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157|古代最厉害的马战武器,发明之后一大半的战争都靠它打赢

分解一下十八般兵器,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长兵器并不是步兵的标配,可在马背上的使用方法,我们却一无所知。说到冷兵器,必然要提到十八般兵器,但具体是哪十八般,又因为年代,地区和流派的不同,导致了众多的说法。a8157|古代最厉害的马战武器,发明之后一大半的战争都靠它打赢
文章插图
我们以最早的来看是汉武于元封四年,整理出来的十八种实用兵器,分别是,矛,镗,刀,戈,槊,鞭,锏,剑,锤,抓,戟,弓,钺,斧,牌,棍,枪,叉。到了《水浒传》中写到的十八般武器分别是: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这中间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前者的武装概念主要以马战,步战为主,弓是里边唯一能够作为远程覆盖打击武器。后者则以步战和远程打击为主,在弓的覆盖性打击下,又增加了直射远程武器。而在我们时常听到的十八般武器中,又是一种不同的排列顺序,并且武器本身也有不同,比如相声中所说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子,流星。通俗一点来讲,这十八种武器分为九长九短,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镗,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进行简单区分的话,就是前者都是用来马战的兵器,有重量大,体积长,杀伤性威力大的特点。后者多用于步战,具有轻便,灵活,带有技巧性或者抛击性等特点。马战之中有一句名言,叫做一力降十会,简单粗暴却直接有用。比如我们在许多的影视剧中,往往能够看到两个使用短兵相接的对手打数十回合却不分胜负。而到了真正的战场之上,两位主角阵前斗将的话,一个回合就被斩于马下的多不胜数。这个说法的出处是传统小说《三侠五义》第五十回,韩爷技艺虽强,吃亏了力软;雷洪的本领不济,便宜力大,所谓一力降十会。a8157|古代最厉害的马战武器,发明之后一大半的战争都靠它打赢
文章插图
但以弱胜强,始为功夫。于是又衍生出了十八般武艺,这个与十八般兵器相随的概念始见于南宋华岳编的兵书《翠微北征录》中,华岳曾中过武状元。此书编成于南宋嘉定元年。他在书中自称“臣闻”,可见“十八般武艺”的说法实际上比这还要早。可惜宋代的兵书大多毁于兵燹,今传者寥寥无几。所以对于十八般武艺的原始出处和其中内涵今天已无从查考,只能臆想。但在明代的谢肇浙《五杂俎》中对十八般武艺做了具体的内容记述,分别是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鞭,简,挝,殳,叉,把,绵绳套索,白打。这里的前十七种都是兵器的名称,只有第十八般名目的白打,是徒手攻击性质的,也就是说到了明朝的时候,贴身肉搏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而有的兵器也在战斗中失去了其本来的位置,已经没落。但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在这里的时候,马战已经出现了断层,至于斗将更是早就消失了。在《三国志》里边,有许多的斗将描写,比如郭汜攻长安,吕布对郭汜说,且退兵,你我决一胜负。于是二人对战,吕布以矛刺郭。而作为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其中的斗将程度就更加多了,出名的有三英战吕布,关羽斩华雄等等。《兵筹类要》中说,两阵既立,各以其将出斗,谓之挑战。让我们失望的是,许少有记录关于马战的典籍,我们也根本不明白那些在一个回合中将对手挑于马下的大将都做了什么。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退步,我们看许多拍摄关于马战的动作场面,几乎都是大同小异,甚至花哨居多。更有甚者直接将那些青史留名的古代大将变成步兵,与敌人在地下撕扯。

【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