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除夕是农历哪一天

2023年除夕是农历腊月三十,也就是大年三十 。除夕,也叫除夜,也叫大年夜、大年三十 。“除”就是“除去”的意思,就是说旧的一年即将过去;“夕”、“夜”都是指晚上,所以除夕意思就是辞旧迎新的晚上 。
但除夕的节日活动 , 已经远远超出了夜晚的范围,所以这个日子也叫“岁除” 。除夕和大年初一,合在一起 , 就是过年 。
除夕最初并不是一个喜庆的节日,而是与腊月的祭祀活动有关 。在古代,腊月有击鼓驱疫的习俗,而除夕也有“击鼓驱疫病之鬼”的习俗,称为“逐除” 。现在民间流传的除夕习俗,比如贴春联、燃灯守岁、放爆竹等等,都是从“逐除”而来 。
所以说除夕的“除” , 还有驱除的意思,除夕是驱鬼除疫的节日,大年初一则主要喜迎新春,这两天相辅相成,一个辞旧 , 一个迎新,合起来就是“过年” 。
除夕传统习俗守岁、踩岁
除夕夜,合家点灯熬夜 , 辞旧迎新 , 整夜不眠,俗称守岁 。相传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有角猛兽的入侵,而这种猛兽最害怕红色、火光和声响 , 因此在除夕夜人们会点红灯、贴红纸、燃放烟花爆竹 , 目的就是为了抵御猛兽 。古时候的守岁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对于年长的老者来说 , 守岁为“辞旧岁”,有珍惜时光的意味;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守岁则是为了延长父母的寿命 。西晋周处在《风土记》中记载:“除夕之夜 , 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酒食相邀,称‘别岁’;长幼聚饮 , 祝颂完备,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到了唐朝初期,守岁习俗逐渐盛行 。到了宋朝,守岁的习俗大范围传播开来 。在除夕夜,除了守岁外 , 我国民间一些地方还会举行踩岁活动 。所谓踩岁就是在院子中用芝麻秆粘上黄纸卷成的元宝,攒成一捆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 。因为“碎”与“岁”同音 , 所以踩碎又有“踩岁”的意味 。又以“芝麻开花节节高”所带有的吉祥之意 , 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愿 。
祭祀先祖
【2023年除夕是农历哪一天】祭祀先祖是一项十分隆重的民俗活动,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四大祭祖节日,除夕可以说是这四大祭祖节日中最为隆重的一个 。除夕祭祖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为先”的传统观念,在新年伊始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另一方面则是祈愿祖先可以保佑子孙后代,让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
吃年夜饭
年夜饭最早来源于我国古代的年终祭祀仪礼 。在多年发展演变过程中,年夜饭中祭祀鬼神的活动逐渐转变为以祭祀祖先为主 。作为每家每户一年年末最为重要的晚饭 , 除夕的年夜饭可以说是一年之中最为丰盛的晚餐了 。年夜饭又称为“团圆饭”,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参加 , 为了这个团圆,外出的家人都要赶在除夕前返回家来,如果没能及时赶回来,餐桌上要给未归人留一个空位、摆一双碗筷,表示全家团聚 。
压岁钱
压岁钱 , 一般是长辈分给晚辈的钱,用以“压住邪祟” , 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多种的:一种是由长辈分给晚辈,表示“压祟” , 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种是晚辈给老人的 , 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
包饺子
现在的饺子来源于古代的角子 , 距今已经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作为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特色食品,无论是在年节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 , 都是非常常见的 。在我国古代,饺子的别称有很多,“交子”就是其中的一种 。因为除夕守岁有“更岁交子”的意思,因此 , 除夕夜吃饺子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年俗活动 。除夕夜吃饺子的年俗,全国各地略有不同,但其所表达的人们在辞旧迎新之际的美好愿望是相同的 。由于交子的形状很像元宝,因此包饺子也有包住福气的意思 。
燃放爆竹
燃放爆竹是除夕节日的又一传统民俗 。在午夜交正子时 , 伴随着新一年的钟声,神州大地也是爆竹声声 。在中国民间还有“开门爆竹”的说法,就是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除旧迎新 。爆竹在古代主要是用来驱除瘟邪的工具 。

2023年除夕是农历哪一天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