自己所做的事情 。你的焦点已经不再是如何把事情做好,而是你究竟是否能够将它完成 。
我永远不会再拖延 !
当那个任务最终无论是被放弃了还是被完成了,拖延者通常会因为如释重负和精疲力竭而近乎崩溃 , 这几乎变成了一次严峻的考验,虽然历经磨难,但是毕竟 已经过去 。再经历哪怕一次这样的折磨都让你无法忍受,所以你毅然决然地下决心从此不再踏入那个怪圈一步 。你发誓,下一次你一定早一点开始 , 控制好焦虑情 绪,严格按照计划 , 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条 。你已经打定主意,意志也非常坚定一直到下一个任务再次出现……就这样,随着一个放弃拖延行为的坚定誓言,这个拖延 怪圈就画上了句号 。然而 , 尽管他们诚心诚意痛下决心,大部分的拖延者都会重蹈覆辙 , 一次又一次地在这个怪圈挣扎 。

2 心理揭秘:拖延症是怎么形成的?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